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2018 -> 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视频报道集锦 -> 大型政论片《家园》
第三集:《美丽家园》
2018-09-26 13:59:50   来源:央视网

 

第三集:《美丽家园》

  (纪实同期)

001.jpg

  你晓得,天下黄河几十几道弯,几十几道弯上,几十几只船。

  黄河进入宁夏平原,一改她波涛汹涌的模样,温柔而平缓。

  干涸的土地,有了河水的滋养,就有了生机与活力。宁夏百分之八十的城镇分布在黄河两岸,百分之六十六的人口聚居在黄河岸边。把黄河称为母亲河,对宁夏来说,不仅出于一种情感,也是这里独特生态环境所决定的现实。

  从青藏高原一路奔流而来,黄河水是大自然对宁夏的珍贵馈赠。怎样开发利用这份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造就一片富庶的家园,贯穿了宁夏的历史。

002.jpg

  (采访)潘虹 宁夏渠首管理处大坝管理所调度员

  现在给唐徕渠减水十方,释放三十五方。

  潘虹,黄河渠首管理处大坝管理所的调度员。黄河水经过她的调控将进入宁夏平原密如织网的灌溉渠道。唐正闸,五年前完成了闸门机组的升级改造。闸门的下方,却是流淌了千年的一条古渠。

003.jpg

  唐徕渠开凿于唐代,经青铜峡一路向北,灌溉90万亩农田。

  (采访)潘虹 宁夏渠首管理处大坝管理所调度员

  我们每天坚持三次定时定点。渠堤两侧巡护是否有冲刷和渗漏的现象,保证渠堤的安全。坚持把每滴水送到农民的田地间。

  潘虹大学毕业后就在这里工作。二十年来对黄河的守望,也是一次同古代先民跨越时空的对话。

  宁夏开渠引水的工程,早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开始。秦渠、汉渠、唐徕渠、大清渠,历朝历代从未中断。这些古渠的名称,几乎就是一部中国历史的浓缩。前后两千多年,无数代人的付出,创造了一个由十四条引黄古渠、十一条新渠组成,覆盖6600平方公里的灌溉网络。在中国西北黄土荒漠之间,诞生出中国四大灌区之一的宁夏引黄古灌区。古人用他们的智慧,在这里寻找到了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办法。

  公元1265年,郭守敬奉元世祖忽必烈之命到宁夏治水,他在勘测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因旧谋新,更立闸堰的治水办法。

004.jpg

  (采访)刘建勇 宁夏渠首管理处党委书记

  所谓的因旧谋新,就是疏浚旧渠、不开新渠。所谓的更立闸堰,就是将原来的无闸引水变为有闸引水,使宁夏的引黄灌溉由引水、储水到了控水的转变。

  天下黄河富宁夏,不止是因为大自然的慷慨,更因为这里积淀了人类千百年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建设美丽家园的渴望。2017年,宁夏引黄古灌区被正式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之后,一个规模宏大的水利工程,在黄河古灌区上游开始修建。

  (采访)刘建勇 宁夏渠首管理处党委书记

  从1958年开始,全国各路建设者通过10年的辛勤努力,1968年基本建成青铜峡水利枢纽,宁夏引黄灌溉结束了两千多年的无坝引水历史,灌溉的保证率迅速提高,由解放前的100多万亩,迅速扩大到400万亩。

005.jpg

  青铜峡水利枢纽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发电、防洪、防凌的综合性水利工程。地势较低、含沙量高的黄河水,通过大坝的抬升、过滤、分流,流向更为广袤的田园,为这片土地注入了滚滚活力。

  生态兴则文明兴,这是人类发展最基本的规律。穿行在宁夏北部沿黄地区,仿佛江南水乡的再现。这里是宁夏主要粮棉油产区,也是全国十二个商品粮基地之一,晶莹剔透的宁夏大米,把塞上江南的风情变成了可以品尝的味道。

  黄河水不仅为宁夏平原带来富庶,还在这里留下黄河流域最为密集的湖泊湿地群落。它们被称为“地球之肾”,是物种繁衍、气候调节不可替代的生态系统。它们出现在年降水量不足300毫米的中国西北,除了营造出令人惊艳的景观,还有更为深层的寓意。

