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化专栏
时间酿造的故事
2020-06-22 18:05:55   
2020-06-22 18:05:55    来源:宁夏日报

  这是一本应许之书。

  我无法说得清是应时间还是山河的召唤,是应某个友好的约请还是自己对那片与山有关的土地的呼应,但一定是应允了某种命定的邀请而完成的书写。

  一

  2016年10月14日,住建部公布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名单,镇北堡位列其中。就像一只怕掉队的候鸟,这条消息很快就扑腾着它的翅膀,跟随众多的候鸟消息群飞走了,只是在我大脑里一闪而过。

  我对小镇并不陌生,了解它的辉煌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也见证过它这些年在经济、生态等方面的变化。然而,我还是纠结:小镇是和茅台、横店、莫干山、杏花村、边城等名镇位列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的,它和其他那些知名小镇怎能相比?即便写,又如何摆脱时下广告式的旅游册写法?

  

  当我决定要动笔写小镇时,才发现按照自己设定的将人文写作、生态写作甚至突破非虚构写作界限的路子走的话,有很多路卡,没有一本我设想的那种风格的书让我借鉴。

  要固守采访来的材料或故事的真实性、恪守纳博科夫批评的 “邮递员”式的角色呢,还是变成材料的二次加工者让其在文学性和非虚构之间找到某种微妙的平衡?最终,我允许裹挟着想象力的创作成为一次次忠实于写作思路的从容投奔,而非抄近道式的借助脱离真实素材以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的捏造情节和对读者阅读心理起伏的算计。

  我还得突破写作对象的疆界,也就是描摹一种山下人的生活图景呢,还是探究人和山、人和生存环境、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呢?并且让这种关系在不得捏造的前提下经过创造的“车间”,像某种合成的特殊元素注入这即将锻造出的产品中。探究成了我要表达的目的之一,探究的对象有护林员、古道上的穿行者、园林设计者、心理师、杞农和周围生存环境的关系调整,从这个角度看,这何尝不是以笔拆除围在一座小镇周围的无形藩篱之书?这让我想起美国的犹太裔作家马拉默德关于写作的体会,他说道:“写作并不仅仅是写作本身,而是用一种神奇的视角去观看。人们说我把那些虚弱的懦夫描绘得性格丰满。对,因为那就是我自己的懦弱所在。”套在我的这本书里,就是对所谓小镇书写的视角转场,也就是以我的眼光去追问人和环境的关系;从生活中到采访本再到笔下的这些人物,大多是以冒险、劳作、勤奋、诚恳的品行出现,是我的一种理想寄托。就此,我会忍不住地偷偷表扬自己:写一座山和人关系的书,难道不能这样写吗?写一座小镇的书,难道不可以这样写?

  铁凝在《关系的魅力》中写到:“当我看到短篇小说时,首先想到的一个词是景象;当我看到中篇小说时,首先想到的一个词是故事;当我看到长篇小说时,首先想到的一个词是命运。”我把这句话搬过来,是想说明在这本书中,每一个带有故事性的篇章中,都有从景象到故事再到命运的关系在悄然递进。比如在写护林员时,沿途的景象及老护林员40多年和山林厮守的故事,读者不难发现,山伸出一条看不见的腰带,将护林员的大半生紧紧捆在一起,完成一种两厢情愿的厮守,一曲肤浅的“护林员之歌”岂能展现他的命运?写那位“哈雷”摩托车手,服下热血和激情的两剂药,觉得胯下简直就是哪吒的风火轮,沿途的景象和参赛的故事,不过是他死亡命运的铺垫:他不是死于一条山路的崎岖或交通事故,而是死于自己崇拜的速度;写那位死于冒雨进山采菇的老方,沿途有景象、有暗中的竞争对手构成的故事,但他的命运告诉我们:他不是死于高处的雨中森林,是死于人类对自然的贪婪索取,死亡来临时,无论喉咙里发出多大声音,任何生命都会以静默回归大地;写葡农们在日光下劳作的景象和故事,意在表达一种悲悯和致敬:优雅不是骨子里带来的,而是经过各种成长的程序慢慢积累的,葡萄酒的优雅是经过骄阳暴晒和秋雨洗涤,剪刀修除和除草剂熏染,脱皮榨汁和橡木桶封闭等程序而来的。

  我还想努力展示人的命运和时代之间的冲突,书中人物出场的背后都带有明显的社会背景或社会冲突,有对速度、荣誉、金钱的追求,也有对环保、安逸、艺术、休闲的追求,但这些追求过程中却均遭到了来自时代设置的不同程度的阻隔,这是时下社会不可避免的尴尬。

  

  这本书让我把以前对小镇的表面认知和写作经验彻底进行了 “清零”,开始了两年时间里的读书与丈量。仅仅写护林员,就基本梳理了一番西方生态文学中的佳作;写葡萄酒时,从美国古人类学家伊恩·塔特索尔和罗布·德萨勒的《葡萄酒的自然史》到陈增涛的《酒时光,寻味法国葡萄园》,类似的书阅读量在百册之多,还得再次看看曾经看过的电影《杯酒人生》;陪同护林员巡山时被困山里,从山巅看到雄鹰的翅膀在下视10多度的空间里翱翔,饿着肚子却让《山鹰之歌》在肠肚间穿梭;穿越200多公里的贺兰山东麓葡萄长廊,在烈日的葡萄园里体味葡农剪枝和除草的辛苦;踩着积雪翻越那条连乳名都丢掉了的千年古道,聆听国王的信使、土匪的枪声,完整的走访和阅读之后,败北于时间前的艺术家、在摩托车上完成使命的赛车手、完成中国最大规模的摇滚乐手集合的“贺兰山之夜”、枸杞研发者、以心理师的身份隐居在军马场的女作家、被困在海拔2700多米的雨地里差点丧命的采蘑菇者,等等。这些或消失在历史中,或仍在土地上劳作的面孔,简直就是我那段生活中享受到的一盘盘的菜、一篮篮的水果、一场场免费的自助餐。

  

  写作过程中,我像一个被节气催赶着的农民那样,就是下雨,也得在雨中插秧,就是天阴,也得带着镰刀走向麦穗,而不是天气晴好了就多干一点,刮风下雨了就回家抽旱烟谝闲传。对这本书的写作,就成了寓言中的那只萝卜,我就成了被萝卜吸引着一直往前走的毛驴,直到现在完成了这个本子,我也不敢确信自己是否吃到了那只诱人的萝卜。

  时间的河流中,我恍如看见由读相关书籍、采访相关人物和写作与修改三种材质锻造的小艇漂浮其间,时而因俗世之事打扰而减速,时而因忘我投入而快速划过。登岸之时,鞋底沾满两年的风雪雨霜。

【编辑】:石卿
【责任编辑】:孙晓村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宜居路156号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宁)字第008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 宁ICP备10000675号-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