>>您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图片头条
“大思政”引领退役军人建功新时代
2022-01-14 10:45:15   
2022-01-14 10:45:15    来源:宁夏日报

  近年来,宁夏精准定位红色资源优势,不断汲取红色基因伟力,致力于探索集加强退役军人正向引导和荣誉激励、激发建功新时代奋斗精神于一体的“大思政”模式,引导激励广大退役军人退役不褪色、奋进新时代。

  自治区将用好红色资源、培树先进典型、厚植崇军氛围作为加强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抓手,依托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西吉将台堡红军长征会师纪念园等国家级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基地,以及各级烈士纪念设施,深入挖掘英烈事迹,完善功能设置,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设情景思政课堂,组织红色见学活动,引导广大退役军人赓续血脉、永葆本色。通过建立优秀退役军人资源库,立足各条战线选树典型人物,集中推出一批“身边的典型”,引导广大退役军人见贤思齐、学有榜样。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广泛开展退役军人先进事迹宣讲,组织“老兵永远跟党走”优秀退役军人“走基层、进军营”巡回宣讲活动,在主流媒体开展专版专栏,全方位、多角度讲好退役军人奋进新时代的感人故事,激励广大退役军人自觉做党的事业的推动者、时代主旋律的弘扬者、社会正能量的传播者。

  退役军人政治过硬、纪律严明、作风正派,既是宝贵的人力资源,又是推动各项事业建设的重要力量。如何发挥好退役军人“领头雁”“排头兵”的先锋作用?自治区退役军人事务厅出台退役军人“暖心就业25条”、退役军人创业企业减免税“16条”,制定疫情防控新常态下退役军人稳就业7个方面21条精准帮扶措施,协调建立优秀退役军人“定向回引、搭台敲鼓、常态激励”机制,常态化开展“送政策、送技能、送岗位”活动,推荐优秀退役军人充实到基层村(社区)“两委”,为退役军人在基层岗位建功立业提供平台,让每一名有就业创业意愿的退役军人“心中有志、脚下有路”。

  近3年来,全区1.6万多名退役军人报名参加高职教育,9000余名退役军人参加技能培训,举办各类专场招聘活动300余场(次),提供就业岗位8万个;建成创业孵化基地(园区)14个,启动退役军人“裕农通”金融服务创业示范点建设2400个,为退役军人创业企业减免税费5148万元,发放贴息贷款近亿元,退役军人创办实体增加到2800余家。这些就业创业举措,带出了一批致富能人、技术能手、创业之星,为建设美丽新宁夏贡献力量。(记者 杨淑琼)

矢志为民办实事

<p>  兰文明查看肉牛进食情况。</p>

兰文明查看肉牛进食情况。

  “在前年分红40万元基础上,2021年能多分红36万元。”固原市原州区中河乡中河村党支部书记兰文明,指着养殖场里一头头膘肥体壮的肉牛说。去年,兰文明引进第四代西门塔尔肉牛饲养,育肥后牛均体重800公斤,相比前三代肉牛,牛均增重100公斤以上。兰文明算了一笔账,随着养殖规模扩大、品种更新换代,投食相同数量的饲料,每头肉牛可多赚3700元,分红自然而然增加。

  中河村与固原市区相邻,位于309国道旁,全村耕地9825亩,拥有发展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些年来,中河村因地制宜调优产业结构,借助惠民政策东风,草畜产业、劳务产业齐头并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0年1200元增长到现在1.3万元。

  为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兰文明发动群众成立村级股份合作社,筹资870多万元,建设中河村益农养殖基地,先后吸纳本村40户村民入股109万元,促进草畜产业转型升级。按照入股1万元年分红1000元的比例,基地与中河村54户有养殖意愿的“十三五”易地搬迁群众签订托养协议,帮助移民稳定增收。

  兰文明打破村级区域界限,中河村与地域相邻、产业相近的小沟村、曹河村、上店村、黄沟村4个村建立联营关系,向基地注入集体经济资金390万元,抱团发展;争取国际农发基金项目资金530万元,新建饲料房、牛棚、青贮池,不断扩大肉牛养殖规模。

  “现已出栏肉牛160头,存栏肉牛264头,预计年收益76万元,4个联营村集体经济净收益分别达10万元以上。”兰文明说,3栋新牛棚投入使用后,肉牛饲养量达到700头,可吸引本村更多农户入股分红,引进更多邻村集体资金注入,把养殖基地打造成推进共同富裕的载体。

  中河村肉牛养殖通过出户入园、跨村联营、股份合作3种运营模式,推进农业产业向生态友好、集约高效、科技引领、品质优异的现代化迈进,蹚出一条产业与环境、集体与集体、集体与个人多赢的新路子。