  (采访)汪一鸣 宁夏大学环境研究院教授

  黄土高原上的好多土,中国北方沙化带泥沙进了黄河,历史上造成了多少次大的洪灾。宁夏要建成中国大西北的生态安全屏障,才能够给中国的中东部地区、黄河的中下游流域挖掉生态的隐患。

  宁夏的山水林田湖草,并不仅仅属于宁夏。以生态立区的理念,在宁夏构筑起一道绿色屏障,守护黄河上中游以及西北、华北地区的生态安全,是这片土地对国家所肩负的使命。

  (转场)

006.jpg

  腾格里沙漠,中国第四大沙漠。腾格里在蒙语里的意思是“天”,因为这里的茫茫流沙,如同渺无边际的天空。荒漠化和沙化是中国最为严峻的生态挑战,每年风沙灾害的损失超过500亿元。被腾格里沙漠、毛乌素沙漠和乌兰布和沙漠三面包围的宁夏,尤其感受到荒漠化的长期威胁。

  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需要两人之间默契配合。麦秸秆插入沙层10到20公分,露出沙面10到20公分,草扎直立、横竖成行、间距一米,它被叫做麦草方格。

  这项技术被首先应用在宁夏、内蒙古、甘肃三省(区)交界处的中卫市沙坡头,这里位于腾格里沙漠的东南边缘。

  麦草被赋予了新的功能,它们连接成一张巨大的网,每天都有上千亩的流动沙丘被紧紧锁住。六十年来,中卫市在腾格里沙漠共扎设麦草方格42万多亩。

  辛勤劳作的工人,大多来自沙漠边上的黑林村。上世纪50年代,腾格里沙漠以每年4.5米的速度向东推进,吞噬着他们生存的家园。也就从那个时候起,治沙成了黑林村的主业。如今,仍然有两百多名村民从事着这个单调繁重的工作,他们每天奔波在村庄和沙漠中间,阻挡着沙漠的进逼。

  风主宰着沙的命运,但人的命运不能被风沙所主宰。

  包兰铁路,华北通往西北的重要铁路干线,它有140多公里线路穿越腾格里沙漠,创造了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1958年,也就是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的那年,包兰铁路通车。但这并不意味着成功,随后的六十年里,宁夏担负着一项艰巨的任务,就是保证铁路不被流沙掩埋,确保这条交通大动脉畅通无阻。

007.jpg

  (采访)宋光 中国科学院沙坡头沙漠研究站助理研究员

  这个是藓衣结皮,然后这块以前修铁路的时候全都属于是流动沙丘。通过人工扎制草方格,沙面固定了之后,然后就逐渐形成了一层生物土壤结皮。这个年限可能到50年了,50年左右才能形成一公分左右。

  宋光是中国科学院沙坡头沙漠试验研究站的博士,主要研究生物固沙。这个研究站始建于1955年,是中科院最早建立的野外长期综合观测研究站,也是国际知名的沙漠生态科学研究基地。六十年前,就是这里的老一代科学家摸索出了用麦草方格固沙的技术。

008.jpg

  (采访)李小军 中国科学院沙坡头沙漠研究站研究员

  经过三年左右的实验,最终确定了一乘一米麦草方格作为最理想的沙障。沙障扎设以后,种植了一些旱生灌木,沙丘表面逐渐趋于稳定。五年以后,生物土壤结皮逐渐在沙丘表面发育,生物土壤结皮的拓植与定居,改变了沙丘表面土壤水份和温度条件,促进了生态系统的恢复。

  荒漠化有着“地球癌症”之称,阻止沙漠推进的脚步,是一个世界级生态难题。但在沙坡头,却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的逆转。这项几代科学家和宁夏百姓用半个世纪共同探索形成的生物治沙技术,不仅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还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为“全球环境保护500佳”。防沙治沙的中国方案从宁夏走向了世界。

  (转场)

009.jpg

  生态环境改善,需要人类付出时间、智慧和勤劳去累积。1978年11月,几乎与改革开放同时,一条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人工生态林带在中国的东北、华北、西北开始建设。

