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宁夏日报周刊 -> 宁夏故事
暖阳下,大棚里……
——宁夏冬季设施农业生产见闻
2023-01-11 10:24:01   
2023-01-11 10:24:01    来源:宁夏日报

  编者按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大雪”过后,位于大西北的宁夏,不少农活开始进入“冬歇期”,但更多的农业生产场景却全面转景:暖阳下,一个个设施大棚里热意融融,绿的蔬菜、红的水果、白的菌菇、银的鱼虾……各类特色产业正“住”进温棚,不仅将色彩单调的冬日装扮得五彩缤纷,也让“两节”市场的农产品供应更加稳定。

  大棚里“种”出幸福生活

  记者 张 瑛 文/图

  隆冬时节,寒气袭人,贺兰县立岗镇兰星村村民夏丽琴的温室大棚里却是一幅绿意盎然、暖意融融的景象。

  2022年12月28日一大早,夏丽琴就来到棚内,穿梭在一片翠绿之中,看着又一颗颗成熟的水果西红柿,脸上难掩喜悦之情。

  2021年底,在村党支部的引导下,夏丽琴夫妻俩开始尝试种植水果西红柿,“没想到当年的收成就那么高,平均每公斤12元,1栋棚的收益在1.5万元左右。”

  尝到丰收的甜头,2022年夏丽琴继续种植了4栋水果西红柿,“自11月下旬上市以来,隔几天就有红艳艳的果实等待采摘售卖,目前已收入4000余元。每公斤的价格在11元左右,如果这个价格能维持到元月底采摘结束,又是一个丰收年。”

  “春种夏管秋收冬闲”,这是传统农户常年的生活写照。以前,每到冬季,农户都会闲在家里,经济收入受到季节限制。近年来,我区一改之前的闲冬现象,大力推进设施农业建设,利用温室大棚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注入“新动力”的同时,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为增加种植户的收入,提高温棚种植积极性,自治区农业农村部门因地制宜加快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改变传统种植模式,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加快蔬菜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公开发布设施番茄、樱桃番茄、辣椒、黄瓜、西瓜、甜瓜等主推品种23个,推广日光温室标准化建造、集约化育苗、秸秆生物反应堆、蚯蚓生物等主推技术10项,在13个市县区创建设施蔬菜绿色标准园17个2058亩,集中展示蔬菜优新品种、优新技术、高效栽培模式。

  加强设施智慧农业科研攻关,由自治区蔬菜产业专家团队自主创新设计了物联网智能化管理平台,研发出智能水肥一体化设备、光栅安全防护预警系统、药肥精准施用控制系统等轻简化装备,探索出了日光温室智能化管理的新途径。创新推广“设施蔬菜蚯蚓套种套养绿色低碳生产技术模式”,开展蚯蚓养殖基料配比、套种套养模式应用、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蚯蚓生物技术改良土壤及蚯蚓生物相关产品应用等科研攻关10余项。通过技术应用,畜禽粪便、作物秸秆、蔬菜尾菜等原位还田转化形成优质蚯蚓粪,化肥农药用量减少20%以上,蔬菜产量提高10%至30%,每亩可处理有机废弃物40立方米,亩节本增收18970元。

  同时,农业技术专家定期入户进棚培训指导,加强农业科技服务,加大病虫害防治和新技术推广力度,不断提高种植农户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种植管理水平,降低种植成本,促进增收致富。设施农业带来的可观收益,让越来越多的群众走上了四季增收的致富路。

  2022年,我区设施蔬菜播种面积60.66万亩,比去年增长8.9%;总产量203.48万吨,增长12.8%;一产产值77.18亿元,增长14.9%。

位于贺兰县的天天鲜蔬菜种植基地,菜农在收割芹菜。

位于贺兰县的天天鲜蔬菜种植基地,菜农在收割芹菜。

  小蘑菇成就“好光景”

  记者 张 唯 文/图

  2022年12月26日,在吴忠市利通区高闸镇高闸村菌菇产业致富带头人孵化基地,数九寒天被隔绝在大棚外。感受着棚内暖烘烘的气息,张治华码好面前的一垛菌棒,又满意地环视了一圈。1个月后,棚里的一垛垛菌棒就会长满一丛丛平菇,迎来第一茬销售。

