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中国搜索 | 电子邮局>>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宁夏点击
宁夏文化“庄稼”长势旺
2017-10-07 07:34:00   来源:人民日报

  “这个国庆,村民们有福了,我们准备了几台大戏,秦腔、歌舞什么都有。”宁夏中卫丹阳村村支书秦光辉告诉记者。

  除了村支书,秦光辉还有个身份——丹阳村文化大院剧团团长。小小一个村文化大院,十几号人,看起来不起眼,可在十里八乡老乡们眼里,也像明星般耀眼咧。逢年过节,丹阳村文化大院都会面向大众演出,每次都是人山人海。

  过去的丹阳村可不是这样。2007年以前,村子转变种植结构,刚刚开始发展,“兜里有点闲钱就不干正事了,男人喝点酒就耍钱,女人在麻将桌上扯是非。”那时刚刚当选村支书的秦光辉头疼不已,直到文化大院建成。

  在秦光辉看来,文化大院不仅仅能弘扬新风尚、传递正能量,还能成为科学种田、科学养殖的大喇叭,好政策的宣传机。“我们把一些政策改成快板,大家都挺喜欢。”

  这几年,地处大西北的宁夏在文化扶贫上率先发力,像丹阳村文化大院这样的自娱班子已经在宁夏大地开花,有些还逐渐从业余走向专业。

  宁夏采取“种帮结合”树品牌的方式,首先帮——以“扎根基层、服务群众”为内容,组织区、市、县三级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等下基层结对帮扶,开展业务指导辅导1500余场次,下乡惠民演出1600余场次;其次“种”——实施贫困地区人才支持计划文化工作者专项活动,共拨付专项资金近650万元,选派专业院团文化工作者及志愿者开展各类文艺培训,先后培养200余名文化业务骨干。

  既要做好软件,也要提升硬件。今年9月,宁夏通过配套专项资金,引入社会资金,合理利用闲置场地等多种方式,全区606个贫困地区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实现贫困地区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达标全覆盖。为切实提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实用性,宁夏明确规定,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农忙季节每周开放不少于20小时,农闲季节不少于42小时。图书阅览室每天免费开放,每月组织开展1次以上农村小戏、歌舞表演。

  文化不仅扶志,还能成为农村“富口袋”的金钥匙。

  在自治区文化厅支持下,中卫市海原县刺绣剪纸手工艺品孵化基地大院与上海牡丹苑非遗文化公司合作,将民间刺绣、剪纸等非遗艺术,变成农村妇女增收的产业抓手。如今,这家成立不久的公司已有8家合作社入驻,实现2000万元年产值。

  80后非遗传承人李剑致力于打造宁夏非遗联盟,通过培训、授课、对接市场等一条龙服务,让更多的农村人走上致富的路子;吴忠市49岁的刺绣非遗传承人赵秀兰,短短一年时间在贫困农村培养出近千名“绣娘”,月平均工资上千元……

  类似的故事,在同处西海固地区的隆德县、同心县等地也随处可见。宁夏目前已筛选确定贫困地区先期扶持的重点文化企业34家、重点项目25个,利用自治区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贫困地区重点小微文化企业、新增规模以上文化企业等18个重点项目和企业给予奖励补助260万元。

  文化设施到村、文化服务到户、文化普及到人、文化扶贫到“根”,宁夏的文化“庄稼”,扎根沃土,繁荣茂盛。(记者 朱 磊)

【编辑】:杨丽
【责任编辑】:杨丽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联系方式
宁夏新闻网(www.nxnews.net)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互联网新闻中心 Copyright 2000-2012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兴庆区中山南街47号宁夏日报新闻大厦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国务院新闻办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06001号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宁)002号 公安网监备案编号:宁网安备640100002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宁ICP备050066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鹿璐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工信部网络不良信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951-5029811
网上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