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近年来,平罗县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工作,稳步统筹推进,积极探索创新,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步伐加快,办学规模逐步扩大,服务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的能力大幅提升,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形成。
发展成效
职教事业实现新发展。经过多年建设,平罗县职教中心已发展成为一所集中职、成人学历教育、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及职业技能培训等为一体的综合性中职学校,成为教育部确定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招生工作趋势良好,承接的宁夏卫生学校面向全区招生,社会影响力较大。2018年,通过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验收后,先后被确定为自治区级互联网+教育试点学校,国家级1+X证书试点学校。
深化改革迈出新步伐。校校合作更加广泛,通过与区外中高等院校合作,进一步畅通学生提升学历渠道,建设专业教师培训基地,有效提升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校企合作稳步推进,以加强重点专业建设为抓手,与企事业单位建立实习基地,最大程度满足学生实训需求。“互联网+教育”助力提升教学质量,在全区创新性地开展“班级信息官”建设,以点带面推动学校信息化的整体提升,运用蓝墨云班课、雨课堂等教学工具,优化教学过程,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办学特色彰显新成效。专业优势明显,根据社会需求,在全区率先开设助产、康复技术专业,护理专业和药剂专业被确定为自治区级中职学校特色专业,在校学生人数超过全区中职学校医疗卫生类专业总人数的三分之一。设施优势明显,实训室建设全区领先,通过争取国家、自治区专项资金,先后建成学前教育语音室、汽修专业实训室等,改建模拟中西药房、药剂模拟综合技能实训室等,打造了“教室中有企业”的特色育人环境。就业优势明显,服务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能力持续提升,学校护理专业毕业生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逐年提高,毕业生就业持续向好,在全区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
存在问题
师资队伍建设需进一步加强。学校教师现有编制低于第三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及全区同类学校的设置标准,专业教师编制缺口大,自聘教师人员变动频繁,教师队伍极不稳定且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学校引进优质专业教师困难大,招聘专兼职一线技师到学校任教的渠道不够畅通,具有企业实操实践经验的实训指导教师力量不足,这些已成为制约教学质量提高和全县职业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政策落实需进一步加强。根据相关政策要求,“对职业学校在校学生免除学费、课本费和住宿费,所缺经费由市、县(区)财政通过提高学校公用经费等途径解决”,目前,全县享受减免课本费、住宿费人数仅占应免人数的16.8%,政策落实情况与上级要求存在差距。
财政投入需进一步加强。自治区相关意见中明确指出:“从2017年春季学期起,我区公办中职学校年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为1500元,其中生均公用经费基本拨款标准不低于500元。”但我县职教中心现生均公用经费为220元,地方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学校办学经费短缺。同时,县职教中心自聘的一线专业教师89人及其他人员68人,每年支付其工资总额约495万元均由学校自筹,学校资金压力相对较大。
对策措施
统筹推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议积极协调区、市相关部门,逐步解决县职教中心专业教师编制不足、流动性大等问题。加强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着力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继续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体系,拓宽教师来源,健全兼职教师管理制度和校企师资人才双向兼职互动机制、奖励激励机制,努力提高教师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推进创新职教培养模式。
加大投入,保障政策落实到位。建议深入调查研究,严格落实区、市相关政策,合理设置县职业教育中心教师岗位结构,妥善解决教师专业技术等级晋级问题。转变思想观念,树立抓职业教育就是抓就业、抓民生、抓发展的意识,加大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力度,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提高校聘教师工资待遇,吸引优秀人才。认真落实中职生学费、课本费和住宿费减免政策。提高我县中职学校生均拨款额度,并逐步达到我区公办中职学校年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保障办学经费。
创新理念,激发学校办学活力。建议继续坚持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着力做好做实改革办学、质量办学、互联网办学和开放办学4篇文章,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要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建好适应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要深度打造优势品牌,依托宁夏卫生学校教育资源,在专业优势、设施优势、就业优势的基础上,将长板做长。要着力打造智慧校园,依托“互联网+教育”平台,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补齐我县中职教师整体素质不高、实操经验不足、教学方式方法滞后的短板。要积极构建开放办学体系,加强校企合作、校校合作,深化产教融合,拓展拔尖人才培养方式,努力形成科学规范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马海忠 张利宏 作者单位:平罗县人大常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