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宁夏日报周刊 -> 宁夏故事
农民王克银的人间大爱
2019-05-06 07:01:21   
2019-05-06 07:01:21    来源:宁夏日报

  <p>  王克银(右)拿着修好的电热水壶,向村民传授如何安全使用避免再次损坏。本组图片均本报记者 王鼎 摄</p>

  王克银(右)拿着修好的电热水壶,向村民传授如何安全使用避免再次损坏。本组图片均记者 王鼎 摄

  核心提示

      他夙兴夜寐,用坚强的臂膀,撑起3个孤儿的天空。不是骨肉,胜似骨肉。

  生活再艰辛,他对支教教师、学生、残疾人、70岁以上老人免收维修费。

  如今,日子越过越红火,他知恩感恩,主动退出低保,把机会留给更需要的人。

  十余年间,他用实际行动塑造了伟大的人格力量,为全社会树立起一座令人敬仰的道德丰碑。

  他是吴忠市红寺堡区新庄集乡南源村村民王克银。



<p>  王克银在一张堆满工具的桌子上为群众维修电器。</p>

  王克银在一张堆满工具的桌子上为群众维修电器。

  (一)

  今年52岁的王克银,曾经历两次人生大地震:一次是90岁的父亲被大火烧死,一次是二哥二嫂相继去世。

  2008年12月3日早上,推开门,地上积了厚厚一层雪。雪天路滑,父亲劝他别出门。但王克银约了客户拿货,必须准时赴约。

  到了中宁县汽车站,王克银掏出手机准备给客户打电话,却发现手机有47个未接来电。

  电话那头,妻子陈秀兰沙哑着嗓子告诉他,家里着火了,父亲被烧伤,生命垂危。

  赶到医院时,全身烧伤面积达80%的父亲趴在床上,血肉模糊。

  王克银嚎啕大哭,他悔恨不已,如果听父亲的话不出门,或许一切不会这样。

  医生将王克银拉到一边:“烧伤面积太大,需要换皮,老人年龄大了经不起折腾,拉回去好生伺候吧!”

  “花多少钱都行,再救救看吧!”王克银恳求道。

  医生却无奈地摇摇头。

  回家后,父亲躺在硬邦邦的炕上不停呻吟,伤口不断往出渗血。

  为了避免父亲翻身时伤口与炕接触,王克银将毛毯吊在房梁中间,做了一张吊床。

  “家里有两万元外债,身上只有10块钱。”王克银回忆,父亲被烧伤后,他将全家唯一的生计来源——家电维修店关掉,从不赊账的王克银在市场挨家挨户串门,赊来父亲喜欢的羊肉、鸡肉、白酒、面包,还有父亲从未见过的葡萄、草莓、腰果、开心果等。

  每天给伤口消毒、抹药,换着花样做各种饭菜,精心服侍了一个月后,父亲走了。

  临终前,父亲对王克银说:“我是吃百家饭长大的,你往后日子好过了,别忘了报答社会。”

  一年后,还未从丧父之痛走出来的王克银又遭重击——家住中宁县的二哥病逝。此前,二嫂已于2005年离世。

  哥哥去世后的那个春节,王克银给三个侄子侄女打电话,让他们到家里过年,却被侄子婉拒。

  “娃拿我当外人了!”王克银决定去看看。

  两天后,一辆载满行李的货车停在王克银家门口,陈秀兰迎出去,看到丈夫大包小包往家搬。丈夫身后,是侄子侄女。

  “没和你商量,让他们搬过来了。以后咱家多了三口人。”王克银喏喏地说,不敢看妻子的眼睛。

  陈秀兰没说话,牵起孩子们的手,往屋里走。

  王克银松了一口气,悬着的心终于落地。

  此时,大侄女王燕燕23岁,患有精神疾病;二侄子王永珠19岁,西安科技大学大一学生;小侄女王丽13岁,读初一。

  因房屋被烧、父亲去世,王克银欠了近3万元债。王克银自己的两个孩子也在上学,一家人开销很大。

  中宁县有关部门得知王克银要抚养三个孩子的消息,决定将老大送至精神病医院,出资帮助老二读完大学,给老三在学校周边租房,助其上学。

  一番思虑后,王克银婉拒了有关部门的安排:“有我一口吃的,就有他们一口吃的。我不是有手艺嘛,多干点活,能活下去。如果不管三个娃,别人得戳我脊梁骨!”

