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2019 -> 美丽大武口 -> 新闻聚焦
农家乐 乐农家
2020-07-21 17:34:44   来源:石嘴山日报

  背倚巍巍贺兰山,举目潺潺山泉水。

  7月10日,记者来到“贺兰山下第一村”——龙泉村,村边的核桃树挂满了果实,整洁平坦的道路和清爽宜人的环境让人流连忘返。张娇的“乡间别暑”农家乐就在这一山一水之间。

  盛夏季节,小院里的果蔬长势正旺,一畦畦韭菜碧绿鲜嫩,豆角弯弯曲曲地向上扯着藤蔓,西红柿悄悄染上了一抹红,透过满眼的葱绿,灰墙红瓦的农家院掩映其间。“这份红焖羊肉是那桌客人点名要的,一会还得再张罗两桌。”张娇边说边和丈夫手脚麻利地张罗着饭菜。

  张娇是一个很健谈的人,坐在院子里,提到农家乐的生意,张娇一言一行都透出满满的幸福感。

  “原来村里的环境不太好,也没什么产业,留在村子里的大都是老人和小孩。”8年前,张娇和丈夫季伟像村里绝大多数年轻人一样选择外出打工。季伟买了辆大车在山上跑运输,张娇干起了房地产中介。在外务工的那些日子里,夫妻俩虽然挣了些钱,但在外漂泊的日子让两口子总是欠缺些归属感。“尤其是这几年,煤炭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不太好,我们也一直想着要转行,但不知道要转到哪儿干点啥。”张娇说。2018年冬天,正在发愁的张娇接到母亲的电话,“回村开农家乐吧!”市区都挣不到钱,村子里能发财?挂了电话后的张娇犯起嘀咕。

  实际上,经过几年发展,龙泉村早已大变。该村搭乘乡村振兴战略政策快车,探索农旅产业融合模式,创新“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整村旅游发展模式,打通了乡村旅游富民道路。原本人人往外跑的龙泉村吸引了众多游客来游玩,人群熙熙攘攘。

  人气有了,老百姓挣钱就容易,这让张娇有了底气。2019年五一期间,张娇跟丈夫特地回村考察了一番,随后她将家里人召集到一起,准备全家齐上阵、携手奔小康。说干就干,夫妻俩花了十几万元,重修了家里的房屋和地面,置办上桌椅板凳和锅台灶具。7月中旬,“乡间别暑”农家乐开张了。

  丈夫负责掌勺,妹妹负责后厨,父母端菜传菜,张娇全面管理,从一开业,“农家乐”就忙碌了起来。

  “我们的特色菜是农家辣子鸡、红焖羊肉和时令蔬菜,食材都是自家院里种养的,一般人均50元就能吃得好、吃到饱。生意好的时候,一天接待了200多位游客,去年到现在毛利润19万元。”张娇说。因为食材放心、菜品可口、主人热情,“乡间别暑”农家乐的名声很快传开了,回头客越来越多。为了展示厨艺,季伟专程到小菜园摘来新鲜的青菜,择菜、清洗、配菜,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油锅烧热,“哗啦”一声青菜入锅,简单翻炒几下,再撒上调料翻炒,浓浓的香味扑鼻而来。

  “妇女主任家”“队长家”……庭院里,富有乡村气息的房间名依次排开,院内院外一溜木质桌椅,面前是泉水、吊桥,背后是巍巍贺兰山,再加上微风徐来,树枝摇曳,一幅田园美景图吸引了八方宾客。

  尝到了办农家乐的甜头,张娇和丈夫更加卖力气了,他们家还办起了采摘、垂钓和民宿,一年下来又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办农家乐确实是农村人增收致富的好办法,只要肯花心思、肯下功夫,就能做到‘人在家中坐,生意上门来’。”张娇笑着说,“如今村里每天都有新变化,以后来村的游客会更多,我得再琢磨几个主打菜,农家菜也不能‘低水平重复建设’。”

  傍晚时分,许多在市区居住的市民和周边自驾的游客陆陆续续前来,在农家院里点一桌饭菜,星子闪烁,月色浮起,孩童嬉闹,大人们小酌三杯两盏淡酒,是这个夏日里再惬意不过的风景。(记者 李薇)

【编辑】:倪金凤
【责任编辑】:倪金凤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兴庆区中山南街47号宁夏日报新闻大厦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宁)002号 公安网监备案编号: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宁ICP备050066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