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宁夏日报周刊 -> 宁夏故事
一个打工者的耕与读
2018-11-26 06:49:46   
2018-11-26 06:49:46    来源:宁夏日报


<p>  工作中的王文平(右)。</p>

工作中的王文平(右)。

<p>  王文平在练习书法。</p>

王文平在练习书法。

  核心提示

  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10年前,他带着妻子、儿女,举家从甘肃来到宁夏,在银川摸爬滚打。其间,不管生活多难多苦,他都没有丢下自己的诗和远方,一边谋生创业,一边坚持写作和练习书法……

  奋斗

  收货、验货、入库、与总部对接、收银、记账……

  11月25日,当记者走进银川市金凤区紫云华庭小区附近一家果蔬店,见到店长王文平时,他正忙着。

  “有活儿干是好事呀。”王文平说,一个月4000多元的工资,让他想都不敢想。

  1976年出生的王文平,老家在甘肃省环县毛井镇二条俭村刘渠组,家里一贫如洗。

  王文平自幼胆子小,遇到事情就紧张,心跳加快。进了学校,翻开书,阵阵墨香让他为之一振。

  读书,让王文平暂时忘了生活的窘迫。

  母亲的肺病越来越重,父亲时不时赌博。父母没有借到供王文平上学的钱,他不得不辍学。

  后来,因为王文平在校时学习不错,经人推荐,他被聘用到村小学当代课老师。

  可是微薄的收入支撑不起家里的开销,一家人的生活难以为继,王文平忍痛离开学校。

  2002年3月,王文平只身来到宁夏,在银川一家工程公司项目部当试验员,半年后毛遂自荐当上办公室文书。不巧赶上公司裁员,王文平失业了。此时,老家的代课老师得益于政策开始考试转正,而他离开岗位两年,错失良机。

  磨砺

  2008年8月11日,变卖了老家的牲畜和家当,王文平举家来到银川。

  在银川出租屋里安顿下来,王文平交了房租、水电费,还有子女上学的花销,家庭经济又捉襟见肘,多亏来的时候带足了几个月的米面粮油,一日三餐暂时不用发愁。

  转了多次劳务市场,王文平谋到了一份打扫新建办公大楼的活计,清理建设大楼时遗留下来的混凝土、砂浆、石块和尘土,每天早出晚归。妻子也不敢闲着,找了一份月工资600多元的活干着。

  “天冷了,买个炉子吧,孩子别冻感冒了。”妻子试探着说。但王文平的工资迟迟没有发下来——工头卷钱跑了。

  那年冬天,出奇的冷。王文平找不到活,只能呆在家里做饭,写写画画。没钱买纸,就用毛笔蘸水在水泥地上练字,没有电脑,就在旧报纸上写。看到一份报纸上的征文启事,就写了三篇投出去,有两篇分获二、三等奖,一家人都高兴坏了,围坐着听他朗读。

  找不到工作,王文平心里像着了火。远在海南的堂妹打电话,让他去那边一个私立学校当校长,一个月3000元工资。于是,王文平独自去了海南。

  在海南,每个月的工资,王文平除了交电话费和生活开支,其余的都存到银行,一分也不敢乱花。

  一学期下来,不忍妻子儿女过得又艰难又孤单,王文平返回银川。匆匆忙忙找工作时,被一个电话忽悠进了一家皮包公司。

  “一个月的培训后,我以第一名的成绩顺利结业,第二个月却没有拉到一个业务,反倒为了促单伤了一个朋友的心。”王文平说,他知道自己不是干这行的料,辞职了。接下来的两年,在一家房地产办公楼搞秩序维护、发报纸,家庭生活依然困顿。

  坚持

  只要坚持,就有希望。

  王文平所租的房屋附近落成一所专门招收农民工子女的学校,他的儿子和女儿转入就读。

  之后的几年里,王文平四处打工,卖过报纸、当过保安、干过杂七杂八的零工。

  2014年春天,通过报纸上的招聘启事,王文平进了一家冷链物流公司,经过培训,成了一名实体店的信息员,培训总结大会上10分钟的演讲,他被领导看中,培养成店长,负责管理两个直营店。

  2017年,王文平跟几个同事经营一家自营店,自负盈亏。每天进货、理货、负责店内系统数据维护、对公对私账目结算等,日复一日,辛苦却充实。

  一个月4000多元的工资,对这个需要供养两个学生的家庭来说,日子还是紧巴巴的。

  11月25日,记者走进王文平位于银川市兴庆区春和苑的家。在位于3楼的出租房里,摆放着几件简单的二手家具,屋子里到处都是书,窗台上有几盆绿植,墙角的旧桌子上,摆满了纸墨笔砚。

  每天在店里,王文平是店长也是员工,忙忙碌碌;回到家,卸下一身疲惫,看到书看到笔墨纸砚,又来了精神。

  儿时,王文平有个理想:长大当个作家或书法家。这些年,不管生活多艰难,他都没有丢掉写作和书法,一直默默努力着,一闲下来,就在纸上、水泥地上练习书法,或在纸上电脑上耕耘文字,乐在其中。

  希望

  “我没想到,拼命要离开的家乡,竟是我魂牵梦萦的地方。”王文平说。

  故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甚至是扬起的灰尘,对王文平来说都有血浓于水般的情感。

  老家的窑洞、小时候用手摸过的残垣断壁、溜过的矮墙、躺在枝丫上睡觉的老杏树、牛粪火堆上烧熟的洋芋和烤焦的馍馍、看了无数遍的小人书、尥蹶子的毛驴、好斗的公鸡、小羊小猫小狗,还有好得不分你我的小伙伴们……想起这些丰盈了整个童年记忆的片段,王文平眼眶发热。

  每次遇到农民工,王文平会感到亲切,会主动攀谈,表达他微不足道的关心。不用多问,王文平也知道他们为了老人的晚年、孩子的将来、一家人的衣食住行而奔波,可正因为如此,他们同时忽略的是对老人的陪伴、对孩子的教育、对亲情的呵护……

  王文平心疼自己,也心疼他们。

  王文平一家在银川生活已是十个年头,生活微微有了起色,儿子上了大学,女儿正读高中,耕读传家的训诫也不曾丢下。

  这些年来,吃过的苦、受过的累,现在回头想想,王文平有丝丝缕缕的回甘。他觉得那些绊脚石一样的人和事,反倒值得致谢。

  现在,王文平非常牵挂的是妻子娘家的三个老人,王文平夫妻俩尽最大能力孝敬他们,每年抽空回几趟老家,儿女寒暑假也回去待一段时间,陪伴老人。

  “希望能在城里有一个固定永久的家。”一直租房住的王文平说,有时候也突发奇想,等老了,回老家盖一间木房子,耕种二亩菜园。

  “最希望孩子们好好读书,将来做对社会有用的人。”王文平说。

  这些年,王文平两口子含辛茹苦供养儿女。“儿子考上了沈阳农业大学,女儿在银川读高二,学习不错。日子越来越好,生活有盼头。”王文平的语气里是满满的欣慰,脸上写满幸福的憧憬。(记者 张慈丽 文/图)

【编辑】:姚振国
【责任编辑】:姚振国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宜居路156号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宁)字第008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 宁ICP备10000675号-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