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 -> 专栏 -> 家园 -> 家园分集视频
第四集:《同心圆梦》
2018-09-25 17:00:19   
2018-09-25 17:00:19    来源:央视网

 

第四集:《同心圆梦》

  (字幕)宁夏盐池县佟记圈村

01.jpg

  凌晨4点多,王飞就来到羊棚。今天,他要出门卖羊羔子。九年前,一场意外,让他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陷入了更深的困境。

  (采访)王飞 宁夏盐池县佟记圈村村民 

  2009年的时候,给别人装车的时候,不小心就从车上掉下来,腰椎绊折了,弄不好可能要瘫痪。两次手术就花了两万多接近三万块钱。那时候家里日子过的相当的心累,我当时那时候想的是,我估计有可能没有翻身之日了。

  贫困,人类社会从未治愈过的伤痕。它就像一个黑洞,把命运拽向无尽的深渊。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中国正在对贫困发起最后的攻坚,攻克深度贫困的堡垒。这意味着每一个像王飞这样的困难群众都不能落下,都需要在国家精准扶贫脱贫政策支持下,翻越横亘千年的贫困大山。 

01.jpg

  盐池是革命老区,也是宁夏扶贫攻坚的重点县区。现在,这里大部分困难群众都选择了滩羊养殖。羊,就是他们尽早脱贫的希望。

  上午七点,王飞赶到了镇上的交易市场,这里已经是人声鼎沸。王飞停下车等待着买主。

  (纪实)

  王飞:这个?那个五百七八。

  最低多少钱?最低多少钱?最低560元,再少不卖。

  滩羊是盐池特产,在政府积极推动下,这个品牌已经走红大江南北。还不到中午,王飞的8只滩羊羔子全卖掉了,刨掉成本,他这趟赚了2000多元。

  回到家妻子准备好了饭菜。受伤的那些日子,全靠妻子忙里忙外,一个人苦苦支撑着这个家。2012年,王飞的伤情渐渐康复,他下定决心一定要让妻子和孩子过上好日子。

02.jpg

  (采访)王飞 宁夏盐池县佟记圈村村民 

  因为那个时候家庭条件各方面也都不行,贷款好像还有点难度,也没人愿意给咱们做担保贷款。那时候真是太难了,那几年确实难得很。

  王飞的命运在2014年迎来转机。那一年,中国启动精准扶贫战略,在“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下,扶真贫、真扶贫,脱真贫、真脱贫的行动迅速展开。王飞被纳入了村里的建档立卡户,困扰他的贷款难题迎刃而解。

  (采访)王飞 宁夏盐池县佟记圈村村民 

  就是我们村上的领导就经过协调,在农行和信用社申请给我贷的款。咱们村上互助社又给我贷的款,把这个款贷回来又买了一些羊。到那个时候我的羊数目也就扩展到了一百大几,接近二百只。

  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改革开放之初,盐池的贫困发生率曾经高达75%。这里被确定为全国互助资金试点县后,搭建起了一条信用担保、资金支持,发展特色产业的脱贫富民快车道。进入精准扶贫阶段,盐池又编织了更为绵密的保障网,为脱贫攻坚保驾护航。

  (采访)王飞 宁夏盐池县佟记圈村村民

  将基础母滩羊买保险,将保险买上以后这个羊死亡了,死的这个羊可以报到保险公司,保险公司来了做好以后,每只羊给补贴450元。建档立卡户买这个保险是每只羊给我们补的是540元,虽然还是自己掏的最后还是政府给贴的。

  有了资金和一系列优惠政策支持,2016年底,王飞从村上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彻底销号。他还添置了一辆皮卡车,扩大生产。这个深陷困境的家庭,终于走出了贫困的阴影。 

03.jpg

  (采访)王飞妻子

  感谢国家的支持,我也相信会越来越好的。

  (采访)王飞 宁夏盐池县佟记圈村村民 

  对于本身原本一个穷家庭来说,一年能得下几万块钱,感觉挺知足的。

  (歌声叠同期)

  王飞和妻子又拉上水上山浇树。除了继续扩大养羊规模,村里最近又给他们安排了这项新工作,增加一些劳务收入。虽然一天忙忙碌碌,非常辛苦,但王飞觉得今后的日子越来越有奔头。

