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 -> 图解新闻
年轻,就要无悔担当——青春在奉献中闪光
2020-11-11 15:41:53   
2020-11-11 15:41:53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1月10日电 题:年轻,就要无悔担当——青春在奉献中闪光

  用青春扛起责任,生力军渐成主力军——这是青年一代面对疫情突袭、脱贫攻坚等时代“考题”,交出的亮眼答卷。

  翻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每一个宏伟的目标都书写着一代代青年的无悔奉献,回荡着青春与国家民族命运同频共振的交响!

  与人民血肉相连:你是我眼里的光

  “山里的孩子遥望着远方,崇山之外有我的梦想;年轻的伙伴放眼未来,努力进取追求梦想……”

  西吉,山大沟深。

  就是在这苦甲天下的西海固地区,“90后”乡村音乐教师杨柳,组建了一支“梦想合唱队”。

  3年前,27岁的杨柳响应为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补充师资的“特岗计划”,成为西吉县兴隆镇公易村公易小学历史上首位专业音乐老师。他带着合唱队的孩子们,用歌声唱出对远方的渴望。

  去年,合唱队在全县合唱比赛中获得乡镇小学组一等奖。面对多所县城学校抛来的“橄榄枝”,杨柳最终选择坚守。

  “我忘不了赢了比赛那一刻,孩子们眼睛里闪耀的光。”

  为了这道光,近百万像杨柳这样的高校毕业生,投身中西部贫困地区的农村中小学,播撒知识的火种。

  “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让杨柳觉得自己能够发挥的作用更大了,“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有效手段。我愿意为乡村的孩子架起一座美育的桥梁,让他们有机会种下改变命运的种子。”

  一个个青年奉献的身影,就是一曲曲火热激昂的青春之歌。

  19岁的武昌职业学院大学生江林涛,先是写下抗疫“请战书”,逆行成为志愿者;又在5个月后洪水肆虐的关头,立下“生死状”,巡堤查险。

  “非常之时必有非常之人,非常之事见证非常之情,这是父亲告诉我的。”年轻的江林涛,这样解释自己对责任的理解。

  湖北孝昌县供电公司大庙供电所“90后”所长周世祺在疫情期间巡视线路,确保用电安全(2020年2月摄)。新华社发

  疫情面前,遍地英雄。从守护“光明”的湖北孝昌县供电公司大庙供电所“90后”所长周世祺,到武汉市金银潭医院ICU科室21岁的护士梁顺……一张张面孔虽稍显青涩稚嫩,但一双双眼睛里却满是坚定与担当。

  扛起时代之责:我站立的地方就是中国

  夏季超过40℃、冬季超过零下20℃的室外温度,对常人来说难以忍受,却是“90后”唐中原的日常。

  11月10日,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勘探事业部台盆区勘探项目部钻井工程技术员唐中原在检查钻机的钻头。新华社发(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供图)

  作为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勘探事业部台盆区勘探项目部钻井工程技术员,唐中原每年近300天在生产一线,每天至少要跑400公里,巡检所负责的每一个钻井。“虽然环境很恶劣,但为了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我必须待在现场!”

  “十四五”规划吹响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号角,无数青年正奋力承担起时代使命——

  年轻的四川省森林消防总队凉山支队西昌大队队员们,追随木里“3·30”森林火灾灭火勇士的足迹,再次扑灭了今年发生在西昌、木里的火灾;

  姬永锋(右二)在甘肃省庆阳市环县环城镇陈汤塬养殖场内给返乡大学生教授现代化养殖技术(2020年6月摄)。 新华社发

  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姬永锋,7年前回到家乡甘肃省庆阳市环县,手把手教授乡亲们现代化养殖技术,带动一群青春面孔“衔泥归巢”。陇东黄土高原之上,这批熟悉乡情、掌握专业知识的青年大学毕业生已经开始反哺家乡;

  ……

  “我站立的地方,就是我的中国。”这就是新时代青年的模样!

  为中华之复兴:誓与青山共白头

  海拔4400米的稻城海子山上,相当于200个足球场面积的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

  这个音译为“拉锁”的大科学装置,将通过捕获高能伽马射线等,向宇宙线起源这一“世纪之谜”发起挑战。

  青年科学家陈明君在位于四川稻城海子山的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建设现场(2019年10月8日摄)。 新华社发(中科院高能物理所供图)

  由于长期处于缺氧环境,加上自然条件恶劣,青年科学家陈明君从上高原参与“拉锁”建设,不到一年瘦了30多斤。他却说比起当年在云南、西藏等地艰苦探索的前辈,自己并不苦。一代代科技工作者誓与青山共白头的攀登,才成就今日青年参与大科学装置建设的“幸运”。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今日之中国,正坚定不移地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阔步前进。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激发出蕴藏于亿万青年人心中的报国之志。

在安徽合肥的本源量子实验室,科研团队工作人员在装置量子计算制冷系统(2020年9月摄)。  新华社发

  在合肥,本源量子公司一支研制量子计算机的年轻科研团队“板凳甘坐十年冷”,立志要让量子科技走出实验室,真正造福社会大众;

  在武汉,梁顺在最近出现境外输入病例时再次挺身而出。“接下来的5年、15年,我都不会脱下这身神圣的白大褂,而是用百倍的努力去守护人民健康。”

  从“十四五”到二〇三五年,勇担重任的青年一代,必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新华社记者屈婷、陈聪 参与采写记者:侯文坤、艾福梅、顾煜、张海磊、张睿、徐海涛)

【编辑】:姚振国
【责任编辑】:姚振国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宜居路156号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宁)字第008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 宁ICP备10000675号-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