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银川6月7日电(记者 于瑶)42岁的原隆村村民马志梅正在娴熟地给一排排菌棒打水,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3年前,她在家门口承包了两座香菇种植大棚,每个棚能给她带来8000到1万元的纯收入。
上图:永宁县光伏农业科技示范产业园。下图:当地农户在光伏农业科技产业园种植蘑菇(拼版照片)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技术员每天都会到棚里进行指导,收获的香菇也由企业全部收购。”马志梅说,比起打工,自己承包大棚干起来更有劲,也更自由,孩子放假可以随时来帮忙。
宁夏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是移民新镇。产业发展、升级,让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一直是当地政府发展的方向。
记者看到,在这两座棚上面,覆盖着一块块光伏板,像这样的大棚,原隆村所在的宁夏永宁县闽宁镇有588个。近年来,永宁县利用光照资源丰富的优势,建设光伏农业科技示范产业园,及农户屋顶光伏发电等项目,推动光伏产业发展,并通过土地流转建设光伏大棚,使农民获得土地租金、屋顶光伏分红和进棚务工收入,转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图为航拍永宁县光伏农业科技示范产业园。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太阳能发的电不仅可以满足棚内种养需要,还可以并入电网,售电的收入又可以反哺农业生产,解决农业生产的资金问题。”当地一家光伏公司负责人说,目前产业园已建成蚯蚓养殖、花卉种植、蝎子养殖、食用菌种植等符合当地生产实际的产业。
据了解,产业园每年可固定用工300至500人,促使农民逐步变为产业工人。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联系方式
宁夏新闻网(www.nxnews.net)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互联网新闻中心 Copyright 2000-2012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兴庆区中山南街47号宁夏日报新闻大厦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宁)002号 公安网监备案编号:宁网安备640100002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宁ICP备050066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鹿璐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