  “身为村党支部书记,一要为民办事,二要办事公道。”凡村里涉及群众增收、基础设施建设等大事,兰文明都与村民代表讨论决定。在兰文明带动下,中河村干净整齐的柏油路通到村民家门口,太阳能路灯照亮乡村,每家用上安全放心自来水,文化活动室、乡村大舞台健身器材、篮球架等设施一应俱全。

  戎装虽解,军魂犹在。岁月流逝,本色不改。兰文明自2000年9月担任中河村党支部书记以来,他始终以军人的意志和作风严格要求自己,把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放在首要位置,跑项目、争资金、谋发展,带领当地群众过上小康生活。(记者 剡文鑫 文/图)

誓让家乡换新颜

<p>  吴婧拿着村民种植的暖棚芝麻香瓜。</p><p>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p>

吴婧拿着村民种植的暖棚芝麻香瓜。

  “家乡太穷了,我得回去……”26岁的吴婧,是盐池县青山乡方山村人。2018年退役后,她毅然放弃在县城工作生活的机会,回到了方山村。

  “为什么要回家当村官?图什么呢?当时很多人不理解我的选择。”吴婧说。

  但是对于吴婧来说,做出“逆行”的决定并不难,无论人在哪里,家乡始终是她最柔软的牵挂。

  2019年,吴婧当选方山村党支部书记。方山村是一个大村,有1467人。上一届村“两委”在新农村建设和其他各项工作中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也带领着方山村于2018年成功脱贫出列。吴婧深知摘帽出列不是终点,致富奔小康才是目标。于是,她暗下决心,一定要发扬军人优良作风,用实际行动来回应群众的信任和期望。

  上任伊始,吴婧便挨家挨户走访了解实情,广泛征求乡亲们的意见,脑子里时刻都在寻思着发展什么产业才能让村民致富增收。“我的理念是什么都要敢闯敢干,不怕失败。”吴婧说。

  经过走访调研,吴婧决定带领村民种植芝麻香瓜。她先是带领着乡亲努力争取到了150余万元闽宁对口扶贫协作资金,新建了10座集体经济阳光暖棚,又对村民原有110座拱棚进行改造。每年5月,方山村的暖棚芝麻香瓜比大田种植香瓜提前2个月上市,订单接连不断,吴婧和村民日夜奔忙在瓜田,方山村一派繁忙热火的景象。

  由于香瓜保质期短,为了进一步拓宽销路,吴婧积极引导村民利用微信朋友圈、网络直播等进行线上销售,同时还与县邮政局达成快递合作,解决了芝麻香瓜的销售、运输问题。去年,方山村的芝麻香瓜25元1斤,仍“一瓜难求”,预计每座阳光暖棚收益将超过2.5万元,经济效益远远高于种植传统作物。

  村民的钱袋子更鼓了,干劲更足了。

  方山村种有700多亩果树,吴婧和党支部一班人商量后,提出“产业+生态+旅游”理念,逐步将方山村打造成了集采摘、休闲垂钓、农家乐于一体的“花果山”。2020年以来,累计收益达400余万元,既发展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又带动了农户增收。

  2020年村“两委”换届,吴婧全票通过,顺利连任方山村党支部书记。

  “5年的军旅生活,对我来说是十分宝贵的,不仅锻炼出强健的身体素质,最重要的是,把军人对党和人民的绝对忠诚,不怕苦不畏难的精神,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从一名军人到基层党组织干部,始终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吴婧表示,将会继续发挥军人本色,带领村民不断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记者 杨淑琼)

筑梦乡村绘美景

<p>  罗佳处理村级事务。</p>

罗佳处理村级事务。

  从“优秀士兵”到“全国优秀农民工”,再高票当选党支部书记。10多年来,罗佳在不同的领域内实现自我跨越,演绎人生精彩。

  34岁的罗佳现为中卫市沙坡头区滨河镇南街村党支部书记。十几年前,罗佳参军入伍,其间,因表现突出,积极进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2008年退役后的罗佳回到家乡。他先在工程队干活,工地上哪里的活最苦,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罗佳的身影。他时刻以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冲锋在前。再困难的事情,他总会想办法解决,再重的担子,他都会义无反顾地挑起。罗佳多年的努力打拼,不仅得到了客户及工友们的一致好评,还获得了“全国优秀农民工”荣誉称号。

  后来,罗佳创办了中卫市同益拆除有限责任公司。凝聚着在部队锤炼的精气神,他学知识、学管理、学沟通,经过不懈努力公司规模日渐壮大。2016年年底,他又成立中卫市隆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年工程额达300万元以上。

