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银川1月30日电 “创新是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通过创新驱动,能有效地推动企业上市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扩大影响,提升企业竞争力,实现企业规模的快速扩张和经济效益的显著提高,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宁夏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分组讨论会上,政协委员、宁夏希望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潘志军建议,应大力支持促进宁夏企业IPO上市。
潘志军委员说,近年来,企业上市的规模和质量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企业上市已经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宁夏仅有14家上市企业,并且这些上市企业均分布在能源、化工、商贸等传统领域。而近十余年来,只有青龙管业、嘉泽集团两家企业IPO上市,这个现象已经成为宁夏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重要现实,是宁夏创新发展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从2008年到2015年,自治区政府连续出台了《关于鼓励和扶持企业上市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资本市场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改善金融发展环境支持金融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产业政策可以看出,宁夏促进企业上市的愿望是很强烈的。但是,这些政策用力的角度,多以引导、鼓励为基础,诸如企业上市成功后,奖励500万、1000万资金等引导。
“如果把政府出台的政策看做供给侧,把企业看做需求侧,站在企业的角度来看一下,企业到底需要怎样的政府支持,才能走上上市之路。”潘志军委员以宁夏希望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为例,深入分析了一个企业IPO上市面临的困境和问题,他说,首先,上市需要企业的规模、体量、可观的净利润指标。而宁夏目前其一市场规模小,其二非市场化因素的干扰,让小的市场留给本土企业发展的空间就更为狭小。据行业协会不完全统计,每年宁夏已知信息技术类市场规模在20亿元左右,而本土企业的中标率不足30%,绝大多数市场份额均被外地企业占有,尤其是被招商来的企业占有。此现象不是因为本土企业缺乏竞争力,而是众多项目均以高资质门槛,和复杂的招标套路,将本土企业卡在门外,当把招商作为第一要务时,此现象尤为突出。由此看来,本土企业的市场准入问题,已然成为宁夏企业发展的重大瓶颈。其次,企业上市的前期费用不是小数目。企业上市成本包括:承销及保荐费、审计及验资费、法律费用、用于本次发行信息披露费。另外,还有涉税成本:税款补缴目前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人员成本:五险一金及其他用工规范方面的成本。
潘志军说,无论上述哪一种上市模式,企业必须要有4000万元以上的支出能力,这对于拟上市企业来说,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针对宁夏企业而言,除了要准备承担上述费用以外,大多数企业都没有培养上市企业所具备的专业人才,培养和引进适应资本市场的人才,也是企业要付出的巨大成本。再次,除前面所提到的非市场因素的干扰和本土企业市场准入问题以外,政府拖欠也是影响企业上市的一个复杂问题。在企业财务指标中,应收账款是反映企业经营状况及未来成长的重要指标,企业经营中若遇到政府部门的长期拖欠,是企业最难应对的问题。这不仅使当期项目造成严重亏损,拖欠一年以上的账款,企业即计提坏账准备金,这会严重侵蚀企业经营利润指标,当企业如实披露信息后,其负面影响十分严重。
为解决以上矛盾,潘志军委员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他提出,希望自治区党委、政府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支持科技创新企业发展的有关精神,从根本上来解决本土企业IPO上市所遇到的难题,使企业能够轻装上阵,壮大规模,快速发展,使上市企业成为宁夏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为此,他给出如下建议:
首先,市场应向本土企业完全开放。市场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根本,政府需要调整发展理念,招商重要,支持本土企业上市也重要。希望政府有意识、有组织的向本土企业开放市场,只有如此,才能使本土企业成长壮大起来。这是支持本土企业IPO主板上市,最根本、最主要的保证。
其次,培育“雪中送炭”的政策。对企业上市给予用地、税收、补贴奖励、收费减免等方面的政策优惠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企业改制上市过程中的成本问题,希望政府根据宁夏实际,政策前置,雪中送炭,把引导性的奖励,用在企业上市的成本上。选择一批产业政策对路、质地优良、成长性好、初步具备上市条件的企业列入培育视野,加强跟踪指导和服务,促其走向上市之路。
最后,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希望自治区政府有关部门从打造营商环境、支持企业上市大局出发,对政府拖欠应收账款之事做一个认真的调研,治理各别政府部门长期拖欠、占用企业资金的现象。(马甜、实习生 哈丽芳)
宁夏新闻网(www.nxnews.net)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互联网新闻中心 Copyright 2000-2017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兴庆区中山南街47号宁夏日报新闻大厦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