  (采访)王飞 宁夏盐池县佟记圈村村民 

未命名-130.jpg

  只要人肯吃苦,肯下苦耐劳,手脚勤快一点,应该是逐渐慢慢地都能好起来的。

  任何一个地区,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能落下,确保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这份庄严承诺对宁夏来说,尤其沉重。

未命名-131.jpg

  西海固,一个许多中国人都知道的地方。然而,它的名声却来自苦甲天下的生存环境。这里山大沟深、降水稀少,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人口占宁夏近三分之一,贫困百姓却占全区的80%以上,是中国14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

  以西海固为主战场,一场场脱贫富民的硬仗在宁夏打响。中国扶贫减贫事业的每一个阶段,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发起脱贫攻坚战,宁夏始终结合实际,探索扶贫模式与路径,把握脱贫富民的战略主动。

  行进在黄土地、戈壁滩上的扶贫足迹尽管艰难,但并不孤单,每一步都始终得到来自祖国大家庭的热情支持。

  (字幕)宁夏固原市长城村

未命名-132.jpg

  这段时间,祁登荣犯了愁。食用菌棚里,很多杏鲍菇长成了畸形,体型纤小。

  (纪实)祁登荣微信请教技术员小兰

  祁登荣:小兰,还有几个小毛病,我跟你说一下,你看能不能给我网上再解决一下。

  小兰:主要是什么问题啊?

  电话那头的小兰远在福建,是祁登荣最信赖的朋友。只要遇到技术难题,祁登荣总是第一时间找他帮忙。

  (纪实)小兰:给它增加点光照。

  把祁登荣与小兰连在一起的,是一场超越两千多公里,跨越22年时光的扶贫行动。

  1996年,国家确定由经济较发达的13个省市分别帮扶经济欠发达的10个省区,加快扶贫攻坚进度,福建与宁夏建立了对口帮扶协作关系。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亲自担任福建对口帮扶宁夏领导小组组长,建立形成了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模式。也就是那时候,林月婵第一次来到西海固。

未命名-134.jpg

  (采访)林月婵 福建省扶贫办原主任 

  我们一同去的同志,13人到了西海固,看到西海固,实在是比我们想象中间还要荒凉得多,农民家里连水都没得喝,农业上,就是看到的,就是土豆,再也没有别的了。

  改变西海固的深度贫困面貌,不能仅仅靠输血式的资金帮扶,怎么样让这里的百姓不再世世代代挣扎在温饱线上,找到坚实的致富之路?

  (采访)林月婵 福建省扶贫办原主任 

  首先要有一个产业,后来我们就想食用菌能不能进去,是不是连人带机器到那边去,看看能不能发展。

  福建省投资245万元,在长城村建起了闽宁食用菌科技示范园。这让祁登荣看到了带领乡亲走出贫困的希望。

  (采访)祁登荣 闽宁现代食用菌科技示范园技术带头人

  当时的人均工资一天就20块钱,农民工的工资,一个棚子一个月收入800块钱。我说如果这个产业在咱们这儿做下去的话,倾家荡产也要把这些做成,这种雄心。

  然而,在缺水少雨、气候干燥的西海固从零起步,培育出优质食用菌并不容易。一次次失败,一次次尝试,来自福建的专家和扶贫干部,帮助祁登荣和乡亲们逐一排查原因。

  (采访)祁登荣 闽宁现代食用菌科技示范园技术带头人

  本来我们这个观念,这个事做不成了,我们就想着妥协。他们来的真正的专业技术人员,他24小时监管棚,那么这样,我们的工人就服气了。

  (纪实)

  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恰恰是这些挫折,让祁登荣他们看到了锲而不舍、敢拼会赢的奋斗精神。

  (采访)祁登荣 闽宁现代食用菌科技示范园技术带头人

  这个就是我们当年的技术员,在我们这来做服务技术的,住宿的条件,确实环境比较差。

  按照小兰的技术建议,祁登荣增加了棚里的光照时间,新一批杏鲍菇长势良好,即将收获上市。

  (纪实)

