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外界 -> 网络媒体看宁夏
一组今昔对比照片 带你看宁夏民生变迁
2018-09-19 15:02:42   
2018-09-19 15:02:42    来源:人民网-宁夏频道

  人民网银川9月19日 (贾茹)六十年沧海桑田,六十年栉风沐雨。从山区农民世代居住在土窑洞里到如今住进白墙红瓦房、从农民人工收割到收割农作物实现机械化……近年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宁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共同发展的辉煌成就,极大地改变了过去“一穷二白”的面貌,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改善,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

  近日,由国家统计局宁夏调查总队编纂的《宁夏60年民生巨变》一书,用“数字”述说宁夏60年城乡变迁,用“图表”展现宁夏60年民生改善,用“文字”记载宁夏60年发展轨迹。一组反映民生变化的新旧照片,多角度、生动地展现了宁夏城乡居民生活消费各方面的变化。

  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铸就幸福安康新生活

  

  

  上图为1992年银川人居住的小区环境。下图为2018年银川人居住的小区环境。

  “曾经一步跨千年,今朝跑步奔小康”。经过60年的艰苦奋斗,宁夏城镇居民收入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城镇居民收入发生了巨大变化,城镇居民生活由温饱进入全面小康。随着城镇居民收人的稳步增长和消费环境的持续改善,居民消费能力大幅提升,消费结构明显优化。宁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57年的216元增至2017年29472元,增长了135倍。宁夏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从1957年的205元增至2017年的20219元,增长了97.6倍。

  在收入增长的同时,宁夏城镇居民生活水平也迅速提高,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温饱型向小康型,继而向富裕型消费逐步转变,形成了每个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缩影。

  

  上图为2003年银川人家里的摆设。下图为2018年银川人家里的摆设。

  在城镇居民住房条件方面,有了显著改善。主要体现在人均居住面积大幅增加,家居设备日益完善。改革开放前,大多数城市居民都居住在十分简陋的筒子楼或平房里,1980年人均居住面积仅为5.0平方米,无房户、缺房户和拥挤户普遍存在。到1990年,城镇居民人均居民面积达到了10.3平方米,比1980年增加了1倍。到2011年底,宁夏城镇居民人均居住建筑面积30.3平方米,98.6%的家庭用上了自来水,居住环境不断美化,居民出行更加方便,居住小区功能更加完备。如今,城镇居民在追求“住有所居”的同时,加大了对住房面积、小区环境、就学就医等公共实施的关注,2017年,宁夏城镇居民人均拥有房屋面积35.7平方米。

  在居住面积增大的同时,居住环境也日益优化,一些现代化的电器逐渐进入家庭,以彩色电视机为例,1981年,城镇居民彩色电视机百户拥有量只有2台,而到1990年已经上升至84台,电冰箱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进入家庭,到1990年,百户城镇居民已拥有电冰箱27台,这些家居设备引导了住房方面的革命,使人们生活在舒适,安全和方便的环境中。

  农民生活蒸蒸日上 农村面貌日新月异

  

  上图为1997年山区农民居住的土窑洞。下图为2018年泾源县山区农民居住的新农村。

  “民亦劳止,讫可小康”。这是中国人亘古以来的梦想,也是宁夏全体人民的期盼,如今变成现实。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年以来,宁夏农村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农村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贫困状况大为改善。

  改革开放之初,大多数人在温饱线上挣扎,贫困人口占整个农村人口的绝大部分,经过40年的发展,宁夏农民收入实现跨越式增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116元增加到2017年的10738元。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精准扶贫成效举世瞩目。2012年-2017年五年间,宁夏完成生态移民39.8万人,累计减贫71.9万人。

  20世纪80年代初期,宁夏贫困地区农民多喝窖水、苦成水和污染水,2017年宁夏贫困地区99.7%的贫困村农民家中有自来水,改善了贫困地区农民长期不安全不卫生的饮水造成的健康危害。

  

  上图为2005年川区农民居住的环境。下图为2018年青铜峡市农民居住的房屋。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十八大以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实,各地不断加大危房改造力度,排排砖瓦房个个新村落拔地而起,成为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最鲜明的写照。农民居住实现了由漏风漏雨的“土坯房”到宽敞明亮的“砖瓦房”,再到今天的楼上楼下。一方面是居住宽敞明亮,农村居民人均年末住房面积由1983年的10.3平方米,增加到2017年的32.3平方米,增长2.2倍;另一方面是居住条件改善,2017年平均每平方米住房价值达到909元,是1981年的4.1倍。

  “出门靠步行,通信靠写信”的时代早已结束,如今宁夏农村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通班车,私家车在农村也开始普及。通信工具从无到有,从低级到智能化,网络全覆盖,极大地方便了农民的出行和联络。

  据自治区扶贫办公布数据显示:2017年宁夏336个整村推进及脱贫销号村的脱贫情况和“五通八有”较之前有较大改善。改善了贫困地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激活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潜力,刺激了农村居民消费的多样性,树立了“村容整洁”和“乡风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业技术进步 粮食生产实现跨越发展

  

  上图为2000年同心县农民人工收割小麦,费时费力。下图为2017年青铜峡市小麦收割实现机械化,大大降低了农民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

  

  上图为2007年永宁县农民人工插秧。下图为2013年水稻收割已实现机械化。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稳定社会、发展经济,实现百姓安居乐业的基础。宁夏农业发展历史悠久,银川平原自古以来就有“塞上江南”的美誉。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在国家扶贫开发政策有力支持下,在宁夏党委、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各级政府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奠定了稳固的基础,全区粮食生产呈现持续稳定的良性增长态势。

  宁夏的粮食作物主要是小麦、水稻、玉米和马铃薯。当地各项惠农政策的建立完善,充分调动了种植户种粮生产积极性,2017年宁夏实现粮食总产368.2万吨,与1958年相比增加298.6万吨,增长4.3倍,与1978年相比增加250.2万吨,增长2.1倍,全区粮食生产发展强劲。

  农业技术的进步,生产条件的改善以及精耕细作程度的不断提升,为粮食稳定增长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全区粮食生产能力明显提升。随着农业技术能力的不断提升,农业生产施用化肥量也逐年递增,对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六十年风雨历程,六十载岁月如歌。回首过往,宁夏人勠力同心、艰苦奋斗,携手开创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新局面。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宁夏人将用勤劳的双手书写新的辉煌。(文中图片均由国家统计局宁夏调查总队提供)

【编辑】:杨兆莲
【责任编辑】:李涛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宜居路156号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宁)字第008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 宁ICP备10000675号-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