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2019 -> 宁夏“三大战略”实施两周年 -> 文字头条
高层次引进人才的“宁夏时光”
2019-08-02 09:20:21   来源:宁夏日报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

  随着人才强国战略实施,各地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

  与自带人才磁场的东部沿海相比,我区总量不足、结构不优、高层次人才短缺等问题突出。

  宁夏拿什么来吸引人才参与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我区创新引人用人育人长效机制,出台《关于推进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意见》《关于实施人才强区工程助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宁夏回族自治区高层次人才优厚待遇实施办法》等一系列人才优惠政策,从科研服务、创业支持、安居保障、社会保险等方面,为人才提供一系列服务。同时,依托特色资源和产业优势,探索出人才与产业融合发展互促双赢的新模式。

  多年来,这些高层次引进人才不忘初心、砥砺前进,各展所长、贡献智慧,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丁文强:想做研究就能出成果

丁文强.jpg

自治区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教学科研人员丁文强踌躇满志,要为宁夏添光加彩。

  从第一次到银川至今大半年时间,自治区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教学科研人员丁文强对银川越来越喜欢、对工作越来越热爱。

  “咱们这儿的人真的很好很热情,地域又与我的研究方向相契合,来这里来对了。”丁文强说。

  丁文强博士就读于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草业经济与社会发展专业,该学院是全国设有草业科学专业的高校中,唯一进入“211”和“985”工程学科建设的学院。勤奋好学的丁文强读博期间硕果累累:在国际SCI收录的期刊发表论文3篇,在《干旱区资源与环境》等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8篇,参加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等国家级科研项目7项。

  即将毕业,凭借着丰硕的科研成果,丁文强收到了包括自治区党校等8所科研院所伸出的“橄榄枝”。实际上,自治区党校对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给出的待遇,并不是丁文强可选择的单位中最好的。

  让丁文强决定先到银川看看的原因是自治区党校人事处处长张继业的耐心。当时,张继业详细介绍了自治区的历史发展和自然环境、党校的科研机制和引进政策等,并与每个应聘者谈心,替大家考虑工作、生活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这让还在校园的我,深深地感到自治区党校对我们能去工作的一种真诚。”丁文强说。

  内心的天平,开始往宁夏倾斜。

  2018年年底,丁文强坐着火车第一次来到银川。列车缓缓驶入车站,天还未亮,丁文强就接到了自治区党校人事处副处长张芳的电话:“坐车顺利吗?我已经到办公室等你了。到大门口给我打电话,我去接你。”

  这个电话,让丁文强内心温暖了许久。顺利通过面试后,丁文强返回学校,并下定决心,到自治区党校拓展自己的事业。

  博士毕业后到宁夏,让丁文强更加坚信,自己的选择没有错。

  “把你们引到这里工作,仅仅是我们工作的第一步,关键是要帮助你们成长成才,成为全区有影响的人才。”入职时,学校负责同志的话让丁文强和一起来的博士们热血沸腾。自治区党校按照“坚持用学术讲政治,视教学质量为生命,抓课程体系,抓专题质量,严把新专题试讲关,严把精品课大赛关,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的工作思路,通过打造校(院)精品课大赛、全区党校(行政学院)系统精品课大赛和校(院)样板课平台、名师工程,进修、访学、挂职、调研等方式,提高大家的教学和科研能力。仅2019年,学校获批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青年项目和西部项目共计4项,在西部地区党校系统中排名第四,年度项目立项数量连续2年在西北五省区党校中排名第一……这些给了丁文强极大的信心,让他实实在在看到在这里“想做研究就能出成果”的希望。

  “自治区党校是我实现个人理想和社会价值的事业平台。现在,我储备了研究‘三农’问题的基本知识和研究方法,可以扎根在拥有农业优势的宁夏大地。”丁文强说。(秦一舟)

  马琨:把科研成果写在大地上

马琨.jpg

暑假期间,宁夏大学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教授马琨仍在实验室工作。

  7月31日,沐浴在阳光下的宁夏大学风景如画。位于学校东侧科技楼的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教授马琨专注地盯着前方的屏幕,跳动的数字接连不断地映入他的眼中。

  “这是我们在做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测试,剖析的是农业微生物多样性问题。这项研究对宁夏农业作物多样性研发有很大的意义。”马琨指着屏幕上的数据,眼里难掩激动。

