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无偿献血20年 我们拿什么来保证血液安全
2019-06-13 07:44:05   
2019-06-13 07:44:05    来源:科技日报

  “仅仅20年,我国全面建立无偿献血制度,实现临床用血全部来自公民自愿无偿捐献。”6月14日是世界献血者日。据国家卫健委新发布的官方资料显示,我国无偿献血人次数保持连续20年增长。1998年全国无偿献血人次约30万,2018年达到近1500万。1998年全国采血总量不足500万单位,2018年达到2500余万单位,增长超过4倍。

  献血量的增加,为临床用血提供了保障。在这个过程中,献血安全、用血安全则一直是公众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在第16个世界献血者日到来之际,科技日报记者带你深度了解科技手段如何成为血库“防护盾”,在血液管理、病毒检测、临床使用方面发挥怎样的作用。

  一血多用成为现实

  “悬浮红细胞、洗涤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病毒灭活血浆……目前临床常用的血液成分制品多达20种。”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科普素材中写道,随着科技的发展,“一血多用”成为现实。这不仅是为了挽救更多人的生命,还能够避免由于把不需要的血液成分输给患者而带来的副作用,提高用血安全。

  捐献血液的方式也在科技“发力”后有所变化。除了捐献全血,人们还可以选择单独捐献血小板。

  在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记者看到多台血液成分单采机,可以单独采集血小板,工作人员表示,血小板的生成速度比红细胞快,一般在捐献血小板3天后会恢复到原来水平。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和白细胞和血小板三类细胞。随着科技的进步,献血不再是献血者将热血献出,输入到患者身体中,随着血液成分的制品大家族越来越庞大,血液中的不同成分经过分离会做成不同的制品提供给需求不同的患者。资料显示,我国全血使用量从1998年的100%下降到2016年的0.3%,成分制备率达到99.3%。

  信息化改善“献血易,用血难”

  在浙江,有一张特别的“储值卡”,它没有实体,也没有价格,却记录着一个人的公益“能量”。“目前全省有近50万人申领了电子献血卡,有10多万人应用电子献血卡定期参加无偿献血。”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处处长俞新乐说,电子献血卡记录着每个人的献血情况,献血量还可以转换成公益积分。

  这张电子献血卡的背后,是包括采供血APP在内的整个信息化云平台。

  “过去献血者及其亲属在医疗机构需要用血服务时,往往需要拿着纸质的相关证明材料到采供血机构去专门报销。”俞新乐说。这无形中促成了“献血易、用血难”的不均衡模式,成为打消人们献血热情的主要障碍之一。

  打通采供血机构与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联网,有效地清除了这一障碍。俞新乐介绍,在浙江,所有献血者的信息会自动推送到各医疗机构,通过数据推送,献血者及亲属在出院时,可以获取用血免费的数据,自动结算相关用血费用,实现了用血报销的无纸化、零跑腿。

  供血信息的共享只是血液信息化管理中的一个环节。浙江省建立了从“血管”到“血管”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将信息化管理贯穿于血液的采集、血液的质量安全管理、临床用血管理,以及还血用血服务整个链条,确保用血安全。“我们开发完成了核酸集中化检测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区域核酸集中化检测相关信息数据的联网,能够实现标本的送检接收、检测结果的发布等所有数据全过程的可追溯。”俞新乐说,浙江省血站的管理信息系统也进行了升级,实现血站业务管理数据的自动归集,同时对一些关键节点实行数据的核查,保证血液质量的安全。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周长强表示,信息化是加强血液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血液质量、延伸服务、提高效率的重要手段。国家卫健委一直在推动和加强信息化建设,并正在升级改造全国血液系统的管理系统,积极探索利用信息化加强管理、提升服务的经验。

  实现血液核酸检测全覆盖

  消除血液质量相关不良事件、降低血液报废率一直是血液质量控制系统的使命。

  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乙型肝炎病毒等病毒经输血途径传播,一旦采集了受此类病毒污染的血液,汇入血库,将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

  传统的病毒检测方法是通过蛋白抗体反应进行检测,病毒以遗传物质(核酸)的形式进入人体后,要经过一段时间才会合成相应蛋白,从而“现形”,因此早期无法检测。为了减少病毒窗口期的感染风险,我国实现了血站血液筛查核酸检测的全覆盖,在病毒进入早期还没有开始合成蛋白时就对核酸进行检测。周长强表示,2015年以来,我国血液核酸检测实现了全覆盖。

  以艾滋病为例,从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到从血液中发现抗体之间的时间,目前为20天左右,在这段时间内,利用抗体检查难以发现病毒。而核酸检测将艾滋病病毒的窗口期缩短至11天,将乙肝、丙肝病毒的检测窗口期分别由原来的50天、72天缩短到25天、59天。

  解决血液供应紧张难题

  季节性、区域性、偏型性的血液供应紧张是世界性的难题。“开源”“节流”同时推进,是在保障血液供应安全的前提下,解决血液供应紧张需要秉持的原则。

  “节流”就是要加强血液使用的管理,关注临床环节。周长强表示,临床用血是保障血液安全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28个省份成立省级临床用血质量控制中心,健全临床用血培训、监督、管理、评价和通报制度,将临床用血作为医疗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规范用血标准,严格用血指征,引导医疗机构加强患者血液管理,保障临床合理使用。

  此外,血液的供应还可能出现采集保存的区域与使用区域峰值不重叠的情况。为解决需求多、储存少等情况,各个层级也建立了血液的预警和调配机制。2018年,全国区域间共调配血液184万单位,其中省内调配158.5万单位,省际间调配血液25.5万单位。这些措施有效缓解了地区间、季节性、偏型性血液供需矛盾,保障了重点地区、重大活动的临床用血需求。例如,在湖北建立了区域联动的预警保障机制,全省统一调配血源,重点支持武汉市医疗机构比较集中、用血量比较大的地区,以确保全省采供血的平衡。

  (记者 张佳星)

  相关链接

  无偿献血代替亲友互助 临床用血过渡平稳

  互助献血指的是亲友互助献血,是血液供应紧张时采取的一种应急措施。国家卫健委2018年在全国范围内,除了少数边远地区以外,全面叫停了互助献血。一年来,全国临床用血过渡平稳。除极个别地区外,目前全部临床用血都来自无偿献血。

  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周长强说,从统计数字看,2018年全面停止了互助献血之后,全国无偿献血人次和献血量分别增长了2.8%和3.7%,持续的“双增长”基本上满足了临床用血。

  周长强说,我国始终坚持血液的公益性,把血液作为基本医疗服务向患者提供。他呼吁公众积极参与到无偿献血工作中来,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据介绍,停止互助献血以来,各地通过进一步调整血站布局,加强无偿献血的服务和宣传动员,提高临床合理用血等措施,实现了临床用血的平稳过渡。周长强说,我国已建立多层级的血液预警和调配机制,各省也因地制宜,建立了血液的应急保障机制,有效保障了重点地区、重大活动的临床用血需求,近年来,全国各地没有发生长时间的血液供应短缺问题。(据新华社)

【编辑】:马楠
【责任编辑】:任岚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宜居路156号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宁)字第008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 宁ICP备10000675号-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