  祁登荣:小兰,谢谢你,你上次指导的那个技术,改进以后效果好得很。

  现在长城村的闽宁现代食用菌科技示范园已经培育出5家领军企业,免费培训贫困农民超过5000人次。

  (采访)祁登荣 闽宁现代食用菌科技示范园技术带头人

  我们把包给做好以后,放在这,他们进行管理,我们再把产品按照我们的标准收回来,按照市场价把所得的收入再全部给他们,他们一年的纯收入就是两万块钱左右。

未命名-135.jpg

  (采访)薛会莲 宁夏固原市长城村村民

  我们平时产量提升了,我们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了

  (采访)祁登荣 闽宁现代食用菌科技示范园技术带头人

  如果说没有国家的远景规划,那么这个产业在这,根据目前来说是,不可能看到这种情况,感谢闽宁协作,就是东西部协作,这种帮扶的机制。

  因地制宜,培育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跟随闽宁协作的脚步,特色农业、食品加工、服装轻工等产业纷纷落户宁夏贫困地区,带动了宁夏从输血式、救济式扶贫向造血式、开发式扶贫的深刻转变。

  陆菁,福建第十批援宁工作队领队。接过闽宁协作这根份量沉甸甸的接力棒,她在着力打造对口扶贫的升级版。

未命名-136.jpg

  (采访)陆菁 福建省第十批援宁工作队领队 

  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这种福建的优势,跟宁夏的优势来进行对接,形成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这样一个局面。第二个方面就是我们建设了一批叫村级扶贫车间,这样让很多的贫困人口,他们不出村不出家门,就能实现增收。

  联席推进,结对帮扶,产业带动,互学互助,社会参与,构成了闽宁协作的主线。但拔掉黄土地上的穷根,还需要为东西部扶贫协作构筑一个更广阔的舞台。

  (纪实)永宁县闽宁镇

未命名-137.jpg

  每到周末,谢兴昌家老少三代都会相聚在自家小院。老谢原本住在位于西海固贫困带核心的西吉县。老家贫瘠的黄土塬上,他看不到任何走出贫困的希望。于是,他带着几位老乡,走出去寻找新的家园。1997年,他们来到了永宁县一个叫闽宁村的地方。

  (采访)林月婵 福建省扶贫办原主任 

  选在那个地方是时任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定的,他当时把我叫到办公室说,月婵我们是不是要搞一个试点,有了示范的点就更能够使更多的没有生产生活条件的农民移下来、搬下来,成一定的规模。

  1997年7月15日,谢兴昌亲眼见证了闽宁村的奠基仪式。虽然,那时这里还是一片两万亩的干沙滩,但谢兴昌和8000多名来自西海固的贫困移民选择了留下。因为,这片贺兰山下、毗邻黄河的地方,一定会迎来希望。

  (纪实)

  自家后院里,谢兴昌至今还留了两亩枸杞和玉米,无论到哪里,农民总是离不开土地。1998年,他担任了村支书,带领群众盖房打井、晒土平田,在新的家园,他们第一次品尝到了丰收的滋味。

  (采访)谢兴昌 闽宁镇村民 

  老家吃不饱肚子,首先在这里种下农田里的玉米或者小麦一亩地都要亩产四百到五百公斤

未命名-138.jpg

  在东西部两个省份联手扶持下,闽宁村通上了水电,修建了道路,绿树环绕,村民住进了宽敞的民居。这个8000多人的村发展成了接纳6万多贫困移民的闽宁镇。

  今天,像这样的闽宁协作示范村镇,在宁夏已经达到42个。它们是闽宁协作的结晶,更成为对接东西部协作扶贫的平台。

  (纪实)

  一大早,刘晓耐出门上班。2014年,她们一家作为精准扶贫户从隆德县搬迁到了闽宁镇。

未命名-139.jpg

  (采访)刘晓耐 闽宁镇村民 

  我们刚上来的时候,房子也修好了,水电也通了,给了电磁炉、锅啥的,特别感谢政府对我们这些移民有一份关切之心。

  短短几年间,刘晓耐融入了新的生活。这个紧靠闽宁镇的光伏产业园,就是刘晓耐的工作地点。同样面对土地,她不需要再看天吃饭,从农民变成工人,她每个月可以稳定获得3000元的工资收入。

  (采访同期)

  刘晓耐:对我以后的生活日子,我都很有信心,也很满意现在的生活。

  光伏产业园的投资方来自山东青岛,占地1300多亩的园区里,光伏电池源源不断发出电力,下面的580多个大棚,菌菇、蔬菜、花卉等特色农作物在农业工人的照料下旺盛生长。