  张治华是高闸村的种植大户,有着20多年平菇种植经验。这些年,他先后承包11栋大棚用来种植平菇,年收入达到十几万元。今年,张治华找到宁夏吴忠市晟祥菌菇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银平,在孵化基地又承包了4栋大棚,打算把平菇的种植数量和产量再“扩容”一下。

  “菌棒装得有点晚。”张治华说,按照平菇生长节奏,4栋新棚的第一茬菇上市大约在春节后,“那时天气慢慢转暖了,市场上菌菇价格也合适,到时候不愁卖。”

  张银平这些天也没闲着。合作社大棚的菌菇分春秋两茬,春夏种秀珍菇,秋冬种姬菇或平菇,除了宁夏本地销售,主要发往广州和兰州。春夏季的秀珍菇已经下市,如今他的棚里种的也是平菇。虽然2022年秀珍菇的市场价格受疫情影响,要低于去年每公斤16元左右的同期价格,但好在平菇市场需求量大。“这些天老有6.8米长的大车来拉货,一拉就是一车。”张银平的语气听上去还比较乐观。按1个棚5万个菌棒来算,1个菌棒可采7茬至8茬,平均15天到20天收一茬菇,这批平菇可以一直卖到春节后。

  这几年,合作社的秀珍菇一直主要销往广州等地,本地市场的销售份额只有总量的三分之一左右。明年开始,张银平打算对市场份额进行调整,将更多精力投向宁夏市场的开发。“广州那边的订单一直很稳定。”张银平说,但由于今年物流整体成本比较高,秀珍菇的价格多少受了些影响。将更多秀珍菇引入本地市场,不仅能降低物流成本,也能让本地老百姓品尝到这种含有10多种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的高端蘑菇。

  按照张银平的构想,最近他打算去找高闸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扈银芳,看看有没有新政策或计划,可以在增加大棚数量上有所帮助。“这段时间我一直在与宁夏农林科学院和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接洽,还准备再开发些新的菌菇品种。”张银平说。

  “我们今年积极争取一二三产业融合项目资金,投资198万元建设7栋新温棚。除了张治华承包的4栋棚外,剩余3栋棚也被承包并种上了辣椒。”扈银芳说,明年高闸村会继续为基地的种植大户做好服务,争取更多好政策,在菌菇新品种研发、提高产业附加值上发力,进一步巩固辖区群众的致富信心。

在吴忠市利通区高闸镇高闸村菌菇产业致富带头人孵化基地,工人们在采摘蘑菇。

在吴忠市利通区高闸镇高闸村菌菇产业致富带头人孵化基地,工人们在采摘蘑菇。

  “蟹兵蟹将”暖过冬

  记者 张 瑛 文/图

  俗话说,“秋风起,蟹脚痒”,在人们的印象中,秋季才能品尝到鲜美的大螃蟹。然而,如今在宁夏,冬季里吃到本地养殖鲜美肥硕的螃蟹也不再是稀罕事。

  2022年12月28日,记者走进贺兰县立岗镇永兴稻谷产销专业合作社的螃蟹养殖智能温棚,外面虽寒风凛冽,棚内却温暖舒适。2000多平方米的大棚中哗哗水声不绝于耳,从池边向下看去,池底的螃蟹个个“膘肥体壮”。

  “冬天温度低,螃蟹都减少活动了,平时养护好了,螃蟹越长越肥。”合作社理事长吴英平向记者介绍。

  已有10多年螃蟹养殖经验的吴英平告诉记者,稻田养蟹周期短,一般5月放苗,9—10月抓捕,短短5个月的养殖时间,螃蟹长不大,价格自然也就上不去。

  “加之10月份正值稻田蟹上市高峰期,养殖户没有市场话语权,只能低价卖给经销商,1公斤价格40元到60元。”吴英平说,很多商家以低价收购宁夏稻田蟹,待育肥一段时间后,在春节期间再高价转卖到宁夏。

  除了稻田蟹,永兴稻谷产销专业合作社还有2100亩蟹塘,年养殖能力6万公斤左右。为解决螃蟹过冬难题,2022年合作社建造了2栋螃蟹养殖智能温棚和1栋分拣厂房,10月过后天气渐寒,便将卖剩的稻田蟹和池塘中的河蟹“搬”入温棚,让怕冷的螃蟹们“温暖过冬”。

