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贸市场全部硬化,而且有了固定摊位,生意越来越红火了。”1月4日9时,青铜峡市叶盛镇农贸市场,出售自制的豆腐等豆制品的联丰村村民马晓梅说。
市场主路一侧的炒货、小吃及干果区,排满了炒栗子、炸串串、卖干果等摊位,叫卖声此起彼伏。另一侧的蔬菜售卖区,韭菜、西红柿、辣椒、平菇等摊位一个接一个。活禽交易区内,鸡、鸭、鹅、鸽子等种类丰富。
“我已经在这里赶了20多年的集了,主要卖干果和炒货,靠这个小买卖,家里吃喝用度、孩子上学的费用全有了。”干果摊主梁宗领说,虽然网购对生意冲击很大,但许多农村消费者还是喜欢在集市上购物,因为可以货比三家,讨价还价。
养殖户孙玉梅平日主要靠微信圈联系买家,每单能出售几十只或者上百只鸡。每逢叶盛集日,她都要一大早赶来。“每天能卖二三十只鸡,临近过年,有时数量也会突破100只。”她说,喜欢与乡亲们在讨价还价中度过一天。
在集市不起眼的一角,柴建军的修鞋摊上还摆着修锁的工具,他已经坚持20多年出摊。靠着这两门手艺,他供养出了2名大学生。如今,毕业于河南工业大学的大女儿在福建工作,二女儿在天津师范大学读大四。柴建军说:“咱农村人在家闲不住,土地全部流转了,就靠手艺挣点活钱补贴家用。”
从热锅里捞出饸饹面,浇上羊肉臊子,再放上香菜,一碗碗地道的饸饹面就上桌了。集市的客流量,也带火了雷志水的饸饹面生意。“前年起每碗涨了1元,分量足,管够管饱。”雷志水说,一个集日能卖出二三百碗,已经干了20多年,靠的是实惠和价格公道。
“对叶盛农贸市场进行硬化提升改造后,固定和不固定摊位有250多个,主要经营百货、水果、蔬菜、活禽、小吃等,高峰期一天有四五千人来赶集。”叶盛镇农贸市场负责人朱国柱说,市场年销售额近2000万元,带动了四五百人就业,方便了周边群众生活。(记者 蒲利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