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通过无人机的空中视角看,盐池县北部防沙治沙区2.5万亩防沙林带,樟子松组成的“绿带”牢牢锁住黄沙。“随着环境好转,以前被迫迁出的村民又陆续搬回老庄子,养羊种地,日子越来越好。”近日,冯记沟乡马儿庄村黎明自然村村民王新福说。
吴忠市以“生物固沙为主、工程补植为辅”,完成防沙治沙104.3万亩,治理荒漠化土地567.4万亩。绿树掩映、屋舍井然,实现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从“黄沙窝”到“绿家园”、从生态最大劣势到最大优势的三大逆转。
2002年起,盐池县在宁夏率先封山禁牧,经多年持续治理,盐池县已建成城北防护区、城南生态景观区,在北部和中部地区营造防风固沙林182.3万亩,南部区域营造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25.2万亩,被列为全国防沙治沙示范县。
近年来,吴忠市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依托国家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全面推进全域国土绿化,以盐池、同心、红寺堡三县(区)为重点,实施全国防沙治沙示范区项目,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截至目前,吴忠市森林面积达到316.1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2.64%;完成退化草原修复44万亩,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54.69%。
生态改善与产业发展取得双赢。在盐池县东海草畜产业专业合作社柠条加工车间,平茬后的柠条经过切断、拉丝、粉碎等工序后,变成了滩羊的营养餐。“柠条粗蛋白含量较高,被周边省份的养殖户抢购一空。”该合作社负责人说。盐池县柠条种植面积达268.3万亩,占当地造林面积的90%以上。建成柠条饲草加工厂8家,辐射带动加工点200余个,每年可为盐池滩羊提供近4万吨饲料。
吴忠市发展沙产业面积16.6万亩,依托良好生态,打造了哈巴湖景区、西鸽酒庄等生态旅游景点,培育了长城自驾、乡村休闲、农家体验等特色旅游产品,生态旅游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林草资源变身“绿色银行”。(记者 张国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