  “螃蟹养殖智能温棚,池中的水温常年保持在12℃—15℃,不仅可以解决螃蟹繁育和越冬难题,实现一年四季养蟹,且增加了养殖户的收入。”吴英平向记者介绍,今年合作社的5万多公斤螃蟹,中秋前后销售了2万公斤,剩余的则暂养于棚中,“暂养以后我们要育肥,就是从瘦的养到肥的,需要经过两三个月时间,然后根据市场需求,把螃蟹销售出去。”

  “过去养殖螃蟹靠经验,现在靠科技。”吴英平说,养螃蟹是门技术活,要想把螃蟹养活、养肥,过去,蟹农必须住在蟹塘边上,时刻监测水情变化,稍有异动就要排水和换水,给水里增氧。自从有了智能温棚,采用“物联网”技术养螃蟹,养殖户再也不用半夜爬起来去看蟹塘,通过探头监控,在水里架设增氧装置,用手机就能全程监控。监测系统还有预警功能,设定好数值后,一旦触发警戒,增氧装置会自动开启。

  “由于整个养殖过程全数字化管理,自动增氧、24小时水质监测,确保螃蟹在监测之下,养殖环境安全无污染,且我们的螃蟹吃的是高蛋白饲料,绿色无污染,品质好,加之错峰销售,今年的价格也十分喜人。”在分拣厂房的水池中,只见一只只肥硕的大螃蟹正挥舞着两只大钳子,嘴巴时不时地吐着小泡泡,像一串串珍珠般晶莹透亮。吴英平告诉记者,螃蟹住进温棚后经过增肥和养殖,出栏可达2两重,8只1公斤,最大的1只就有8两重,每公斤价格在120到130元,最高时每公斤360元。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区养蟹面积大约10万亩,包括稻田蟹、河蟹等,冬季温棚养蟹技术主要集中银川市周边,约有2万平方米,生产能力4万公斤左右。

吴英平给记者指看“蟹王”。

吴英平给记者指看“蟹王”。

  “空中草莓”尽显“科技范儿”

  记者 张 瑛 文/图

新鲜的草莓令人垂涎欲滴。

  又是一年大棚草莓尝鲜时。2022年12月27日,记者来到宁夏锦绣世纪农业科技示范园的草莓温棚,棚内暖意融融,果香扑鼻,一排排草莓花果簇拥,长势喜人,红艳娇嫩的草莓从叶蔓中探出头来,在绿叶间若隐若现,让人垂涎欲滴。

  每年12月开始,我区温棚种植的草莓陆续进入成熟期,成为市民近郊游采摘时的首选。

  记者进入草莓种植棚,温室内的生长场景,与往常印象里的草莓田相去甚远。一眼望去,几十个等腰高的金属栽培槽整齐排开,草莓苗就扎根在这些栽培槽里。每排无土栽培槽配套有先进的水肥一体化设备,用滴灌的方式为草莓精准浇水、施肥。在无土栽培槽的上方,每隔2米有1处智能补光灯,棚内光照不足时能为草莓及时补充光照。

  “我们公司的草莓采用无土化栽培技术种植,‘住’着‘高楼’,‘吃’着基质,‘喝’着纯净水,采摘时还不用弯下腰……”宁夏锦绣世纪科技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李国星说,“这种方式种植草莓,不仅看起来‘科技范儿’十足,好处也很多。”

  拨开草莓叶,很容易就看到了无土栽培槽里颗粒分明的基质,李国星向记者介绍,草莓很怕土传病害,一片土地多年种植草莓后,很容易发生土传病害和土壤连作障碍,影响草莓的产量和质量。如今,栽培槽里为草莓提供营养物质的不是常见的土壤,而是按照比例混合了蛭石、珍珠岩、沙、树皮等物质的固体基质,“和传统草莓种植大棚比起来,高架无土栽培模式,保证了种植的基质安全,整个种植过程中不会打农药,不仅很好地避免了病害障碍等问题,而且管理起来很方便,人工管护草莓不用弯腰,省时又省力,还具备省水、省肥等优势。这样种植的草莓营养均衡、光照均匀,在生长期内完全不沾泥土、表面洁净,我们的草莓好看好吃还安全,口感和卖相都不赖。”

