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 -> 智库实践
该不该抢米囤面? 别信谣!别跟风!
2020-04-10 07:55:06   
2020-04-10 07:55:06    来源:宁夏日报

  近日,个别国家暂停粮食出口的消息引发关注。有人有了抢米、囤面的冲动。对此,您怎么看?

  正能量小Q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真假信息难辨的情况下,有人抢米、囤面的心情可以理解。那么,到底该不该囤粮?关键在于能否解答好“14亿中国人的口粮够吃吗”这个问题。

  要知道,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十六连丰”,2019年粮食总产量达6.64亿吨,人均粮食占有量为474公斤,超过了国际公认的400公斤安全线,且稻谷、小麦两大口粮品种连续多年产大于需,粮食总库存处于历史高位;而且,今年,全国主要产粮区夏粮长势普遍较好,春播进展总体顺利,可以说是:丰收在望。显然,库存也好,丰收也罢,我国的粮食完全充裕。

  跟风抢米囤面有害无益:居民大量存粮,不具备储存条件,粮食易变质;疫情尚未结束,扎堆抢购仍有聚集性风险;疯狂抢购可能出现暂时性供给紧张、价格短暂上涨,这种对正常市场秩序的冲击,通过价格传导,最终伤害的还是消费者。大家想过没,或许有人还在吃着“非典”时期抢购的食盐呢?!

  总之,老百姓要把心放在肚子里,盲目囤粮,害人害己,完全大可不必。

  红辣椒小杠

  稍有“风吹草动”,总能引发各种抢购热潮。近几年,“囤盐”“囤大蒜”“囤辣椒”等闹剧轮番上演,单就此次疫情期间,笔者就在超市见到囤积各种生活必需品的消费者。如此不理智的行为,为何会屡屡发生?

  究其原因,少不了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想要借此机会哄抬物价,先用谣言扰乱消费者心理,再恶意囤积以便赚取不义之财。针对这些违法行为,就需要有关部门及时出手,在关键时刻一定要加强市场监管、统筹调配;对造谣生事、恶意囤积、哄抬价格的违法人员绝不手软,及时向社会释放对造谣传谣严惩的明确信号。

  其实,囤粮这种不理智行为发生的根源最终还要回归到消费者身上,谣言之所以能一再得逞,主要源于“从众”的社会心理反应。针对这种心理,相关部门更应该把工作做在前面,尤其在疫情防控等特殊时期,应用消费者喜闻乐见的形式阐述事实、讲明危害,及时有效开展心理疏导,帮助人们平复恐慌情绪、增强信心。只要消费者能够稳定心态、提高辨别力和判断力,不为谣言所动,相信就不会有各种抢购行为了。

<p>  漫画 何富成</p>

漫画 何富成

【编辑】:姚振国
【责任编辑】:杨洲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宜居路156号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宁)字第008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 宁ICP备10000675号-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