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2019 -> 宁夏“三大战略”实施两周年 -> 文字头条
妇女创业创新彰显“她”力量
2020-01-10 14:39:49   来源:宁夏日报

  编者按

  创业创新,绝非易事。

  对于女性而言,一旦选择创业创新,就意味着她们必须不断历练、武装自己,在创业创新中自强不息、在创造中开拓进取、在创业中艰苦奋斗。

  近年来,自治区妇联联合相关部门积极举办创业创新赛事活动,进一步发挥手工产业在助力妇女脱贫、吸纳妇女就业、促进妇女创业、传承手工文化中的积极作用,激励广大妇女释放创业热情、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同时加强“巾帼创业创新基地”建设,为贫困妇女就近就地创收脱贫致富搭建平台。

  如今,越来越多的女性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上彰显了自强不息、坚韧刚毅、智慧豁达的新时代女性风采,她们的故事是精彩纷呈、鼓舞人心的……

  刘亚明:非遗技艺带动脱贫梦

<p>  妇女们在家中编制手工艺品。</p>

妇女们在家中编制手工艺品。

  1月8日,刘亚明和往常一样,早早来到位于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原隆村的非遗文化基地,一进门,徒弟程润莲急忙迎了上来,扶着刘亚明坐下。

  “老师,外面天这么冷,您还总是来这么早,这腿受过伤,可别冻着了。”一边心疼地埋怨,程润莲赶紧倒上热水,将暖暖的水杯送到刘亚明手里。

  “最近村里妇女的作品多,我得看着把大家的问题都改过来,这样手艺才能进步,妇女们的收入也能增加。”刘亚明温和地笑着。

  在原隆村,刘亚明是家喻户晓的“明星老师”。自2014年至今,刘亚明培养出了9名县级非遗传承人,许多妇女也跟着她学到了手艺,改变了生活。

  2014年,58岁的刘亚明被确定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编结技艺传承人。在此之前,刘亚明曾一直担任大学艺术课程的老师。

  “这些传统技艺是我小时候学到的知识,因为内心热爱,多年来一直没有放弃,我把它们与工作结合起来,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现在,能让这种技艺成为脱贫致富的手艺,却是我意料之外的收获。”刘亚明说。

  成为非遗传承人不久,刘亚明在一次考察中与原隆村结缘,并下决心帮助村里搞产业,助力妇女脱贫。

  如今,从刘亚明那里学到手艺的妇女都在扶贫车间工作,每天领了材料回家工作,按件到车间交货领取工资,既不耽误照顾家庭,还能实现经济独立,大家的腰板都直了。

  然而初到原隆村时,刘亚明并不像现在这样“有人气”。

  “最初大家学手艺时,很少有人感兴趣。”刘亚明回忆,原隆村是一个移民村,全村妇女缺技术、就业难。对此,银川市探索“精准扶贫、技能就业”的非遗帮扶模式,邀请非遗传承人在原隆村开设软陶饰品制作、西北刺绣等课程,向当地妇女传经送宝。

  事实上,当地妇女对刺绣、布艺制作等传统技艺并不陌生,由于生计艰难,缝缝补补曾是生活的常态。刘亚明提出让大家学习这些技艺赚取工资时,许多人不以为然。

  为了说服大家,刘亚明挨家挨户做工作,并用手中的各类传统绝活吸引大家走出家庭,学起了技术。

  32岁的程润莲对软陶制作感兴趣,2017年,她跟着刘亚明学起了面塑技艺,为了让程润莲学好技术,刘亚明没少花功夫:一遍遍手把手教,一次次仔细指导,才有了今天的好手艺。

  程润莲打心里敬重刘亚明,“村里的妇女但凡有想学的,老师不论多忙多累都抽时间认真教,这些年大家都靠着这门手艺充实了生活,提升了自信。”程润莲说。

  自2014年至今,刘亚明带动原隆村妇女通过旅游产品的研发、设计、制作和销售等扶贫项目,增加了移民的收入;研发生产三大类21种产品,其中有一类产品获得国家旅游商品三等奖,两类产品获得国家旅游商品入围奖。

  截至目前,原隆村有240人系统学习了工艺品手工生产技能,700多人进行过初级学习,2000多人在车间培训学习,依靠传统手工艺品产品技艺,原隆村妇女走上了脱贫路。(记者 马越 文/图)