  (采访)赵永亮 投资企业负责人 

  (宁夏)它的光照资源是比较丰富的,劳动力比较充足一些,我们也想用一些好的模式、一些新的理念带到当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闽宁协作的巨大推动力下,闽宁镇聚集了葡萄种植、光伏农业、肉牛养殖等特色产业,6万多贫困移民人均年收入从500多元提高到11900元,干沙滩终于变成了金沙滩。

  22年接力前行,8000多个日夜久久为功,闽宁协作为中国特色的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支援,树立了生动典范。东西部地区同心协力,相互帮扶,这源自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庄重承诺,源自中华民族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历史愿景。

未命名-140.jpg

  (采访)姚景源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 

  东西部结合起来扶贫,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使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能够走向协调,走向平衡,所以它是个大战略,另外它也是个大布局。

  如今林月婵依然惦念着宁夏的扶贫工作。

  (采访)林月婵 福建省扶贫办原主任 

  我们应该要踏着时代的步伐把这项工作推向前进,使宁夏的人民更加幸福美满。

  陆菁正在为闽宁两地的特色农业合作牵线搭桥。

  (采访)陆菁 福建省第十批援宁工作队领队 

  向两省区的人民交出一份更为生动的闽宁协作新答卷。

  早年学过医的谢兴昌正筹划着在闽宁镇建一个诊所。

  (采访)谢兴昌 闽宁镇村民 

  总的一句话,这幸福哪来的,这幸福还是靠党和政府,没有党和政府哪来这么好的幸福。

  作为闽宁协作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他们真切地感受到,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最直接的体现,这是祖国大家庭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欠发达地区和革命老区群众最温暖的表达。

  (纪实)

  杨有恒眼下忙着记录整理红寺堡开发20年的变迁。作为红寺堡的第一批贫困移民,他也来自西海固。

未命名-141.jpg

  1982年,宁夏西海固被纳入国家“三西”扶贫开发计划,开启了中国乃至人类历史上,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开发式扶贫的先河。从此之后,宁夏一张蓝图绘到底,发展生产、易地搬迁、生态补偿、社会保障,各种根治贫困的努力,30多年来从未终止。

  (采访)杨有恒 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退休干部 

  1999年以后,慢慢就是逐年都有移民大军来到这个地方,不夸张地说没有周天,没有周六,干部和群众一道去建设这个地方,建设我们自己的新家园。

未命名-142.jpg

  黄土高原上繁衍生息的人们,与土地感情最为深厚。挪穷窝、拔穷根,就要妥善处理这种天然的关系,正面破解迁徙难题。如何让宁夏上百万贫困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这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社会工程。

  (纪实)

  杨有恒把第一个镜头对准了扬黄灌溉工程泵站。1998年,国家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正式开工,这是红寺堡开发建设的起点。

  每年都有超过5亿立方米的黄河水,通过近百公里的工程管道输送到红寺堡。这中间需要经过四级提灌,299.5米的扬程高度,相当于翻过一座100层的高楼。

  有了黄河水的灌溉滋养,红寺堡从一片风沙漫天的戈壁荒原,变成了全国最大的生态移民开发区。

  (采访)杨有恒 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退休干部 

  我们现在看到的农田在十八九年前,跟我们刚才看到的沙漠没两样,那么通过近20年的发展变化,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近20年来我们改造的一个结果。

  大河乡村民老禹正在收摘新一茬枸杞。但刚来到这里的时候,第一回面对渠道纵横的水田地,他反倒发起了愁。

  (采访同期)禹万喜 宁夏红寺堡区开元村村民

  那时候老百姓还是老家的种植观念,靠牛,农牧局说种水田春季坚决不能耕,你越耕,风大,就干了。种子种到地里以后不发芽。

  改变移民千百年的旱地耕作习惯并不容易。当时担任大河乡乡长的杨有恒至今还记得,每年政府都要组织一轮轮农业培训。渐渐,大家尝到了黄河水的清甜。

  (采访)杨有恒  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退休干部 

  不但我们在田里面种水田,我们还去搞套种,就是小麦跟玉米套种,小麦跟经济作物套种,这个现在老百姓应该说绝大多数种田都是一把好手。

  (采访)禹万喜 宁夏红寺堡区开元村村民 

  老家旱田每亩地打200斤(小麦),好年景,雨水好,那么这儿我们上来以后,种的麦子产量是600斤、800斤,这里种一年相当于老家种三年。

  新家园、新天地,激发出20多万生态移民的创造活力。杨有恒来到太阳山镇看望村民老田。几年前,老田改种了20多亩黄花,收益比原来种粮食又高出了好几倍。

  (现场同期)