  宁夏灵武市的白芨滩就位于这条长达万里的三北防护林带之上。这里紧邻毛乌素沙漠,分布着大面积的天然柠条群落。这种沙生灌木,根系极深,地下长度往往能达到地表高度的七倍,被称为沙漠中的硬汉子。

  在白芨滩,也有一个像柠条一样,把根扎在沙漠中的硬汉子。

  王有德,全国劳动模范,治沙英雄。1954年出生于当地一个回族家庭。

110.jpg

  (采访)王有德 宁夏沙漠绿化与沙产业发展基金会理事长

  每年都要清沙,过去清沙都是要个人用背篼朝出背。你想秋上开始刮风,一直刮到第二年六月份,最后干脆就不背了。天天你这么背了出去倒到这边,风这么一刮,又撅了下来了。

  王有德1976年进入林业系统工作,1985年开始担任白芨滩林场场长。

  (采访)王有德 宁夏沙漠绿化与沙产业发展基金会理事长

  一二十天回趟家,回来以后就是头上的沙子,衣裳口袋子、脚上的,衣裳袋子全是沙子,一抖一屋,老婆抖衣裳、弄鞋垫,最后就那个沙子倒到地上,用笤帚扫,一绺绺一绺绺的。就和我说,老汉你来看看,你把林场绿化了,把我们家沙化了。

  比起艰苦的环境,粗放的传统治沙模式,更让王有德焦虑是“一季造林,成活靠天”,林木存活率低,防风固沙效果不明显。

  王有德带领林场工人,在扎制草方格固沙的基础上,独创了一套“五位一体”治沙模式,就是通过种植灌木林、防护林、经济果树林、牧草,发展畜牧养殖,用生态治理带动绿色发展。

  现场同期:这就是循环效益,就是循环经济。

  曾经沙丘密布的白芨滩,如今变成了绿植遍布的国家公园。三代治沙人艰苦创业,治沙造林63万亩,在毛乌素沙漠和黄河之间,营造出一条长48公里、宽38公里的绿色屏障。

  2014年,王有德从林场退休。但他割舍不下治沙事业。他来到距离白芨滩不远的马鞍山,自筹资金治理起这里的黄沙乱石滩。

  在生态脆弱的宁夏,年平均降雨量289毫米,不足黄河流域平均值的2/3和全国平均值的一半,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严重,也面临沙化危险。还有更多的土地等待着像他这样的治沙人,去种下绿色。

  现场同期:干活最光荣,长的多漂亮都不如干活。

  (采访)王有德 宁夏沙漠绿化与沙产业发展基金会理事长

  哪里看到一片绿,哪里有片沙,我去把它植绿,我就觉得有欣慰感,也觉得有成就感,这就是我最大的收获。

  60年来,宁夏累计治理荒漠化、沙化土地650多万亩,治沙技术和模式创造了多个全国第一,率先实现了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双缩减,为中国乃至全球防沙治沙贡献出独具特色的“宁夏经验”。

  多种一棵树,少落一粒沙。作为战略性的世纪工程,三北防护林还将继续建设32年,王有德也许看不到工程完工的那一天,但绿色一定会在他的脚下延伸。

  (转场)

111.jpg

  生态环境问题的紧迫性,要求人们必须看到更长远的将来,更注重发展的可持续性。盐池滩羊,一张享誉全国的宁夏名片。由于这里的水土富含盐碱矿物质,盐池滩羊肉质细腻、味道鲜美,是盐池县重要的支柱产业。但由于过去采取传统的放牧模式,羊群数量超过了草场的承载能力,牧草、植被被啃食殆尽,土地沙化严重。

  减轻生态环境所承受的沉重压力,让大地得以休养生息。2003年5月1日开始,宁夏在全国各省(区)里第一个实施全面禁牧封育,禁止一切放牧活动,改放养为圈养,围封培育草原和林地。

  大自然在16年的坚守中显现出它的力量。

  冯欢,这个在大学主修管理学的小伙子,如今是管着5000多只羊的羊倌。

  冯欢家世代放羊,禁牧封育之后,从延续了千百年的放养改成圈养,羊群远离了草场,滩羊还能够保持鲜美的口感吗?

