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中国搜索 | 电子邮局>>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党政 -> 网络问政
算好“生态账”,才能最“经济”
2018-04-17 05:21:00   来源:宁夏日报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里有这样个情节:企业非法排放污水导致河流受到污染,在法院调解过程中,企业负责人却高声宣称,有关部门提出的过亿元赔偿和治理费用,是要逼企业破产,是要砸几千人的饭碗。

  非法排放污水还如此理直气壮,企业算的,无非是自己眼前的“经济账”,无非是企业带来了税收、提供了就业。但是,这个“账”经不起细算。就在电视剧里,企业的负责人都明白,其效益一年不过百万元,可是被污染的河流要治理起来,科学估算花费至少过亿元。百万收益和过亿成本,哪个更“经济”?

  更重要的是,这背后还有不得不算的“生态账”——河流被污染,生态环境损害一旦发生,给周边群众的身体和生活带来的损失,该怎么算?治理和恢复河流原貌,需要的时间成本,该怎么算?给子孙后代带来的危害,又该怎么算?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没有谁逃得过破坏生态破坏的恶果。无论什么企业,都没有任何借口把污染成本转嫁到社会公众的头上。但是,不得不说,类似这样的“经济账”,在现实中常被一些企业当作明目张胆排污的“免死金牌”,成为一些地方和干部在环境保护上不作为、不担当、不尽责的“纠结点”。

  近日,我区境内黄河的一些河段、支流、入黄排水沟等处出现发黑、发臭水体,究及原因,多是企业排污。可见,时至今日,就在我们身边,仍有一些企业算不清“生态账”,还有一些部门和干部,该担的责任还没有担起来,该抓的工作还没有认真抓、主动抓,在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上“犯迷糊”,在零容忍、硬碰硬、动真格时“手太软”。

  还没算清生态这笔“账”?说到底,是发展理念没转变过来。

  的确,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在环境保护上走过弯路。为了一时一地的GDP,不顾生态和环境安全,任意排放、随意污染。如今,我们不得不正视一个残酷的事实:先发展再治理、边发展边污染,无异于杀鸡取卵,无异于寅吃卯粮!与治理成本相比,与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相比,与子孙后代的生存相比,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获取的收益,实在是“丢了西瓜拣芝麻”,得不偿失。如果这样的发展方式不转变,污染源头管不住,搞多少生态修复都徒劳无益,一旦资源枯竭、生态遭到破坏,再怎么弥补,都将悔之晚矣。

  事实已经证明,谁不算长远账、不算整体账、不算综合账,谁肯定会吃大亏,必然会栽跟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各级干部只要在思想观念、发展方式上来一次深刻转变,就不难明白:对那些偷排“红汤黄水臭气”的企业,发现一起、严查一起,决不姑息;对违规违法企业和项目,该关的关、该停的停,决不含糊、决不手软;以零容忍、硬碰硬、动真格的态度,向一切破坏环境的行为亮剑,才是最利长远的、最合民心的选择,才是最“经济”的“生态账”。

  这笔“生态账”,各级干部,还是时时刻刻算清楚得好。(张向阳)

【编辑】:杨丽
【责任编辑】:贺璐璐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联系方式
宁夏新闻网(www.nxnews.net)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互联网新闻中心 Copyright 2000-2012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兴庆区中山南街47号宁夏日报新闻大厦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国务院新闻办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06001号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宁)002号 公安网监备案编号:宁网安备640100002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宁ICP备050066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鹿璐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工信部网络不良信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951-5029811
网上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