  自己收入增加的同时也不忘回报社会,罗佳带动村民一起增收,南街村的许多村民都加入了他的公司。不仅如此,2016年至今,每逢新春佳节之际,他都会主动拿出5000元,看望村里的孤寡老人、困难党员等,还为常乐镇“爱心餐厅”定期送去粮油、肉类等物品,风雨无阻。2018年初,为了帮助公司员工走出家庭困境,他多方筹措,甚至不惜将自己的车低价卖出,他的举动让公司员工感触颇深,大家也纷纷伸出援手。

  2020年12月,在南街村“两委”班子换届选举中,罗佳高票当选南街村党支部书记。为此,他更加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有经验的前辈学习,深入开展“心系党员·温暖同行”慰问帮扶、“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活动。作为退役军人,他经常慰问前辈,鼓励老兵发挥余热和表率作用。在他的支持鼓励下,南街村退役老兵在落实乡村治理、移风易俗、文明城市创建等重点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南街村是个城中村,202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46万元,人均纯收入13878元,村集体经济收入单一,主要靠房屋出租。为壮大村集体经济,他潜心研究先进地区乡村振兴的经验和做法,“办法总比困难多,南街村土地大多被征收,耕地仅有110亩,无法发展优势农业产业,但我们可以尽最大可能盘活闲置经营房,发展特色民宿经济等。”罗佳说,他还规划在其他乡镇通过入股和租赁的方式,发展“飞地养殖”和牧草产业,使南街村村集体经济呈多元发展。罗佳告诉记者,目前,他已经洽谈好养殖场地和1000亩土地流转等事宜,条件成熟后,项目就可以实施。

  “作为一名退役军人,我一定拿出百分之百的信心和勇气,搞好南街村经济发展,带领村民共同富裕。”罗佳说。(记者 杨志挺 文/图)

养牛闯出致富路

<p>  吕凤龙查看农机机械。</p>

吕凤龙查看农机机械。

  2021年12月18日,石嘴山市惠农区兴业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吕凤龙在办公室忙着处理订单,在他身后的柜子上摆满了奖杯,最显眼的位置放着“光荣之家”荣誉牌。

  “这块牌子是对我的鼓舞,看到它总能让我想起在部队那两年刻苦训练、忠实履职的场景,这些年能克服种种困难离不开在部队养成的坚毅作风。”吕凤龙说。

  虽然已经退役多年,吕凤龙身上散发的军人独有的蓬勃朝气和自信干练的气质却丝毫不减。

  2008年,吕凤龙结束了两年部队生涯,打消了到城市过安逸舒适生活的念头,回到惠农区红果子镇宝马村,接手父亲创办的奶牛养殖场。

  吕凤龙将建成的养殖园区进行规范化、科学化饲养管理,并想方设法筹资扩建奶牛养殖园区。

  通过争取项目,多方筹资,吕凤龙对奶牛养殖园区进行3次扩建,2009年,存栏奶牛从100余头发展到1500头,入园奶农增加到24户,合作社产值达到了600万元以上。

  面对全国奶牛养殖业迅猛发展的良好势头,吕凤龙通过提供贷款担保、多方自筹资金等方式,建设现代化的科技示范牧场,实现销售收入6300万元,并带动周边150户农民以托牛、养殖的形式养殖奶牛3500多头,使全村农民人均来自奶牛养殖的纯收入达到7200多元。

  2015年,随着国内外奶产业的迅速发展,蒙牛和伊利集团对奶牛园区的建设标准进一步提高,要求取消奶牛园区建设单体牧场以满足乳品加工企业对奶牛场的监管,进一步提高鲜奶品质。

  对此,吕凤龙做出一个大胆决定,以高出市场10%的价格将农户的奶牛以收购、入股的方式,将原有的3个奶牛园区改造升级为2个高标准的现代化奶牛场,把原来的养殖户转变为奶牛场的职工。

  吕凤龙参照现代企业管理经营模式,建成集奶牛生态养殖良性循环、奶业资源高效利用、鲜奶质量显著提高的优质奶源示范区基地,并与伊利集团建立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成为伊利优质奶源基地和惠农区奶牛养殖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培训为一体的示范基地,兴业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被国家、自治区评为“示范合作社”。

  在大力发展奶产业的同时,合作社通过自建基地流转宝马村及周边土地大力发展草畜一体化产业,种植玉米、苜蓿等优质牧草。

  “合作社流转土地为村民增加流转费共290多万元,户均增收3600元,同时也带动饲草种植、加工等相关产业,把大部分农村青年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参与到二、三产业中。”宝马村党支部书记彭学芳说。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吕凤龙从一名退役军人到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带领乡亲们一起奔向致富路。(记者 李良 文/图)

【编辑】:赵虎
【责任编辑】:赵虎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宜居路156号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宁)字第008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 宁ICP备10000675号-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