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2019 ->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 我和我的祖国
从“一把剪刀一把铁锹”到三个国家级平台
2019-09-24 07:06:11   来源:宁夏日报

<p>  曹有龙带领学生做实验。</p>

曹有龙带领学生做实验。

  61年前,一批批充满青春活力、怀揣美好梦想与一腔热血的年轻人,从祖国四面八方汇聚到宁夏这片热土,用“一把剪刀一把铁锹”开启了农业科研的大门。

  61年后的今天,宁夏农林科学院已成为宁夏农业科技创新的一支主力军,不仅搭建起3个国家级平台,且先后主持完成各类科研成果800项,获奖成果446项,制(修)订国家、行业、地方标准345项,授权专利160项。

  9月20日,记者来到宁夏农林科学院枸杞工程技术研究所采访,看到几名年轻的科研人员正做着试验。

  “我们现在的科研条件比钟老师那会儿好得不知多少倍。”宁夏农林科学院国家枸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曹有龙说。

  曹有龙口中的“钟老师”就是被誉为宁夏“枸杞之父”的钟鉎元老先生。

  上世纪60年代,枸杞原产地中宁县刘营村,村民们经常见到有一位貌似农民的年轻人,身上揣着馍馍,背着水壶,穿梭于枸杞园中。农民们也不知道他整天在园里忙些啥,只是看着他孤身一人在这穷窝窝里一呆就是十几天,经常连口热饭都吃不上。谁料想,就是这位年轻人,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凭借最简单的工具,成功培育出了“宁杞1号”、“宁杞2号”两个枸杞新品种。

  “那时候没有良种和配套的技术,更没有仪器设备,我们的老专家搞科研凭的就是一把剪刀一把铁锹。剪刀是看到地里有好的材料剪回来培育,铁锹用来除草、栽苗、施肥。”曹有龙说,如今宁夏农科院仅枸杞领域的国家级平台就有3个——国家枸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枸杞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及农业部枸杞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聚集各方人才,进行品种、栽培、深加工,甚至基因组学的深入系统研究,以此满足市场对多样化品种的需求。

  目前,宁夏农林科学院已建起具有明显区域特色和一定优势、能基本适应和满足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形成了农作物育种与栽培、农业生物技术、枸杞等12大学科41个研究领域。组建了国家及部委批准建立的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质量检测中心等3个,设立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14个、农业部科学观测实验站3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中心)13个、自治区院士工作站6个、自治区科技创新团队12个,引进国家级研发平台5个,省部级平台34个,院地合作共建试验示范基地6个、院企合作基地35个。

  经过几代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宁夏农业科技成果硕果累累,率先绘制出枸杞全基因组物理图谱,首次构建600种代谢物枸杞数据库,选育的枸杞新品种“宁杞7号”示范推广面积70万亩,增加直接经济效益达80多亿元,建立的五阶段病虫害防治法成为政府主导破解枸杞质量安全的主推技术;早熟优质小麦新品系“J304”亩产651.1公斤创我区春小麦单产新高;创制优异新种质200余份,选育的圆粒香米新品系“1388”烹制的米饭被评选为全国十大好吃米饭,水稻新品种“宁粳48号”直播种植亩产835.9公斤,刷新了宁夏旱直播水稻高产纪录;利用滩羊基因鉴定技术和16项生产技术标准实现滩羊肉溢价30%以上;引进筛选示范了适于引黄灌区和南部山区栽培的苜蓿品种7个;马铃薯花药培养体系诱导率高达16.9%处国内领先,选育出淀粉加工与主食化兼用型品种“宁薯16号”通过自治区品种审定;建立的“七彩梯田”农耕文化景区和休闲观光示范园,成为“农业+旅游”新业态……

  60多个年轮,记录下的是科研人员2万多个日日夜夜的坚守,记录下的是他们在农业战线一步一个脚印的奋斗轨迹。宁夏农林科学院的科研人员数十年、几代人的坚守,把农业科技送到了万千农民的手头和心上,把论文写在宁夏广袤的大地上。近年来,该院科研经费年均达到5000万元以上,研究内容涵盖自治区特色优势产业的绝大部分领域,先后转让转化科技成果54项,获得转化收益1534万元,每年平均有50项科技成果被选为自治区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在全区示范推广,辐射面积150多万亩。

  如今,“一把剪刀一把铁锹”早已告别了历史舞台,但“草帽、背包、水壶”这三件宝依旧与这些科研人员相依相伴,伴随他们行走在宁夏的阡陌乡间,走进实验室和企业,走入百姓心里。(记者  张瑛  王洋  文/图)

【编辑】:杨兆莲
【责任编辑】:李静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兴庆区中山南街47号宁夏日报新闻大厦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宁)002号 公安网监备案编号: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宁ICP备050066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