  奉献农业,是马琨为之奋斗了近30年的梦想。从本科到博士后,随着对农业研究的不断深入,马琨对农业的热爱之情也越来越浓厚。

  1997年,在南京农业大学攻读农业环境保护专业的马琨取得硕士学位并回到家乡,在宁夏大学农学院(原宁夏农学院)担任教师。抱着对知识的渴求,2年后,他重回校园,在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攻读生态学博士,随后在浙江大学环境工程与环境科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

  2006年,学成归来的马琨放弃了东部沿海城市的高薪职位,又一次选择回到宁夏,先后在宁夏大学农学院、宁夏大学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任职,担任研究生导师。

  “如今,我区农业正处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作为一名农业研究者,应该为家乡的发展尽一份力。”马琨道出了回到宁夏的理由。

  一边做研究,一边搞教学,马琨的时间格外紧张。从田间地头到实验室,再到教室,他几乎每天在这样的“三点一线”忙碌奔波。

  农业研究不同于别的领域,与数据打交道只是工作的一部分。更多的时间里,马琨要带着研究人员深入农田工作。“每年4月到10月是农忙季节,我们必须经常去农田里参与试验布设、作物采样测试和农业技术的示范与推广等工作,了解农业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下一步研究做准备。”马琨说。

  “研究”二字说来简单,背后是无尽的付出和努力。

  依据农业现状研究提出假设,再通过大量实践印证假设得出结论,是马琨从事农业科研工作的方法。从田间到实验室再回到田间,形成了整个研究的闭环。为了做好农业研究,马琨和团队成员的脚步踏遍了全区每一个乡镇,各地的土壤成分、作物属性等情况就像一张清晰的图纸,深深印刻在他的心里。

  研究室里的马琨认真严谨,可一到课堂,幽默和蔼的马老师立刻“上线”。

  为了让课堂内容更加有吸引力,马琨做了大量的功课。“一味的填鸭式教学行不通,得契合年轻人的喜好,把课程内容安排得有趣又实用才行。”马琨说。

  多年辛苦耕耘,马琨的研究亦是硕果累累。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到自治区重点研发项目,他主持和参与研究的项目达20余项,形成专利技术4项,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现代农业研究的意义是研究利用新技术、新方法去指导实践,从而实现农业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同提升。”马琨说,宁夏农业前景广阔,未来自己和团队要走的路还很长。(记者 马越)

  王银:辛勤耕耘收获累累硕果

王银.jpg

宁夏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神经生物学系主任王银(中)指导学生做实验。

  暑假期间,宁夏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神经生物学系主任王银和博士生们忙碌的身影还常常出现在校园中。“我正在申报自治区重点研发项目,假期也要抓紧时间,这个假期注定是无休了。”王银笑着说。回国11年,类似被“报销”的假期有很多,但她从不计较,在王银心中,事业的精进和学生的进步更加重要。

  2007年,正在美国加州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的王银接到宁夏医科大学打来的电话。这通越洋电话,仿佛投入湖心的石子,在王银的内心激起层层涟漪。

  原来是该校邀请王银毕业后到宁夏任教。“当时上海一所高校为我提供了职位,还一直保留着上海户口。回到宁夏发展,的确需要勇气。”王银坦言。

  去留之间,王银考虑了整整一年。2008年,她和丈夫带着两个孩子回到银川。“宁夏神经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还很匮乏,这里更需要我,我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即使在生活和子女教育方面有些影响,我们也能克服。”王银说。

  进入宁夏医科大学后,王银先创立神经生物学系,为本科生开设神经生物学课程,申报神经生物学硕士学位点,并担任宁夏颅脑疾病重点实验室学术带头人,投身宁夏神经科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一些高龄产妇在怀孕过程中存在缺血、缺氧的问题,胎儿出生后造成脑损伤,甚至有的孩子留下严重的后遗症。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研究发病机制,减少脑损伤,希望为脑损伤的患儿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王银介绍。

  创业艰难百事多。由于条件所限,王银的一些研究设备在宁夏成了“稀罕货”。没有研究需要的一种特殊的细胞培养箱,她向外地经销商订货,几经周折,历时3年也没有得到,最终只能到浙江大学完成。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克服西部科研条件落后、生源不足等重重困难,王银攻克一系列难关,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4项。