  记者看到,栽培槽前工人正将一朵朵多余的草莓花头摘掉,每一株草莓被精准控制到3颗果实,通过疏花疏果的方式保证草莓品质。

  “种植过程我们更加注重品质,每天都会有专人维护,保证草莓在最适宜的环境生长,确保消费者购买的草莓物有所值。”李国星说,草莓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做好管理,高温不超过25度,低温不能低于3度到5度,采用绿色、无公害的栽培模式,都是自然生长,没有使用膨大剂和甜蜜素,长出来的果实不仅鲜润饱满,且质密多汁,具有典型的草莓香味,硬度大于所有品种,有的个头还有鸡蛋那么大,“无土种植的草莓比土地栽草莓要早上市半个月,目前地头收购价每公斤100元到136元,1亩地产量过3000公斤。”

  从对农业“一无所知”到实现“草莓自由”,村民潘燕辉在基地打工多年,如今她已能独自一人管理3栋棚。

  一边忙着手里的活,潘燕辉一边向记者介绍,这3栋棚的草莓是当年9月定植的,目前已进入成熟上市期,第一批草莓2022年11月20日就已经上市销售了,采摘期将持续至今年6月中旬:“每月工资3000多元,虽然不比在外面打工挣得多,但在家门口有活儿干又能学到技术,还能照顾家,对我来说相当满足。”

  俏兰花“扮靓”新一年

  记者 张 唯

  新年到,又是一年买花时。

  2022年12月27日,在位于银川市兴庆区大新镇的宁夏宏茂花卉种植基地,生态农业大棚内一片“春日烂漫”。红的、黄的、粉的、紫的……不同品种的蝴蝶兰成排成列“铺”满了棚内大部分区域。壮观之余,摇曳生姿的花儿也让棚内的空气都甜了几分。

  这两天订单量开始回升,宁夏宏茂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商务总经理杨广平要操心的事情也跟着多了起来。“订单目前是随订随销,我们会尽快打包发货。”杨广平告诉记者,蝴蝶兰是企业发展的重点花卉,目前已有50多个品种,年产量约100万株。

  “蝴蝶兰品种还在陆续增加,我们也在种植的同时,会根据生长数据和销售情况,淘汰一些不好的品种。”杨广平说,这几年企业生产的蝴蝶兰主要销往陕西、内蒙古、河北、吉林等地。和往年相比,今年企业将销售的重点放在了朝日、三色鸟等迷你蝴蝶兰上,皆因迷你蝴蝶兰不占地方,小巧且精致,更受年轻人的喜爱。这类蝴蝶兰上市时间集中在11月到次年3月期间,批发价格在每盆25元以上,对企业而言,收益也不错。

  获益的还有大新镇周边的村民。当天值班的花卉工人折小燕是大新镇村民,今年到企业打工。浇水、施肥、打包……一盆盆蝴蝶兰经由她的手,变得更加鲜嫩欲滴。“刚来也生疏呢。”折小燕笑着说,通过向其他工人“取经”,加上苦练技术,她现在已经成为基地的熟练工,月收入也跟着涨到了3500元。赶上花卉销售旺季,还能多份加班补助。

  蝴蝶兰的销量越来越稳定,宁夏宏茂农林科技有限公司也不再满足于花卉的生产和销售。杨广平说,目前,宏茂花卉主要打造有盆花种植区、多肉直播区、鲜花种植区及花卉销售区,尝试从单一种植向花卉育苗、包装、体验、观光等方面延伸,将产业链打造得更为完整。

  今年,企业还联系到福建农林大学,并建立起技术合作,准备开发更多新品种来“试水”市场。杨广平说,宏茂花卉计划今年主要向福建、上海、江苏等地推广自家种植的蝴蝶兰。“我们计划增加零售店,并采取提前预订、促销等方式,让宁夏本土的蝴蝶兰,有机会到长三角和东南沿海的花卉市场去‘大展身手’一番。”杨广平说。

在宁夏宏茂花卉种植基地,工人正在对蝴蝶兰进行养护。 本报记者 马楠 摄

在宁夏宏茂花卉种植基地,工人正在对蝴蝶兰进行养护。 记者 马楠 摄

【编辑】:尤天竹
【责任编辑】:马江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宜居路156号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宁)字第008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 宁ICP备10000675号-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