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民生 -> 公益行动
“2018身边的感动”评选启动新消息报联手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再推公益大餐
中卫申报5人个个故事感人
2018-12-13 07:46:53   
2018-12-13 07:46:53    来源:新消息报

  12月11日,由宁夏回族自治区文明办、宁夏新闻工作者协会、宁夏日报报业集团主办,新消息报社、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承办,全区五市主流媒体协办,银川天山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冠名的“2018身边的感动”评选正式启动。中卫市新闻传媒集团申报5位感动人物,让我们看看他们是谁,有什么感动人的故事。

  林业站站长刘德荣——

  造林护林40载

  谈起守护了40年的林木时,沙坡头区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宣和镇林业站站长刘德荣满脸骄傲与自豪。 

  40年前,20岁的刘德荣顶替父亲的护林工作。“当时的东台乡是一个移民点,树木植被非常少,每次刮风的时候,漫天黄沙,连庄稼都被埋掉了,有的甚至被连根拔起。有些移民硬生生被恶劣的环境给吓跑了。” 

  刘德荣积极配合镇政府“一乡镇一计划”的护林工作安排,利用3年时间在当时东台乡周边5个村子植树15万多株。 

  沙退了、庄稼长起来了。 

  刘德荣又和乡镇干部一起动员移民群众发展经果林。没想到30年前的这“一念、一试”起了大作用,在试种苹果树成功后的几年里,种植果树的移民越来越多,苹果价格也越来越好。几年时间,移民群众盖起了砖瓦房,院子里基本都停有小汽车。 

  “在环境变好、移民生活条件逐步改善后,一些起初因为恶劣环境跑掉的移民又回来了。” 

  在刘德荣的带领下,目前宣和镇营造三北防护林达到1.2万亩,建设苹果基地6.2万亩,建设高标准现代集约化苹果矮砧密植防沙治沙示范区2000亩,构建了稳固的高标准农田防护林体系,打造了美丽乡村和优质的苹果红枣经果林基地。

  迷上收藏的“马馆长”——

  “私人仓库”宝贝多

  听闻海原县有一个特殊的“私人仓库”,瓷罐、玉器、石头、书籍等摆得满满当当…… 

  “收藏始于爷爷马中财,这里有我们三代人几十年的收藏……”仓库的主人——今年49岁的马进福被十里八村的人称为“马馆长”。 

  上世纪七十年代,从“大锅饭”到“包产到户”,“很多村民盖房挖地基、打水井时,挖出来一些瓶瓶罐罐,但有些人不懂这其中的价值,很多东西被打烂扔掉了。”马进福的爷爷马中财听说后,便收集并保护起来。 

  随着一件又一件老物件的积累,马中财渐渐迷上了收藏。农忙种地,农闲就四处收集“好宝贝”。马中财靠双脚,把收来的藏品一件件背回来。 

  父亲马福元接手后,买了一辆摩托车,收集藏品的范围从海原走向了周边市县,乃至更远。 

  在爷爷和父亲的熏陶下,马进福也爱上了收藏,18岁就走上了收藏之路。从摩托车、三轮车到小汽车,马进福的收藏比他的爷爷和父亲走得更远,收来的藏品更多。 

  “我印象最深的是,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一个农户家里有一把毛主席用过的伞,我前前后后跑了六趟才把伞收来。”马进福说,这几年为了收藏,他走南闯北,尽其所有,虽然很辛苦,但看着一件件心爱的藏品,他觉得吃再多苦,花再大代价也是值得的。

  坚持下乡出诊的医生辛军——

  鲍桥村的“红人”

  “饮食要清淡,多休息……”28年来,尽管自己的腿脚不方便,但接诊完每一位患者后,辛军都会坚持将其送出门口,并加以嘱咐。 

  幼年时,辛军患小儿麻痹症,落下左腿残疾。他从小就梦想着长大当一名医生,尽量不让自己经历的痛苦再现。 

  1985年,辛军以高出录取分数线60多分的成绩考上青海大学医学院中医临床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青海省格尔木铁路医院。1995年,辛军跟随妻子来到中卫,在原迎水桥铁路医院(现沙坡头区人民医院前身)工作。 

  初到中卫,除了在门诊部坐诊之外,辛军还坚持下乡出诊。6年中,他几乎跑遍了周边十里八乡。 

  让辛军印象最深的是在沙坡头区东园镇鲍桥村接诊的一例晚期肺癌患者。患者病情不稳定,加上路程较远,不方便到门诊就诊,基本都是他来回骑车一个多小时到患者家进行诊治,一坚持就是一年多。“按医学常识来说,这个患者只能活两到三个月,但最后他又活了一年多。” 

  由于在鲍桥村为患者进行长期诊治,医疗态度和水平出了名,十里八乡的村民都闻讯来找他治病,一时间辛军成了村里的“红人”。 

  “这几年,下乡坐诊的时间少了,到门诊看病的人多了,所以每天都要加号。”辛军笑着说,有时候他的日接诊量达到70人。

  支宁老教师龚远群——

  一份坚守铸师魂

  从1958年响应国家号召来宁支教至今,82岁的龚远群老人在中卫已工作生活了60年。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一颗丹心、一份坚守,铸就了龚远群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无私奉献、桃李芬芳的充实人生。 

  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的龚远群,所学专业为地理,但他的所长却不限于地理。在教与学中,龚远群把自己“逼”成了全能人才。 

  在宣和中学,龚远群是为数不多高学历教师。为留住龚远群,村干部商议后,在学校旁不远的地方给龚远群批了一块地,并帮助其盖起了房子,让龚远群有了安定的居所。为了感念宣和人民的好,龚远群在宣和中学一直工作到1980年。 

  很多人为他叫屈,但龚远群说:“在哪儿都是教书,能让更多农村孩子走出去,我觉得值!” 

  1980年调到中卫中学的龚远群,被要求发挥其“专长”教地理。“教了20多年数学,地理早已不是专长……”但他硬着头皮接下任务。 

  为了教好地理,已经40多岁的龚远群开始恶补地理知识。1984年,学校组织考试,学生地理成绩有了起色。从1985年至1988年,中卫中学地理成绩连续三年走在了全区前列,特别是1988年的高考中,有个叫俞晓鹂的学生地理考了93分,取得单科成绩全区第一。

  固沙林场唐希明——

  默默付出的治沙人

  中卫,位于腾格里沙漠东南最前沿。60多年前,这里的沙漠以年均4.5米的速度逼迫人退,压埋侵蚀良田禾苗及沟渠。如今,中卫这座小城,人进沙退,郁郁葱葱,恍如江南水乡。 

  这一切,离不开中卫治沙人的默默付出。老唐全名叫唐希明,今年52岁,是中卫市固沙林场副场长,从事沙漠治理已有27个年头。 

  从城区往西,驱车40公里来到老唐带领大家治理过的沙漠,路两边各种各样的植被郁郁葱葱,如置身草原,一点儿也看不出这里曾经是片沙漠。 

  “看看这些地方,一年一个变化,美不美?”老唐指着路两旁的麦草方格自豪地说,中卫这几年治沙面积达到了142万亩,在草方格里播撒的种子已经成林,不久就会变成绿洲,环境变好了,动物也多了。在一处铺满方草格的沙丘上,我们有幸看到一群黄羊消失在盖满草方格的沙丘后。 

  27年,治沙142万亩。老唐走过了腾格里沙漠南部边缘的每个沙丘。苦不苦?老唐笑着摇摇头,不语。(记者  李瑞红)

【编辑】:李静1
【责任编辑】:瞿学江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宜居路156号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宁)字第008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 宁ICP备10000675号-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