  临近开学,王永珠却和王克银“闹别扭”了!王永珠要辍学,和朋友外出打工。

  正在四处为王永珠凑学费的王克银气得半天说不上话来。王克银第一次骂了王永珠,说他不争气,对不起去世的爹娘。

  懂事的王永珠一言不发,躲在屋外一个劲儿抹眼泪。他知道,王克银将他们姐弟三个接过来的同时,还接过了父母生病留下的1.2万元外债。

  得知情况,几名村干部自掏腰包,为王永珠凑了1000元生活费。

  三个孩子的到来,让王克银原本捉襟见肘的生活雪上加霜。

  为了一家人的生计,王克银除维修家电外,还做起了寿衣和花圈的生意。

  “大家忌讳这行,一般在外面租店做。经济这么困难,我只能在家做。”王克银说。

  十年来,靠着维修家电和做寿衣、花圈,王克银供侄子、侄女念完大学。

  借钱、还钱,还完再借……王克银似乎怎么也跳不出还债的“魔咒”。

  “没事,我坚信只要能吃苦,日子就有奔头!”王克银笑着说。

<p>  王克银与妻子一起准备午饭。</p>

  王克银与妻子一起准备午饭。

  (二)

  一间不到十平方米的小房,由于窗户太小,只能开着门才能看清屋内的摆设。

  一张堆满工具的桌子,一个放满电视、风扇、水壶等家电的铁架子……

  靠着这间简陋的小店,王克银还清了13万元债务。

  “一年到头活儿没停过。如果不是他的那些‘铁规矩’,收入比现在翻一番呢!”前来维修水壶的村民金耀林说。

  “铁规矩”的故事源于2007年。

  一天,一位操着南方口音的小伙子来店里修手机充电器。

  闲聊中,王克银得知小伙子是从浙江来宁的支教教师。

  王克银觉得:“人家搭上大好年华,千里迢迢到咱这支教,不容易。”

  从此,王克银为自己立下规矩——对支教教师、学生、残疾人、70岁以上老人免收维修费。

  搞维修多年,靠着手艺精湛、价格公道,王克银交了不少朋友。

  其中,年龄最大的一位是红沟滩村村民梁振英。

  得知王克银手艺好,72岁的梁振英专程到店里维修电饭锅。

  那天,梁振英身着打着补丁、洗褪色的衣服,脚上一双布鞋还破了一个洞。

  “老太太日子不好过,材料费给免一半吧。”王克银心中暗想,却无意中瞅见梁振英粗糙的手受伤了,绑着一根塑料条。

  王克银不忍心,材料费全免。

  闲聊中,王克银得知老人家的电视机机顶盒坏了,决定上门维修。

  维修结束,老人硬留王克银吃饭,端上来一碗米饭和一只鸡腿,自己却端着一碗咸菜和米饭。

  一股心酸涌上心头,堵在王克银喉咙里,说不出话来。

  他被这位善良的老人打动了,这次,依旧没有收费。

  从此以后,老人经常拿着家电找王克银维修。

  “大老远的不方便,你让娃儿送过来也行。”王克银提醒道。

  “三个儿子没人愿意管我。”老人的回答让王克银吃惊不已。

  几天后,王克银再次来到梁振英家。不过这次,爱管闲事的他将老人的三个儿子叫到一起,逐个批评。为了教育他们,王克银说起父亲去世的那段经历。

  其实,对于父亲的死,王克银一直耿耿于怀。

  为了梁振英,王克银愿意揭开伤疤,将那段经历与人分享。

  最终,在王克银的劝说下,梁振英的二儿子同意赡养母亲。

  抚养哥嫂的孩子、诚信经营、扶贫济困,王克银的名声一天天响亮起来,成为十里八乡的名人。

  2018年,王克银又“火”了。因为他决定主动退出低保。

  “房子被烧的时候,村委会伸出援手,给我慰问金,大伙儿还帮着盖房。四个娃上学时,又是国家贴息贷款,解了燃眉之急。多亏政府帮衬,让我承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中安装机顶盒的活儿。如果没有大家的照顾和帮扶,日子真是不好熬。”王克银感慨地说,如今生活富裕了,他要感恩国家、回馈社会,把机会留给更多有需要的人。(记者 姜璐)

【编辑】:张静
【责任编辑】:马江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宜居路156号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宁)字第008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 宁ICP备10000675号-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