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宁夏日报周刊 -> 文化周刊
  • 熊的朋友圈

    自从用上朋友圈,动物们一有什么事就往朋友圈里发。于是,大家总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各种各样的信息,如兔子在菜园里拔了一根胡萝卜,猴子坐在枝头品尝蜜桃,啄木鸟啄了多久树洞逮到多少条害虫等等。

    来源:宁夏日报

  • 远方终究是风景

    朋友夫妻俩多年做生意,积累了不少财富。有次去山里玩发现一处不错的地方。那里依山傍水,环境清幽,颇有世外桃源的感觉。

    来源:宁夏日报

  • 风的旅行

    风儿离开了它的一切,终于开始了旅行。它飞到了一座小镇里,那里看到了一位母亲和她的孩子。

    来源:宁夏日报

  • 特色课程激活校园“文化磁场”

    11月20日,吴忠市利通区第七小学缠花工作坊,孩子们围坐在圆桌前,倾听着辅导老师讲解非遗项目“英山缠花”。

    来源:宁夏日报

  • 2019.11.21第四十七期

    藏书票被誉为“版画珍珠”、“纸上宝石”,是贴在书的首页或扉页上带有藏书者姓名的小版画。藏书票艺术起源于15世纪下半叶的欧洲,至20世纪发展为繁盛时期,后来逐步扩展到亚洲、北美洲等地区。

    来源:宁夏日报

  • 真情暖“夕阳”

    像往常一样,无需闹钟提醒,50岁的护理员米晓霞不到6时就已起床,简单洗漱后,见91岁的老人谢通高已睡醒,她赶紧拿起洗脸盆、牙缸去打水。把毛巾用热水烫过后,她用手轻轻试了试刚调好温度的洗脸水。“老爷子,咱...

    来源:宁夏日报

  • 王维塑像与藏兵洞

    在才子般的水墨难以表达的边塞, 你则以旅途平仄的诗韵致意,仰望天际——大漠、狼烟、长河、落日。这是一千二百年前盛唐时代的诗人王维,在黄沙漫漫的河西,在黄河三道弯的岸边,看那漠风吹不散的狼烟,在一轮硕...

    来源:宁夏日报

  • 怜 悯

    一位中年人,头发蓬乱,黑黝黝的肤色。他坐在地上,全身衣服破旧,身旁放着一堆白纸,面前是一幅幅素描,不是很完美的画,却很精致。他说着一口地道的外地话:“一幅2元啊”,专注地挥动着手中的铅笔,在纸上来去...

    来源:宁夏日报

  • 柔美银川

    银川是一座温柔美丽的城市。很早以前,这里因土地盐碱化严重而泛白色。可以想象,当时的白天,阳光普照大地,一望无垠的平原银光粼粼;到了夜晚,一轮明月升上天空,给大地撒满银光。大地耀眼的银光与日月之光交...

    来源:宁夏日报

  • 贺兰山(外一章)

    一路颠簸,我不能平缓的呼吸和视野。一块块石头,锋利无比,坚硬地刺向天空。20亿年的海洋沉积,森林裂变。竖起一道屏障。于是有了塞上江南。但我来到贺兰山,江南却披上沧桑。我一直想用一种声音来覆盖,迟迟得...

    来源:宁夏日报

  • 邵燕敏临摹创作国画作品

    作品《满国春色》参加《十月赞歌》中国书画、摄影艺术邀请赛获老年组金奖,并入编大型纪念画册《十月赞歌》——全国书画、摄影艺术精品一书;作品《葡萄》《仙》《莲洁》等作品先后在区内外获银奖;《贵妃醉酒》...

    来源:宁夏日报

  • 黄土高坡永远是家乡

    作品以描绘黄土高原为背景,画风浑厚、朴实、自然。曾举办1991年宁夏·银川美术馆油画个展、1996年北京日出画廊个展、2004年台湾浩氏画廊个展。作品参加过1999年中国长城饭店美术馆联展、2002年美国波特兰市白莲...

    来源:宁夏日报

  • 悦书房:24小时不打烊

    窗外寒意正浓,透过玻璃门,一排读者靠窗而坐,几排书架整整齐齐,柔软的沙发卡座,绿植欣欣然生长,带有书香的暖意吸引着过往行人。这里是银川市金凤区黄河东路与尹家渠南街交叉路口东北角的悦书房。

    来源:宁夏日报

  • 有座小“岛”,等你来

    11月19日中午11时许,银川市民大厅里依然人流穿梭。三楼北侧的城市阅读岛安静地坐着几个办事群众,或要一杯饮品等人、谈事,或安静坐在沙发里翻看报刊杂志。相比熙熙攘攘的办事大厅,这里像是“偷来的片刻闲暇”。

    来源:宁夏日报

  • 图书馆里见文创

    藏书票被誉为“版画珍珠”、“纸上宝石”,是贴在书的首页或扉页上带有藏书者姓名的小版画。藏书票艺术起源于15世纪下半叶的欧洲,至20世纪发展为繁盛时期,后来逐步扩展到亚洲、北美洲等地区。

    来源:宁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