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党政 -> 党政聚焦
同心共筑中国梦
2021-11-27 07:35:57   
2021-11-27 07:35:57    来源:宁夏日报

<p>  银川市北京路地标建筑,“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灯光秀闪亮夜空(摄于10月1日)。                                                    本报记者 李涛 摄</p>

  银川市北京路地标建筑,“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灯光秀闪亮夜空(摄于10月1日)。(记者 李涛 摄)

  石榴花开,籽籽同心。从贺兰山麓到六盘山下,“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时代画卷壮美瑰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的民族工作开创新局面的必然要求,只有顺应时代变化,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改进民族工作,做到共同性和差异性的辩证统一、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的有机结合,才能把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做好做细做扎实。

  宁夏作为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守好促进民族团结生命线,既是贯彻党中央部署要求、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重要举措,也是宁夏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

  回顾宁夏的发展脉络,各族人民团结和睦、共同奋斗的历史犹如一条奔涌的长河,潺潺流淌,从未停歇。

  1935年红军长征途经西吉县单家集,制定了“三大禁令、四项注意”,著名的“单家集夜话”成为革命战争年代党的领袖重视民族团结的感人佳话。

  1936年10月,红军在同心县和海原县东部建立我们党历史上第一个回族自治政权——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为宁夏播下了民族团结的“金种子”。

  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抗日回民骑兵团发展壮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解放战争中,回汉支队为保卫陕甘宁边区、解放宁夏立下了赫赫战功,书写了各民族团结一心、并肩战斗的动人史话。

  伴随着历史变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显现出更强的团结能量,凝聚起了更大的力量。

  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之初,没有一寸铁路、一座大桥、一所高校、一家医院、一个大型企业,众多领域一片空白。在党中央的号召下,大批各族干部、技术人员、教师、医生、文艺工作者和知识青年从五湖四海奔赴宁夏,在这片土地上建起一所所学校、一座座楼房,修起了桥梁、铁路,他们与当地各族群众一起奋斗,把根扎在戈壁、把梦筑在塞上,守护着共同的家园。

  60多年过去了,关于民族团结的故事仍在继续。

  如今的西吉县兴隆镇单家集交通便利、饮水便捷,家家户户住上了整齐美观的新房。在距“单家集夜话”几百米的小巷内,村医边万忠的诊室安静温馨,对于这个承载多年记忆的“小房子”和一守就是几十年的“边大夫”,村民的记忆深刻而亲切。

  开办诊所30多年来,村里有人生病,边万忠随叫随到。“这些年,靠着党的好政策和乡亲们的帮衬,才有了今天的好日子。诊所是大家帮着建起来的,只要大家有需要,我就一直服务下去。”多年来,边万忠和村民相互帮助,结下了没有血缘的亲情。

  一部宁夏发展史,就是一部党领导各族人民的革命斗争史、建设发展史,也是一部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团结进步史。

  (二)

  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

  2020年11月16日,随着最后一个贫困县西吉县脱贫出列,宁夏历史性告别了绝对贫困、区域性整体贫困,困扰各族群众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地画上句号。

  人心齐,泰山移——在艰苦卓绝的脱贫攻坚战场,民族团结成为宁夏改革发展中最鲜亮的底色、最稳固的基础,“中华民族共同体”也成为各族群众奔向美好生活的最大共识。           

  长久以来,宁夏汇聚一切力量与贫困决战,现行标准下80多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9个贫困县(区)全部摘帽,110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西海固撕掉了“苦瘠甲天下”的标签,宁夏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转折。

  视线的另一头,指向热播电视剧《山海情》的故事原型——闽宁镇。

  1997年4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福建省对口帮扶宁夏领导小组组长的习近平连续6天在西海固调研,作出了影响深远的战略决策——创建闽宁村,将不宜生存地区的贫困群众吊庄搬迁到银川河套平原待开发地区,建设新家园。

  经过20多年不懈奋斗,最初8000多人的闽宁村已发展成6.6万人的移民示范镇。2020年,闽宁镇6个行政村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600万元。

  闽宁镇原隆村村民马燕有了新工作,现在,她是禾美电商扶贫车间的一名直播间主播。从大山深处的家庭妇女到扶贫车间的带货主播,生活的巨大改变让马燕的脸上多了自信和笑容:“如今有了稳定收入,全家人的生活越来越好,未来的一切还会更好。”

  在闽宁镇的示范带动下,宁夏涌现出110个闽宁协作示范村、78个闽宁协作移民新村、320个易地搬迁安置区,累计接收西海固地区易地搬迁移民100多万人。通过融入新环境、建设新家园,各族儿女在脱贫攻坚战中同心同向、齐心协力,成为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共建共享的“一家人”。

  如今,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宁夏处处涌动着齐心促和谐、聚力谋发展的民族团结热潮,各族群众在一次次勠力同心、聚力攻坚的实践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创新生活、共享新发展。

  (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不能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也不能少。

  牢记嘱托,不负厚望。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将民族工作作为“生命线”工程、“一把手”工程、基础性工程和战略性工程进行谋划,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

  连续36年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月活动,持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国旗、宪法和法律法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宗教活动场所;探索形成“585”创建模式,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学校、社区、乡村、机关、企业、军营、社会组织,广泛开展“结对子”“手拉手”“心连心”活动,持续开展以“社区一家亲”为主题的邻居节等活动……一个个与宁夏实际深度契合、与群众需求相向而行的创新载体,夯实了“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的思想基础,形成鼓舞人心的强大力量。

  在银川市西夏区盈北社区,“一家人,一条心,一盘棋”成为推动社区邻里和谐、促进居民团结互助的要义,大家不分彼此,如亲人般和睦相处;吴忠市利通区第七小学积极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传承中华文化,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在群众当中,越来越多的“王兰花”伸出援手,用家人般的呵护和关爱,让“中华民族一家亲”生动实践在宁夏大地,并带动更多人参与志愿服务,为“同心共筑中国梦”不懈奋斗。

  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从家庭、社区、学校,到乡村、企业、机关,宁夏各族群众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局面已经形成,全区5个地级市全部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15个县(区)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区),37个基层单位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使命重在担当,实干成就未来。

  自治区党委十二届十三次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实施意见》,为新时代宁夏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作出安排部署。

  蓝图绘就风正劲,扬帆破浪正当时。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宁夏将把民族工作更好地融入、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让民族团结成为努力建设先行区、继续建设美丽新宁夏的强大合力,奏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强音。(记者  马越)

【编辑】:王小梅
【责任编辑】:李金香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宜居路156号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宁)字第008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 宁ICP备10000675号-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