  工作中,王银还显示出优秀的学术素养和教学优势。她将科技最前沿的进展,用最浅显易懂的方式融入到基础知识的教学中,使学生在课堂上了解到学科最新发展动态,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通过王银和同事们10年的辛勤耕耘,神经科学现在成为宁夏医科大学的优势学科,昔日“一穷二白”的各种研究短板也随着我区不断加大的科技投入而显著提升,王银先后入选自治区首批海外引才“百人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耕耘数载,桃李芬芳。这些年,王银共培养9名硕士研究生和2名博士研究生,4位本科生获得国家级、自治区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位学生获得国家级基础医学竞赛三等奖。她指导的2009级生物技术专业学生邵佳伟考上华东师范大学的硕博连读生,并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ence子刊封面发表文章。

  “回到宁夏我不后悔,我的事业不断发展,还培养了学生,为宁夏神经生物学领域研究作出了贡献,我很满足。”王银如是说。 (记者 张贺)

  冯周荣:勇攀高峰助力宁夏“智造”

冯周荣.jpg

宁夏共享铸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冯周荣正在检查产品。

  “冯总在哪儿?”在宁夏共享铸钢有限公司采访副总经理冯周荣时,记者寻觅了一圈,都没找到他的身影。

  “八成在车间。”一位研发人员回应。

  走进车间,一股热浪迎面袭来,热处理炉旁,冯周荣正与员工调试工艺参数。

  喜欢扎现场、擅于搞研发、会带团队,在共享铸钢的6年里,冯周荣用实际行动带领企业在创新转型的路上实现了一个又一个跨越。

  2013年,还未从西北大学博士毕业的冯周荣一连接到6家单位抛出的“橄榄枝”。

  14万元安家费、副教授待遇、100平方米住房、解决家属工作……面对优厚的待遇和优越的工作环境,冯周荣却选择到宁夏。

  打动冯周荣的是共享铸钢招聘团队的一句话:“待遇好说,你先去企业看一看,我们报销路费。”

  在宁夏考察一圈后,冯周荣认为这里是个景美人美的好地方。但彻底让他动心的原因,源于招聘团队的另一句话:“我们想攻克技术难点,实现一些特殊材料的国产化。”

  “这是一个有雄心的企业,也是一个求贤若渴的地方,或许我能大展宏图。”冯周荣说。

  多次说服家人,他终于举家搬迁到银川。

  起初,冯周荣任研发部部长助理,主攻超临界发电用CB2钢新材料的研发。

  此时,只有欧洲的几个国家掌握该材料的研发技术。

  “能查的资料有限,一切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冯周荣说,一般材料内含有三四种合金元素,而该材料内包括13种元素,尽管每种元素的含量少之又少,但缺一不可。

  每次实验长达五六个小时,冯周荣和团队需要不时往温度达1600摄氏度的钢水里加入碳、硼等元素,其中硼元素含量仅为0.006%至0.01%。

  设计工艺,修改方案,解决元素易挥发、易熔化等问题……经过反复实验,最终,冯周荣带领团队耗时2年,成功研发出超临界发电用CB2钢新材料,该材料对促进火电厂节能减排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研发低温用钢到耐热钢、双相不锈钢、奥氏体不锈钢,冯周荣带领团队勇攀高峰,接连攻克诸多技术难点,让更多“宁夏智造”从车间走向世界。而他本人,也不断迈上新台阶,升至企业副总经理。

  冯周荣直言,政府的好政策、企业的好平台,让他不断有了归属感。

  “大家老喊着招人难,还不如在育人上下功夫。”在研发的同时,冯周荣还带出一批铸造、焊接、热处理等方面的高精尖人才。

  作为冯周荣的得力助手,29岁的纳学洋承担冯周荣手下一半项目的研发工作。

  2年前,纳学洋却对许多技术浅尝辄止、一知半解。

  找准纳学洋的短板,冯周荣不时向其抛出问题。“若答不上来,冯总让我通过看书、上网、咨询车间师傅等方式,自己找答案。最后,我再带着答案找冯总核对。”纳学洋说,这样的“倒逼式”学习方法,促使他很快养成自学的习惯,并将理论与实操融会贯通。

  “来了就有一番天地,可以施展拳脚。在宁夏的6年时光,找到了价值所在,这条路选对了!”冯周荣说。 (海文)  

【编辑】:张海燕
【责任编辑】:任岚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兴庆区中山南街47号宁夏日报新闻大厦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宁)002号 公安网监备案编号: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宁ICP备050066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