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地市 -> 中卫动态
中卫:奏响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生态乐章
2020-06-03 09:43:01   
2020-06-03 09:43:01    来源:中卫日报

  要坚持“安全至上、生态优先、发展为要”原则,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治理,开展环境治理行动,实施最严格的黄河岸线保护制度,加强防洪泄洪能力建设,抓好黄河“清四乱”工作,恢复黄河流态自然——2019年12月,中卫市委四届八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黄河流域中卫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将黄河流域中卫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上重要议事日程。

  近年来,中卫始终把保护黄河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力争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高水平保护,在高水平保护中促进高质量发展,全力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提质升级。

  播种与守护,稳稳幸福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浩浩汤汤的黄河水,从青藏高原一路急流奔涌至宁夏,进入中卫黑山峡后,收敛了奔腾之势,自西向东,用优雅的转身留下一个优美的U形曲线,然后迤逦沿途而下。  天下黄河富宁夏,首富中卫。如果把流经黄河的城市比作母亲河的孩子,中卫无疑是最得宠的那一个。流经中卫境内的182公里,村庄、大桥、城区……黄河流域与周围景物相互映衬,美丽的画卷从这里展开。

  南长滩,这座黄河流经宁夏最先邂逅的村庄,被称为“宁夏黄河第一村”、宁夏首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因其生态环境美丽也被称为“梨花村”。

  走进“梨花村”,青石小径,泥墙古屋,一派田园风光。站在岸畔上俯视黄河,长长的河滩上高大茂密的梨树林引人注目,在周围黄色山峦的映衬下,格外青翠。每年4月,梨花绽放,竞相吐蕊,花香袭人,与焕发青春的古树和滔滔的黄河水相映成趣,构成一幅怡然自得的画面。

  南长滩的美丽生态,得益于这里的村民们一代一代的保护。“这些梨树都是老祖先种下的,几百年的历史了!”年逾古稀的村民拓兆南指着100多棵大梨树告诉记者,几百年前,拓氏祖先来到此处,在河滩种下了梨树。这些梨树是保护家园的生态屏障,也是村子的象征。

  美丽的生态环境,带动了南长滩旅游业兴起。 近年来,南长滩村因梨花而闻名,这里颇有遁世意味的风景在孤寂的黄河映照下,独特的气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旅者,古老的村落,也因此焕发出勃勃生机。南长滩的梨花节已成为宁夏最具吸引力的旅游品牌之一。

  生态保护和建设不但让南长滩村成为美丽家园,同样,也让坐落于崇山峻岭中的黄河北岸与南长滩遥遥相望的北长滩受益,为村民们带来了不错的经济效益。

  “这是我和老伴种的大红枣,皮薄核小,肉厚糖多,我们开垦出数十亩坡荒地种大红枣,有四五个品种呢。”在黑山峡谷深处的一处边坡上,65岁的李根宝老两口常年居住在这里,靠勤劳的双手扎根在黄河畔的深山峡谷中,他们逢人就展示一家人在黄河岸畔的收获。

  “ 我从山外学会了打枝剪叉的枣树种植手艺,枣树年年都有好收成,去年就产了8万多斤优质绿色鲜干枣,每棵树可以产上千斤。”李根宝说,二十几年前,他来到北长滩这块荒地,自己制作了一台大水车,把黄河水提上滩坡种植的枣园里,解决了果树灌水难题。依靠黄河水的滋养,黄河岸边有大量的高台荒地适宜耕种、生活,不少村民就此安家落户。

  在黄河的峡谷里,一架古老的水车依然在运转,将黄河水送上水渠流入农田。李根宝老两口成年累月地辛苦着、收获着、快乐着。

  发展与治理,岁岁安澜

  一半是江南秀水,一半是苍凉荒漠。一半高山,一半长河。

  中卫西北部被腾格里沙漠包裹,而黄河沿着浩瀚沙漠划出一道完美的弧度,温柔地流进了中卫城。城的另一边,是勃勃生机的绿洲。

  “从这里散步就能走到黄河边,远眺还能看到明长城,原生态的装修风格让人痴迷。” “骑着骆驼在沙漠散步,在绿洲湖畔来场野奢下午茶,在66号公路上一路向前。这里可满足你对浪漫的所有幻想。”

