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宁夏日报周刊 -> 宁夏故事
老城 往事
2019-03-28 07:02:37   
2019-03-28 07:02:37    来源:宁夏日报

11.jpg

南门。(资料图片)

22.jpg

玉皇阁。(资料图片)

33.jpg

凤凰碑。(资料图片)

44.jpg

插图 何富成

  核心提示 

  一座城的旧时模样,总能触动人们的心弦。 今天,让我们走近几位银川人,听一听藏在他们心头的银川往事。

  “1942年,我出生在当时的‘女校’附近,一辈子没离开银川城,这里就是我的故乡。”今年77岁的银川市民叶建功说。

  叶建功所说的女校,是甘肃女子师范学校,几经变迁成为后来的银川九中。银川九中老校址紧邻当时的东西大街(今解放街)。

  儿时,每天清晨,叮叮当当此起彼伏的打铁声把叶建功从睡梦中叫醒。叶建功和小伙伴们常去离家不远的铁匠街玩耍。街如其名,铁匠街汇集了当时银川城大部分手工铁匠炉,主要打制菜刀、炒勺、锅铲等生活用品,也打制镰刀、锄头、铡草刀等农具。

  在叶建功的记忆里,铁匠铺一字排开,不挂招牌,手艺好坏全凭口碑。这条铁匠街长约1公里,后来改名利民街。

  儿时的记忆离不开零食。叶建功回忆,羊杂碎、羊头、粉汤、麻花是当时为数不多的美食。偶尔得到一点儿零花钱,便兴高采烈地买点儿尝尝。

  城市的面貌一直在变化。叶建功回忆,上世纪50年代中期,解放街有了明显变化,曾经的土路变成了石子路。

  “修一条石子路,今天看来不算什么,当时可是一件大事。”叶建功说,铺石子路时先将地面挖开约半米,最底层铺大石头,再填入黄胶泥,随后铺上小石头,最后在上层铺砂子、碎石、三合土,工人最后用铁滚子反复碾压。

  “相比于土路,石子路下雨不会积水,也不泥泞。上世纪60年代,解放街变成了柏油路。”叶建功说。

  如今,漫步老城街巷,叶建功常能打捞起银川城的旧时模样。这些年他写了不少关于老银川的文章,用文字为这个城市的变迁留下一份记忆。

  情结

  宁夏日报夜班编辑马丹宁每天下夜班后,一抬脚的工夫就回到和单位一墙之隔的报社家属院。

  “报社夜班从晚上8时到第二天凌晨3时左右,有时等稿件,晚上和早晨黏到一起,很熬人,但是家和单位挨得近,挺幸福。”马丹宁说。

  夜班编辑的一天从中午开始,在深夜结束,在规律得近乎枯燥的生活作息中,马丹宁却品味出岁月沉淀的悠长滋味。

  这样的生活是习惯,更是情结。

  马丹宁的父亲马骥云是宁夏日报的第一批职工,马丹宁在中山街边长大。

  “以前报社在路西,后来又搬到路东,我对这条路太熟悉了。我是在报社家属院长大的,又在报社工作了一辈子,和这条街感情很深。”马丹宁说。

  上世纪70年代,马丹宁在银川度过快乐的童年,这种快乐来自报社斜对面的那一片钻天杨。“就是今天新华饭店的位置,那片钻天杨长得粗壮,是我们小时候经常玩耍的地方。”马丹宁回忆,兜里揣着父母给的几角钱,玩累了就到羊肉街口的副食品店买小零食解馋,酸枣粉、沙果、山楂饼,屈指可数的几样副食品是儿时最可口的美食。

  1982年,21岁的马丹宁从部队复员,进入宁夏日报社工作。20多岁正是精力旺盛的时候,下了夜班不觉得累,还常和同事去离报社不远的灯光球场(今东方红广场)打篮球。

  前些年,马丹宁想买新房,看了一圈没中意的。“主要是环境不熟悉,在这里生活这么多年,真的习惯了。”他说。

  宁夏日报办公大楼北侧泽民巷边上的槐树枝繁叶茂,马丹宁还记得父亲曾经无数次给他讲述报社建立初期他们栽种槐树的故事。如今,马丹宁路过此地偶尔还会驻足仰望这些参天大树,摸一摸树干,那是岁月的印痕……

  温暖

  “70后”何莉大多数时间在深圳和西安,但每次回到银川,漫步在唐徕渠边,心中常泛起温暖的回忆。

  “小时候,我家住在西门桥唐徕渠东边,那时过了桥头向西就是大片田地,我们住的地方算是银川的边缘地带。”何莉说。

  在何莉的成长记忆中,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银川楼不高、车不多、街道也不宽,但经常能搜罗到美食,尤其是凉皮。虽然时隔将近40年,但是凉皮的味道是何莉舌尖难以忘却的味蕾记忆。

  “当时学校旁边有一位姓丁的大爷做的凉皮特好吃,一份3角钱,我一周的零花钱是1元,我的最大愿望就是凉皮价格能降到2角,这样我一周5天每天都能吃到凉皮。”回忆起儿时的愿望,何莉很开心。

  银川不大,盛夏时,何莉喜欢骑着自行车从西门桥出发,路过凤凰碑,经过中医院,抵达玉皇阁后再折返回到西门家中。这是她心目中完美的骑行路线,整条自行车道被郁郁葱葱的树荫庇护,凉风习习,好不惬意。

  26岁时,何莉离开银川,到世界各地旅行成为她的爱好,已经去过50多个国家和地区。

  何莉说:“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气质,但在这些城市中穿行,我只是一位游者,在我心中最温暖的城市还是银川。”

  期待

  银川小伙杨璞已是而立之年。

  “长大是一瞬间的事,就像前两天看的一个帖子,本以为10年前是1999年,才发现居然是2009年。”杨璞笑着说。

  杨璞小学就读于银川三小,当时他家住在爱民巷老二幼对面,步行10分钟到学校。小孩子嘴馋,最喜欢的零食就是学校门口小商店的麻辣串,一角钱一串,放学后排队拿着竹签在锅里涮着吃。“现在想想挺不卫生,但真的很开心。今天麻辣串‘升级’为满街随处可见的辣糊糊,但是怎么也吃不出当年的感觉。”杨璞说。

  每逢暑假,杨璞和关系要好的同学跳进游泳池避暑。上世纪90年代,银川的游泳池大部分都是户外泳池,进入深水池还需要考深水证。

  “深水证一般都缝在泳裤上,因为每年深水证的颜色不一样,我们的泳裤被缝上了花花绿绿的若干个小方块,当时还觉得挺自豪。”杨璞回忆。

  在杨璞眼中,2000年前后,银川的高楼开始慢慢多了起来,北京路、上海路、黄河路等主干道路也变得更宽阔,城市变大了,也变美了。

  “老城的每条街巷都富有烟火气息和市井风味,我现在不在老城住,每次走在老城的大街小巷,不由自主地回想起往事,这些回忆将永远留存在我的脑海中,期待老城成为承载银川文化历史风貌的载体,让更多的人了解这座城市的故事。”杨璞说。

  一座城市需要繁华、需要灯火辉煌,也需要乡愁,需要星光点点。(记者 张 贺)

【编辑】:石卿
【责任编辑】:石卿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宜居路156号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宁)字第008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 宁ICP备10000675号-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