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宁夏故事
张正:四代8人从教,最难忘的是师恩
2019-10-15 07:38:33   来源:新消息报

张正(前排左三)和家人。(张海英供图)

张正(前排左三)和家人。(张海英供图)

  今年85岁的张正精神矍铄,在教育战线耕耘了40年,退休前是宁夏中宁县教研室主任。从他的父亲张耀先算起,到他的大孙女张思熠,张家四代8人都是老师。之所以能成为教师世家,张正说最感谢的还是自己的老师。

  顽皮少年,遇恩师走上正轨

  张正的父亲张耀先解放后在中宁县石空完全小学当老师,后来任教导主任。在张正的记忆中,父亲语文、算术都教,字写得特别漂亮,经常在墙上写宣传语、办壁报。 

  小时候的张正特别顽皮,聪明劲都用在了捣蛋上。刚上学他的名字叫张安明,父亲为了调教他,特意把名字改为张正,希望他能在正确的道路上走下去。“当时我上学的地方离父亲工作的学校有20多里地,父亲管不上我,上到二年级我还光贪玩不好好学,直到三年级遇到一位老师。” 

  这位老师叫程延寿,在张正的记忆中,程老师管教特别严格,学生背古文不能打一点磕巴。“当时我们共8个学生,老师就找了16块方砖,如果书背不好,就要挨板子,不愿意挨板子的话,就在头上顶两块方砖。”在程老师的严厉管教下,张正的玩性逐渐收敛,学习也走上正轨。“程老师去世前我还去看过,到现在都非常感谢他。”

  三尺讲台,自信敬业育人有方

  1960年从西北师范大学毕业后,张正先被分配到甘肃师专,后来又到兰州十七中。在十七中干了十几年,张正教过物理、数学、俄语,还带过体育。“我最初带体育,学生参加区上的运动会,成绩很差,回去之后我就组织了一个运动队,每天早早带领学生锻炼,往往是我们锻炼回来,其他学生才来上课。农村孩子耐力强能吃苦,后来比赛我们就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上世纪70年代,张正和爱人一起被调回中卫一中,后来,他们又调回老家中宁任教,“我教物理、数学,爱人教语文。我大儿子张海宇、大儿媳黄素珍当时都是我的学生。”张正在中宁三中当了8年校长,硬是把一个曾经高考“剃光头”的学校办成远近闻名的名校。 

  说起任教经验,张正笑言,干教育是个苦差事,主要是敬业。俗话说“外行守门房,内行守课堂”,校长要深入课堂抓教学,要听老师的课,老师有了压力就会好好备课、上课。在中宁三中当校长时,毕业班的课张正几乎都听过。因为他多年在一线任教,教学经验丰富,知识面又广,总能给老师提出中肯的建议。

  教师世家,优良家风代代传

  上世纪80年代,张正的大儿子张海宇、大儿媳黄素珍从宁夏大学毕业后,先后在中宁和银川任教,两人现已退休。张正的小女儿张海英、小女婿邹良才现也在银川高级中学当老师,邹良才已走上副校长的岗位。而张正的大孙女张思熠从中山大学毕业后,公派到美国留学,目前在南方一所高校任教。 

  在张正看来,子孙走上教师岗位,既是他们自己的选择,也是优良家风的熏陶。严格的家庭教育对于人的成长同样重要。子女小时候,张正教育他们踏实做人,一点便宜都不能沾。“我的大女儿小时候有一次去饭馆买饼子,营业员多找了她钱,孩子不知道。回家后她妈发现多找了5分钱,当即让孩子把钱送回去。”(记者  焦小飞)

【编辑】:杜爱虹
【责任编辑】:杨丽
   相关新闻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宜居路156号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宁)字第008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 宁ICP备10000675号-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