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民生 -> 民生在线
杨有恒:把建设新家园的故事讲给下一代
2018-10-15 07:10:01   
2018-10-15 07:10:01    来源:宁夏日报

  眼下,杨有恒正忙着记录整理吴忠市红寺堡区20年的变迁,作为红寺堡的第一批贫困移民,他也来自西海固。

  1982年,西海固被纳入国家“三西”扶贫开发计划,开启了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开发式扶贫的先河。从此之后,宁夏一张蓝图绘到底,发展生产、易地搬迁、生态补偿、社会保障,各种根治贫困的努力,30多年来从未停止。

  黄土高原上繁衍生息的人们,与土地的感情最为深厚。通过移民,挪穷窝、拔穷根,就要妥善处理这种天然的关系,正面破解迁徙难题。如何让宁夏上百万贫困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致富,这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程。

  “从1999年以后,逐年都有移民大军来到红寺堡,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双休日和节假日,干部和群众铆足了劲,就是要建设好这个新家园。”杨有恒说。杨有恒是红寺堡区一名退休干部,央视政论片《家园》中,他用相机记录广大干部群众努力建设新家园的故事,让贫困群众脱贫信心倍增。

  平日里爱好摄影的杨有恒,把第一个镜头对准了扬黄灌溉工程泵站。1998年,国家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正式开工,这是红寺堡开发建设的起点,每年都有超过5亿立方米的黄河水,通过近百公里的工程管道输送到红寺堡。有了黄河水的灌溉滋养,红寺堡从一片风沙漫天的戈壁荒原,变成了全国最大的生态移民开发区。

  指着一大片金色的麦地,杨有恒告诉记者,18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沙漠,通过不懈努力,现在都被改造成了良田。前几天,大河乡开元村村民禹万喜收完了最后一茬枸杞,刚来到红寺堡的时候,第一回面对渠道纵横的水田地,他发起了愁。“那时候老百姓还是老家的那种种植观念,主要靠牛耕地,后来农牧局的技术人员说,种水田,春季的时候坚决不能耕地,否则遇到大风就容易风干,种子种到地里就很难发芽。”

  改变移民的旱地耕作习惯并不容易。时任红寺堡区大河乡乡长的杨有恒,至今还记得,每年政府都要组织一轮轮农业技术培训。渐渐,大家尝到了黄河水的清甜。“现在我们不但种水田,还去搞套种,就是小麦和玉米套种,小麦和经济作物套种,绝大多数老百姓种田都是一把好手,老家一亩麦子旱地最多收入200斤,还要赶上好年景、雨水好,来到红寺堡我们种的麦子能收600到800斤,这里种一年,相当于老家种3年。”禹万喜笑呵呵地说。

  新家园,新天地。这里,激发出20多万生态移民的创造活力,很多移民在红寺堡走出了贫困,走向一条条奔往小康的致富路。6万多亩黄花,每年创造收益超过一个亿,20多万亩葡萄田,支撑起葡萄酒产业链,一个个新的支柱产业在这里崛起,这里探索着中国西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生态之路。

  “现在,用美丽红寺堡来形容我们的新家园,我们感觉一点也不为过,我们总结了8个字,就是‘共产党好,黄河水甜’。”现在,杨有恒依然背着相机,行走在红寺堡的田园村庄,对这位老人来说,摄影已经不仅仅是退休后的爱好,而是一份需要用心去完成的使命。

  “我就想用我的镜头,把红寺堡的建设发展,老百姓生活的片段记录下来,我想把我知道的,在建设新家园中的故事讲给下一代。”杨有恒说。(记者 王 刚)

【编辑】:姚振国
【责任编辑】:贺璐璐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宜居路156号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宁)字第008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 宁ICP备10000675号-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