  冯欢决定另辟蹊径,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开始了大胆尝试。

  饲养场的牧草由专业公司定期送上门,再按照比例添加饲料,滩羊获得了丰富全面的营养。而围栏之外,曾经严重沙化的土地正在恢复生机。

  禁牧封育政策实施以来,盐池县天然草原覆盖率由原先的30%提高到了68%,而滩羊饲养量反倒从原来的68万只,增长到了311万只。

  冯欢相信,保证羊肉肉质的关键是让每一只羊身心愉悦。喜爱音乐的冯欢想出了一个办法。

112.jpg

  (采访)冯欢 企业负责人

  我现在已经放了大概有1300多首歌了,包括咱们最近比较火的,我都给它放,一首一首的,看它爱听哪首歌。发现这个羊喜欢听节奏明快一点的,像这种重金属音乐它就不行了,我现在每天给它保持听一首中文的,一首英文的。

   冯欢发现,经常播放欢快的音乐,羊不仅会养成科学的作息时间,还能减少母羊的焦躁情绪,提高新生羊羔的存活率。

  借助移动互联网,冯欢开始定制化养羊。一部手机、几只探头,连接起羊圈和远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高端客户。在有限的饲养空间里,提升每只羊的经济价值。他饲养的羊登上了G20峰会、上合组织峰会的餐桌,成了中国美食的代表。

  (采访)冯欢 企业负责人

  早晚把它放出去,每天有这么两来回去溜达,大概一天能溜达五到六公里,跟过去咱们那种放养的羊的运动距离是差不多的,这样就既不破坏生态,又让羊保持了身体的健康。

  曲折迂回的跑道,总长度1.5公里,这是冯欢为他的羊群专门修建的运动场。

  冯欢的爷爷放了一辈子羊,老人对孙子的事业感慨万千。从祖祖辈辈放牧到科技助力的圈养,被改变的不止是养羊的方式。只要肯下心思、善找门路,就能搭上绿色发展的快车,闯出兼顾生态与发展的新路。

  (转场)

113.jpg

  位于宁夏六盘山东麓的彭阳县,年降水量只有450—550毫米。过去,这里植被覆盖率只有3%。缺水少绿的生态,让彭阳戴上了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国家实施生态移民计划后,先后有十几万彭阳百姓搬出土窑洞,迁往生态条件较好的北部川区。腾挪出来的丘陵山坡上,一场退耕还林还草、生态修复战役由此展开。

  这里的林业工人修整山地,精确到了厘米。“88542”,这几个数字,代表着他们挖掘沟槽、垒砌土方的标准。这是彭阳摸索出的旱作林业整地技术规范,虽然要求严格,但能有效截留雨水,提高苗木成活率。

  彭阳山区里,按照“88542”标准改造的梯田,长度可以绕地球3圈,柠条、山桃、油松、杨树,涵养着一方水土。更加尊重自然规律的保护方法,守护着彭阳的山山水水。30年间,这里的人们“一代接着一代干、终把荒山变青山”,林木面积增加近10倍。良好的生态环境,为走出贫困,走向全面小康,增添绿色动力。

115.jpg

  彭阳县崖堡村村民周万仓今年60岁。1977年他成了人民公社的一名养蜂员,1980年他承包了80箱蜜蜂,成了养蜂专业户。然而这份甜蜜的事业却给周万仓带来了许多苦涩的回忆。

  以前的彭阳,植被稀少、物种单一,蜜蜂在本地只能采点胡麻和荞麦花粉。一年大部分时间,周万仓要带着他的蜂群辗转在陕西、四川等地,寻找蜜源。远离故土在外漂泊,仿佛是养蜂人的宿命。