  “爬到沙坡头山顶,另有一番风情:高山、盆地、绿树、青草、黄河、沙漠和谐存在,尽收眼底。”

  ……

  一连串游客对黄河·宿集、沙坡头等景点的评价,像是精心策划的宣传语,让他们流连忘返。

  受益于黄河, 中卫市自2016年被国家确定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单位以来,经过多年发展,不仅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观光,同时还带动了城市建设、交通运输、生态治理及第三产业等相关领域和产业共同发展,一条围绕全域旅游形成的“旅游+”全产业链在中卫焕发出勃勃生机。

  旅游业稳步发展的同时,这几年,中卫市把落实河湖长制作为黄河大保护、大治理的“总抓手”,坚持岸上岸下齐抓,治标治本并举,加快推进河湖管理,保证全市河湖水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夏日,从空中俯瞰中卫黄河大桥——黄河水虽经沧桑,始终一如既往地奔涌流淌。河两岸绿树成荫,水草肥美,绿色从岸边一直延伸到城区。

  “2018年、2019年汛期,黄河中卫大桥段河道出现行洪不畅、壅水,严重威胁城市防洪安全。”市水务局黄河管理所主任孙治平说,市区黄河宫至宁钢大道段河道平均宽度260米,最窄处仅156米,总长4.1千米。近年来,黄河在汛期连续出现3000立方米/秒以上高流量运行情况。由于该段河道断面较小,当洪峰通过该段河道时,对右岸控导工程及城市景观设施造成了损毁。

  为此,今年2月15日,中卫对该段河道岸线进行整治,启动实施黄河中卫大桥段防洪疏浚工程。项目实施最大限度地拓宽中卫黄河大桥上、下游段行洪断面,增加行洪能力,消除该段防洪安全隐患,确保河道正常行洪,从而保证两岸设施安全及城区防洪安全。

  目前工程已建设完成,清淤疏浚河险滩138万立方米,完成一道子堤填筑2.69公里,土方回填40.2万立方米,完成投资2600万元。

  保护与修复,人水和谐

  中卫地处黄河前套之首,是宁夏保护黄河的第一道关口,承担着黄河保护治理的重大历史使命。

  “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为核心,守好改善生态环境生命线。”这是2020年中卫市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卫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按照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要求,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让古老的黄河焕发生机,造福两岸人民。

  “我们启动了沙漠经济科研实验项目,在沙漠地区实验种植沙葱、沙棘、甘草、锁阳等沙漠经济作物,探索治理沙漠与发展经济相结合的新路子。”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李宏然说,利用麦草方格固沙,用生物工程治沙,目前累计完成扎设草方格42万亩、营造灌木林42万亩、种植经济林19.33万亩,在北部沙漠边缘筑起了60公里的防风固沙林带,沙区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为保护和提升“颜值”,中卫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谋划“十四五”期间黄河生态治理修复、矿山环境治理修复、湿地保护修复等10大类81个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对黄河南岸2公里范围内10个遗留废弃矿点共87公顷土地实施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并通过实施黄河过境段水生态治理与保护项目,在沙坡头区新弓湾至中宁黄河大桥全长53.5公里范围内,利用河漫滩地、荒地、林地、路道、河流水面和草地,实施生态治理和景观适应性提升改造,建成18.5公里黄河生态轴。

  一项项扎实创新的措施、一个个不折不扣的任务,勾勒出奋战奋进的路线图、吹响全面发力黄河高质量发展的进军号。

  “如今,城市环境变得越来越好。不管早晨还是傍晚,我会在空闲时间到黄河岸边看飞鸟齐翔的盛景、看湿地,感受人水和谐。”市民吴秀花感慨道,黄河滋养了我们,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保护好黄河。

  古老的黄河奔流不息,黄河情怀已深深融入中卫人心。中卫的决策者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将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全力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让黄河成为助力脱贫攻坚的加速器,也让母亲河永葆生机和活力。(记者 冯博睿)


【编辑】:任爱中
【责任编辑】:马江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宜居路156号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宁)字第008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 宁ICP备10000675号-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