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原创 -> 今日网闻
红寺堡区弘德村:“花式”脱贫路让日子更有奔头
2020-04-02 21:33:37   
2020-04-02 21:33:37    来源:宁夏新闻网

  从“靠天吃饭”到“挪出穷窝”,从切断“穷根”到“财源广进”,近年来,在宁夏最大的生态移民集中安置区红寺堡,接连上演着一幕幕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大戏、好戏。

  3月31日,记者来到地处宁夏腹地的红寺堡区红寺堡镇弘德村,实地探访当地移民群众脱贫致富的生动实践,体验移民搬出来的好日子。

  从红寺堡城区沿着宽阔的柏油马路一路驱车驶入弘德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划一的移民新居,村巷里,一条条水泥硬化路如毛细血管般延伸至每家每户。村子里学校、幼儿园、医院,一应俱全。走进马路对面的宁夏瓦尔登实业有限公司,工人们正在熟练地进行粘箱作业。“在这里上班挺好的,每个月都有3000多元的稳定收入,家里的老人小孩都能照顾上。”正在上班的弘德村村民魏招娃言语间透露着幸福和满足。她的老公也在附近的工业园区做环卫工,每月有1400元的工资。一年下来,两个人的收入加起来5万多元。

IMG_1451.JPG

魏招娃在家门口的企业当上了工人。

  魏招娃的老家在固原市原州区张易镇毛套村,2012年,他们一家人响应移民政策来到弘德村,彻底告别了过去“面朝黄土、靠天吃饭”的窘境。“我们在老家种庄稼基本上是靠天吃饭,遇到干旱的年份,连温饱都解决不了。自从搬迁到弘德村,我们的日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到家门口上班,有稳定的收入,再也不为生活犯愁了。”

IMG_1465.JPG

村里的老年人在家门口的扶贫工厂里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弘德村村支书任军说,弘德村是“十二五”生态移民村,村民都是从原州区和同心县两个县区搬迁过来,刚到这里时,由于村里的土地不多,每户每人只能分到一亩地,加之没有技能,外出只能打零工,这让大部分村民一度无所适从。近年来,村支部一班人使出“浑身解数”盘活村里的存量资产,带领村民走上“花式”脱贫路,让日子越来越有奔头。

  不妨看看弘德村的脱贫路径,绝对称得上是“五花八门”:村里把6700亩土地全部整合流转给企业发展特色农业,每年流转费收入达357万元。村里90%的壮劳力通过技术培训,掌握了发家致富的本领,每年淘金近4000万元;村里的4050人员和留守妇女直接在家门口办起来的扶贫工厂实现了稳定就业,家里家外都能照顾。村干部和致富带头人则通过创办养殖专业合作社,带领群众搞肉牛养殖,2019年实现养殖收入743万元。就连村里的六七十岁的老人,也能在家门口的扶贫工厂里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计。“让老年人在厂里上班,挣钱不是主要目的,就是想给老人们提供一个说话交流的地方,免得坐在家里孤独寂寞。”村支书任军笑着说道。

IMG_1488.JPG

村里创办的肉牛养殖合作社联合社。

IMG_1492.JPG

工人驾驶自动喂料车给牛添加草料。

  近几年,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支持下,养殖、种植和劳务输出已经成为村里的三大支柱产业,村民也因此过上了令人羡慕的好日子。“搬到红寺堡这个地方,只要人肯干,挣钱的路子多的是。”任军说。为了进一步降本增效,2019年,村里动员10家养殖专业合作社共同组建成立肉牛养殖合作社联合社,邀请第三方公司负责养殖技术指导和市场销售。目前已经带动500户养殖户加入,肉牛饲养量达到880头。按照计划,今年将扩大到3500头的养殖规模。养殖户李小龙加入联合社后,去年底光分红就领到了3.5万元。

IMG_1507.JPG

村支书任军与养殖厂负责人查看肉牛育肥情况。

  其实,对于成立肉牛养殖合作社联合社,任军有着自己的打算,“全面脱贫后,立马要搞乡村振兴,散户养殖影响环境卫生,不符合生态家居的发展思路。”任军说,下一步我们将建设联合社二期,我们的目标是把村里所有养殖户都要带动起来,尤其是要把贫困户带动起来,把联合体做大做强,切实带动乡亲们脱贫致富。“将来发展好了,我们还要设立公益基金,从根本上保障特殊困难群体的生活问题。”

  日子过好了,下一代的教育也越来越重视。毕竟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途径。“自从搬迁到红寺堡,村里每年都能考上十几个大学生。”任军说,如今在弘德村,贫困孩子上学都能享受到各种各样的扶持政策,比如教育扶贫基金、雨露计划等等,每年下来都有三四十万元的扶持资金。贫困生考上大学,村里也会对他们进行资助和奖励。

  环境可以改变一个人,很多村民对此感触颇深。对于移民搬迁带来的最大变化,作为弘德村领头雁的任军有着自己的深切体会,易地扶贫搬迁彻底改变了移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搬出大山,村民广泛地和社会接触,思想开通了,思路也活了,内生动力得到有效激发,发展的机会自然就会越来越多。

IMG_1509.JPG

红寺堡区扶贫办主任吕振中向记者介绍特殊贫困群体的分布及稳定脱贫措施。

IMG_1512.JPG

  采访中记者关注了在全区乃至全国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那就是残疾人、大病慢性病患者、单双老户等特殊贫困群体的稳定脱贫问题。在弘德村,目前未脱贫的20户50人基本就是这类情况。按照任军的解决思路是发展壮大养殖产业,通过设立公益基金,破解特殊困难群体的生活保障问题。  

  “这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之一,但不是最有效且可长久管用的办法。”刚刚结束“四查四补”调研的红寺堡区扶贫办主任吕振中给记者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目前,红寺堡区剩余未脱贫人口375户1266人,其中残疾人、大病慢性病患者、单双老户分别占18.72%、18.64%、8.37%。他说,特殊困难群体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也是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必须有一套更为务实和可持续的解决思路和办法。红寺堡将结合“四查四补”,因地制宜、因户因人施策,建立了一套长效机制和精准措施。具体而言就是绘制一张作战图,建立一本整改台账、成立“1+4”工作专班,建立一套督导机制,同时,在产业扶持、稳定就业、分散集中供养、签订赡养协议、社会综合保障等5个方面制定具体工作措施,进一步强化精准帮扶,确保特殊贫困群体如期实现稳定脱贫和可持续发展。

  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弘德村的脱贫实践值得总结,红寺堡区的小康路径更值得期待!(宁夏新闻网记者 杨洲 文/图)

【编辑】:杨洲
【责任编辑】:孙晓村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宜居路156号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宁)字第008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 宁ICP备10000675号-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