  (采访)周万仓 彭阳县王洼镇崖堡村村民

  外地这个转场,你这个蜜蜂拉上,有些蜂数就下降了,采不到蜜源,然后有些蜂子就垮了。

  退耕还林政策实施后,彭阳生态一年比一年好。蜜源多了,周万仓再也不用去外地寻找蜜源,他养的蜜蜂越来越多,收入也成倍增长。

  这些天,周万仓遇到了愁事,连续三个月没下雨,让紫花苜蓿的花期延迟了。无蜜可采,让他有些心神不宁。

  一场好雨,终于落进彭阳大地。这是今年夏天的第一场雨。

  雨后,紫花苜蓿焕发出生机,它们的花粉即将成为周万仓家蜜蜂的美餐。周万仓的女儿周晓娟今年14岁,在镇上的中学读书,周末才能回家。周万仓带着晓娟到田野中寻找蜜源。女儿出生之前,这片绿色的田野,曾经是裸露的黄土高坡,现在成了女儿最喜爱的花园。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女儿学过一篇课文《蜜蜂》,那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昆虫记》中的一篇短文。蜜蜂总能从几公里以外飞回自己的蜂巢,法布尔认为那是一种“无法解释的本能”。晓娟觉得,爸爸早年在外漂泊,现在回到家乡,也像一只归巢的蜜蜂。

  (采访)周万仓 彭阳县王洼镇崖堡村村民

  现在不用出去了,因为咱们现在树木多了,有一些蜜源很丰富,山桃、杏树、柠条、洋槐树,这些树木里头都是这几年增加最多的。

  山绿了,花多了,越来越多的彭阳人也开始学习养蜂。养了一辈子蜜蜂的周万仓没想到,他现在成了大家口中的周老师

116.jpg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直接提供生态产品,而且从根本上决定着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除了养蜂,最近几年,彭阳各种生态养殖业也迅速发展。昔日颗粒无收的黄土坡,现在种下了黄芪、银柴胡、党参、板蓝根等中药材。沿着绿色的路标,越来越多的农户步入了小康之路。

  (转场)

117.jpg

  石嘴山市紧邻黄河,因为贺兰山脉与黄河在这里交汇,山石突出如嘴而得名。由于煤炭储量丰富,石嘴山是全国重要的煤炭开采基地,素有“塞上煤都”的美誉。

  但由于长期粗放开发,导致石嘴山的环境每况愈下。2003年,在全国环境空气质量重点监测城市中,石嘴山排名倒数第四。“风吹沙走煤飞扬,出门三步一身黑”,让不少石嘴山市民记忆犹新。

未命名-118.jpg

  (采访)石嘴山市民A:在大街上走一圈,你这个白衬衣上面都是黑黑的一层。

  (采访)石嘴山市民B:种的那个小苗一出来,风一刮都把它打死了。

  (采访)汪洪银 原石嘴山市矿务局二矿工人

  我们在那淌水的时候,这都是我们二矿采过煤的地方,走这个地方就是大裂缝,经常能看到这个地方。那个时候哪有树?根本就没这么多树,这都是后来栽的,过去没有这么多树。

  老矿工汪洪银工作了近四十年,石嘴山三个矿区全都干过。他没想到自己临到退休了,会经历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着煤炭资源枯竭,石嘴山开始大刀阔斧调整产业结构,一场生态治理行动也同步展开。曾经支撑城市经济的煤矿和高耗能、高污染企业陆续关停。只有这些矸石堆,被当做工业景观保留了下来,记录着城市的过去。

  汪洪银从煤矿退休后,当上了一名林业工人。他脚下几百米深处,就是几十年来自己工作过的煤矿巷道。

  由于严重缺水,这里的每一片绿色都需要国家财力持续投入。现在,石嘴山绵延铺陈的不再是采煤巷道,而是输水管线。珍贵的黄河水化为涓涓细流,引到每一棵树下,融入土地,孕育出盎然生机。

  汪洪银不曾想到,自己曾经工作过的煤矿如今正被自己亲手浇灌的树木慢慢修复。从地下挖掘黑色的煤炭,到在地上种下绿色的树木,这位老矿工的人生轨迹折射出一个时代的变化。

  忙碌的生活让汪洪银内心充满了力量,因为他知道自己每一分努力,都是向大自然清偿一份过去的欠账。

  今天的石嘴山正在完成一场涅槃重生。昔日破败不堪的采煤塌陷区,被改建成城市休闲区、工业旅游区,矿坑煤场被密布的绿植覆盖,煤渣填埋坑改造成灌溉蓄水池。

  “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级园林城市”取代了“塞上煤都”,成为新的城市名片,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从心底里爱上了这座城市。

  (转场)