  杨有恒:现在通过种黄花,生存状态根本上改变贫困

  村民田德军:就是就是,这个地方在没种黄花之前,生活各方面就能解决个温饱问题,自从种植黄花以后,生活大改善,人的经济各方面都宽裕了。

  人们在红寺堡走出了贫困,走向一条条奔往小康的致富路。6万多亩黄花每年创造收益超过一个亿,20多万亩葡萄田支撑起葡萄酒产业链,一个个新的支柱产业在这里崛起,这里探索着中国西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生态之路。

  (采访)杨有恒 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退休干部 

  现在来看我们红寺堡,就是用美丽红寺堡来形容,我们自己感觉也不为过。我们总结了八个字,我感觉非常好:共产党好,黄河水甜。

  杨有恒依然背着相机,行走在红寺堡的田园村庄。对这位老人来说,摄影已经不仅仅是退休后的爱好,而是一份需要用心去完成的使命。

  (采访)杨有恒 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退休干部 

  我就想用我的镜头把红寺堡的建设发展,老百姓的生活片段记录下来,我想把我知道的故事,尤其要讲给我们下一代,让这些娃娃有一种感恩之心。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探索吊庄移民工程,到奋力打造全国脱贫攻坚示范区,按照不同时期的扶贫标准,宁夏累计减贫达330多万人。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实现大规模减贫,宁夏奋力寻找答案,不仅为中国,也给世界带来启迪。

未命名-143.jpg

  (采访)吴国宝 中国社科院贫困问题研究中心 

  宁夏尤其是西海固地区的脱贫,那么对于中国摆脱贫困,具有很重要的象征意义。    

  (转场)

未命名-144.jpg

  姚晟帆的家,在隆德县一个偏僻的乡村。还不到一岁的她,被确诊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如果不及时治疗,随时会出现生命危险。可这个刚刚摆脱贫困的家庭,根本无法面对数万元的手术费。

  (采访)姚月林 宁夏固原市姚套村村民 

  我媳妇当时听见就哭,我说现在娃病害上了,也没办法,哭也解决不了问题,只能是想办法给娃看病。

  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已经到了攻城拔寨的关键时期,如何构筑一张社会保障网,消除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隐患,打赢一场兜底扶贫的阻击战?这更需要拿出愚公之志、下非常之功。

  (纪实)

  2018年6月21日,这一天早上,父母就带着姚晟帆赶到隆德县医院,这里还集合了另外十名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儿童。2017年,隆德县政府启动了一项心脏儿童救助计划,牵头组织这个医疗扶贫项目的是来自福建的援宁干部樊学双。

未命名-145.jpg

  (采访)樊学双 福建挂职隆德县副县长 

  就是在清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他们有专门的基金对先天性心脏病的儿童进行救助,可以解决40%到45%治疗费,另外一部分就是通过(隆德)当地的医保来报销,剩余的部分通过闽宁协作的对口帮扶资金去兜底。通过这样的一个三方共同努力,就把资金给解决掉了。

  樊学双陪着11位孩子和他们的父母出发了,这次北京之行,能让这些家庭走出困境吗?

