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宁夏日报周刊 -> 宁夏故事
红花渠边志愿者唐卫国:
“龙须沟”变景观水道志愿守护扮美家园
2020-08-11 18:14:22   
2020-08-11 18:14:22    来源:银川晚报

  唐卫国

  7月28日,家住银川市兴庆区青山社区的志愿者唐卫国和往常一样,在红花渠附近巡逻。今年70岁的唐卫国,在这里生活了大半辈子。红花渠作为唐徕渠的八大支渠之一,从风景秀丽的农田退水渠道,到人们口中的“龙须沟”,再到如今的休闲景观水道,唐卫国都是最好的见证者。

  从干净清澈到污水四溢

  从小到大,唐卫国从未离开过红花渠,在他儿时的印象中,红花渠是一派塞上江南的好风光。12岁之前,唐卫国和父母住在东门附近,出门50米就能看到红花渠,这里保留着他和伙伴们的所有记忆。他告诉记者,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红花渠附近除了湖水就是农田,周围没有建筑,没有污染,渠水干净清澈,不到一米深,渠道三四米宽,除了承担着农田退水的任务外,也是孩子们的一片小天地。

  “夏天孩子们喜欢在渠里游泳,秋天农田排水的时候,上游的排水顺流而下,红花渠的排水闸附近,有捞不完的鱼,几乎天天都能吃到5斤以上的黄河大鲤鱼。”他说,渠水干净无污染,鲤鱼的味道也格外鲜美。

  唐卫国回忆,上世纪80年代初,为了解决银川人吃菜的问题,红花渠两岸的各个村、队,都按照指示由种水稻改为种植蔬菜。冬天种茄子、辣椒、西红柿、韭菜这些反季节的新鲜蔬菜,送到市内的菜店里,十分受欢迎。“后来菜地被征用,附近的居民沿着红花渠盖起了房子,生活垃圾也一并倒进渠里,每年的五月和十月,是红花渠两次放大水的时间,渠底淤泥经过冲刷,臭味有所消减,但其他时间渠道都散发着恶臭,居民不得不绕道走。”他说。

  恢复昔日的景象

  2012年,红花渠渐渐有了生气。那时候唐卫国经常能看到挖掘机在渠边作业,工人们将沟渠铺上了石砖,桥栏杆也被重新改造,过了北京路,两旁的设施及建筑变成中式仿古建筑风格。“这几年,红花渠及周边环境的改造已纳入了城市规划,沿岸也建设成一条穿越兴庆区、可供市民休闲观赏的城市滨水绿地。改造后的红花渠,虽然不再是田园风光,却成为了一条休闲景观水道。”他说。

  近几年,社区成立了志愿服务队,唐卫国也报名参加了,作为红花渠的铁杆粉丝,保护渠道成了他退休后的首要任务,“辖区内两公里的河道,我每天要走两三个来回,看到有人往渠里乱扔垃圾,我第一时间制止。渠边的环境需要大家来守护,旧貌变新颜的红花渠也在扮靓着我们的城市。”他说。(记者 闫茜 文/图)

【编辑】:张静
【责任编辑】:张静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宜居路156号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宁)字第008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 宁ICP备10000675号-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