未命名-119.jpg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需要更系统、长远的眼光。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加快推进生态文明的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2016年,宁夏被中央确定为第二个省级空间规划试点省区,以生态为底图,多规合一,编制宁夏全区未来的空间规划蓝图。

未命名-120.jpg

  (采访)李晓龙 宁夏回族自治区规划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这个里面的变化,一个是明确了我们未来保护开发的方向,就是我们到底哪个地方能够去建设,哪个地方去需要保护。作为政府来说、各部门来说,按照这个大框架,一直努力朝着这个方向做,我们宁夏的经济社会包括生态环境,会有一个大的飞跃。

  在空间规划改革中,宁夏近25%的国土面积被划入生态保护红线。而这个划定红线的过程,也就是宁夏实施“生态立区”战略,推进自然保护区清理整顿专项行动的过程。

  贺兰山位于宁夏与内蒙古的交界处,自古以来阻挡了寒流和风沙的东进,是宁夏平原的天然生态屏障。

  贺兰山也是一座煤山,从元代开始,这里的煤炭资源一直是宁夏经济重要支柱。

未命名-121.jpg

  但持续矿产开发,也对贺兰山生态保护功能造成巨大破坏。怎么样修复这条重要的绿色屏障?宁夏拿出了巨大的勇气。

  2017年,一场规模空前的贺兰山保卫战打响,对长达三十多年的生态环境破坏区进行集中修复,还满目疮痍的贺兰山它本来的面貌。

  清还生态历史欠账,需要壮士断腕的决绝。贺兰山保护区内20家矿山企业全部关闭退出,200多个煤矿、非煤矿山、洗煤厂、储煤场关停。搬迁煤矿职工、拆除工棚、削坡降台、平整场地、回填矿坑,短短一年间,贺兰山治理土地6万亩。

  时值6月,正是贺兰山一年里气候最宜人的时候,修整出的土地上,工人们撒下一把把草籽,播下绿色重归的希望。

  (转场)

未命名-122.jpg

  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宁夏也在加快治理保护能力的现代化。宁夏大学这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致力于对西北地区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的研究,一项名为“星机地”一体化的生态监测实验正在这里进行。

未命名-123.jpg

  (采访)王磊 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副教授

  充分发挥遥感技术等先进技术手段,对贺兰山生态系统、黄河湿地以及周边的生态环境开展长时间、不间断的连续监测,为生态系统的恢复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除了面对电脑,这项实验还需要专家们走出校园,定期到各地的野外观测站,实地采集生态数据。

  2018年,宁夏打响了新时代黄河保卫战,排查清理各类污染源,恢复河道生态,切实保护治理黄河这条母亲河。而通过系统监测和大数据搜集,可以更精准地掌握区域生态演变的规律,更有效地治理保护生态。

  (采访)宋乃平 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教授

  开展了黄河绿洲湿地恢复的示范工作以及贺兰山整治的示范工作。我们在这些地方,利用我们的科研课题以及我们的监测点相结合,然后做到精准施策、精准治理,把科学问题与有效技术以及我们的治理模式结合起来。

  当人类怀着敬畏之心,对大自然友善相待,它也会给予最好的回报与馈赠。天蓝地绿水美的宁夏,为人们提供了放松身心的空间。作为中国第二个全域旅游示范区,“望得见贺兰山,看得见黄河水,记得住塞上江南风情”的美丽宁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感受西北大地壮美风光。

  腾格里沙漠和黄河在这里交汇。宁夏画家何占福经常到沙坡头写生。“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黄河与沙漠的奇异组合让他流连忘返,画遍宁夏的大山大水塞上江南是他一直以来的心愿。

  (采访)何占福 石嘴山市美学主席

  我们宁夏绿化环保治理非常到位,宁夏非常有地域特色,也是画家最愿意来的地方

  宁夏山河大地上一点一滴的变化,启迪者艺术家们的灵感。何占福与几位画家朋友相约,联手创作一幅长卷。绿水青山、塞上江南,被画家们融入了浓墨淡彩之中。生态文明,千年大计。大美宁夏正在迈进生态文明的新时代!

【编辑】:杨丽
【责任编辑】:杨丽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兴庆区中山南街47号宁夏日报新闻大厦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宁)002号 公安网监备案编号: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宁ICP备050066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