  (纪实)2018年6月22日 北京西客站

  当列车驶入北京西客站的时候,医护人员就已经在站台上迎接来自隆德县的11位先心病儿童。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是国内治疗心脏病最权威的机构之一,这些孩子将经过系统检查,接受一流专家的手术治疗。

  7月3日,姚晟帆被推进了手术室。

  四个多小时的漫长等待对于他的父亲来说,无异于一场漫长的煎熬。

  (采访)姚月林 宁夏固原市姚套村村民 

  心情非常害怕,也很忐忑,一直压抑、控制心情。

  一周以后,顺利康复的姚晟帆,从特护病房转到普通病房。

  (采访)姚月林 宁夏固原市姚套村村民 

  恢复挺好的,也谢谢华信医院(清华第一附属医院)所有工作人员,也谢谢你们,非常感谢。谢谢那些对孩子扶贫救助的幕后人员。

  手术成功后第十天,姚晟帆迎来了一周岁生日。在政府、医院和社会的关心下,她的人生将有一个新的开始。

  (采访)樊学双 福建挂职隆德县副县长 

  前后总共有20个小孩成功地接受手术,后续呢,我们会跟妇幼医院建立长期的关系,只要隆德有先心病的患儿,他也愿意参与到我们这个项目中,我们都愿意帮他恢复健康。

  (转场)

  走出世代贫困的阴影,奔向全面小康的社会,究竟意味着什么?马慧娟正在创作自己最新的小说《山水路迢迢》。书里记叙了她,一个贫困移民,从易地搬迁到走向小康所走过的心路历程。

未命名-146.jpg

  (采访)马慧娟 宁夏红寺堡镇文化站站长 

  这20年的生活真的是由一个量到质的飞跃的变化 ,它又给你的精神层面和你的生活可能带来另外一片新的广阔的天地,然后因为网络的普及和时代的大发展,那么就是给我提供了一个实现梦想的平台。

  38岁的马慧娟只读过初中,种地、打工之余,她在田间炕头,用手机记录着脱贫生活的点点滴滴。过去七年里,她写下了近百万字的散文、随笔。盖房子、修水窖、剪羊毛……,建设新家园的点点滴滴,通过马慧娟的指尖在网络上传播,她也被网友们称作“拇指作家”。

  (采访)马慧娟 宁夏红寺堡镇文化站站长 

  每个人所生活的环境是不一样的,那么他可能没有真正的,就是深入到西海固那片土地上去生活,他没办法理解那种苦难,和在艰难生活中,人们迸发出来的一种寻找精神上、和心灵上出口的愿望。

  脱贫不仅是摆脱物质的贫困,也要走出精神的贫瘠。新家园,不仅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也要为人们建设精神家园。2017年,马慧娟在村上办起了读书社。

  (采访)马慧娟 宁夏红寺堡镇文化站站长 

  学字的事情就跟大家商量到这,没什么问题,我明天就打电话,老师晚上就来了。

  没想到,大伙的积极性超出了她的想象。

  (采访)马慧娟 宁夏红寺堡镇文化站站长

  一个大姐来问我,我不识字,你们读书社要不要我。后来我就想了想,要呢,你来。那我觉得这首先是一个思想上的一个接受,她想改变,她就说我也好几十岁了,我现在双手写不出一个八字,我现在想学点字,识两字,就是把我们当用的一些东西,能不要为难我们。我说行,你来吧。

  (纪实读《致橡树》)

  马慧娟给这个读书社起名叫“泥土书香”。一颗颗曾经为贫困而焦灼的心灵,终于有了安放的地方。一朵朵曾经被贫困冰封的文化之花,沐浴着阳光,尽情绽放。

未命名-147.jpg

  六盘山是中央红军在长征中翻越的最后一座高山,毛泽东在这里留下著名诗篇《清平乐·六盘山》,抒发了勇往直前的钢铁意志和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

  今天,宁夏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还有23.8万。彻底摆脱千年贫困的命运,宁夏以历史的使命感和时代的紧迫感,正在集中力量攻克贫困的难中之难、坚中之坚,翻越最后的大山,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转场)

未命名-149.jpg

  宁夏西吉县将台堡,是中国革命史上的辉煌标志。1936年10月22日,红一方面军与红二方面军在这里胜利会师,艰苦卓绝的长征在这里结束。

  伟大的长征精神,深深融入宁夏的山川血脉,成为鼓舞和激励宁夏各族人民攻坚克难、不懈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

未命名-150.jpg

  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语重心长地指出,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们正在踏上新的长征路。宁夏回族自治区680万各族群众,将振奋精神、实干兴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脱贫富民战略、生态立区战略,为实现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确保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目标而奋斗。

未命名-151.jpg

【编辑】:杨兆莲
【责任编辑】:杨兆莲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宜居路156号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宁)字第008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 宁ICP备10000675号-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