何宁红:让老有所养亦有所乐

<p>  何宁红(端蛋糕者)和养老公寓工作人员为老人过生日。</p><p>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p>

  何宁红(端蛋糕者)和养老公寓工作人员为老人过生日。(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对于这句歌词的理解,何宁红是在运营老年公寓中不断加深的。

  何宁红1997年从工厂下岗,她没有气馁,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生活,依靠曾经学习的幼教专业知识,成为了一名幼儿园教师,随后在银川市唐徕小区开办幼儿园。2005年,何宁红随自治区妇联到沈阳、大连等地考察学习先进家政服务经验。在外地,她看到了功能健全的养老服务机构,“养老院比幼儿园还漂亮,老人的衣食住行也照顾得很到位。那会我想如果银川也有一家这样的养老机构该多好。”何宁红回忆。

  当时宁夏没有民办养老机构,人们对于养老院的认知还停留在无儿无女的老人才进养老院的偏见中。何宁红相信,外地的养老产业的现状就是宁夏养老产业发展的未来。2006年10月,何宁红创办的银川市宁红爱心老年公寓正式运营,这也是宁夏第一家民办养老院。起初没经验、无员工,也缺乏足够资金周转,困难重重。何宁红并没有退缩,她以实际行动带动下岗女工集思广益,在实践中学习摸索。

  一个故事让她记忆犹新,公寓开业不久,一个50多岁的女性前来咨询,她在银川上班,近80岁的母亲独居在石嘴山,她工作日在银川上班,周末照料母亲。长期两地奔波感到精力不济,她希望把母亲接到银川的养老院,方便照顾。但母亲对养老院很拒斥,她只得告诉母亲去银川一个疗养中心休息一个月,休息结束就回家。

  何宁红回忆,老人待了半个月就埋怨女儿:“有这么好的地方为什么不早点带我来?”老人还向老同事老朋友推荐宁红爱心老年公寓,后来这位老人在老年公寓生活了8年,寿终正寝。

  近年来,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养老机构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接受,老人们在这里获得了快乐,子女们也解放身心更好地投入工作。

  十几年来,宁红爱心老年公寓先后接纳老人近千人次,服务的项目从半自理到全护理,从特殊护理到安宁服务,入住老人最大年龄100岁,有三分之二的老人是高龄、失能、卧床老人,平均年龄在80岁以上。

  在照料老人的过程中,何宁红将幼儿园教小朋友的一些游戏带入养老院,“都说老小孩,这二者有相通之处,通过集体游戏老人的大脑和身体都能得到锻炼,也更精神了。”何宁红说。

  2018年9月,宁红爱心老年公寓通过公开招标,接手了2家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开展社区助餐、助洁、助浴、助购等业务,向社区所有60岁以上老年人开放,重点服务高龄老人、空巢老人、残疾老人、优抚老人、低保或低收入老人等社区需要日间照料的老年人。老人白天入托接受照顾和参与活动,晚上回家享受家庭生活。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人人都会老,这是不可避免的,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让他们的晚年生活更加安逸。”何宁红说。(记者 张贺)

寇启芳:科技赋能 下岗创业天地宽

<p>  寇启芳正在做育种实验。</p><p>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p>

寇启芳正在做育种实验。(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这几天,参加吴忠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的寇启芳格外繁忙,除在会上提交建议、替老百姓发声外,她还通过手机接到了一份订单——一位客户一次性订购30只滩羊。

  1月9日,处理完一堆事物,寇启芳终于得闲,跟记者讲述起那些难忘的创业创新故事。

  记者眼前的这位女性,干练、麻利,做事雷厉风行,很难想象,24年前,她是一名前途未卜的下岗女工。

  被1987年,寇启芳从农校毕业后分配到一家国营单位,成为一名农业技术工作者。

  1996年,单位改制,寇启芳成了下岗职工队伍中的一员。下岗后,个性好强的她,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利用所学的畜牧兽医专业知识,走上了创业的道路。

  在租来的一间10多平方米的店面里,寇启芳开了一家动物门诊。

  创业之初是异常艰苦的,寇启芳每天骑自行车,行程40多公里,为养殖户的牲畜诊治疾病、送医送药。

  “别人进的药价格低、药效弱,我的高价药、高效药不占优势。”寇启芳说,创业最初的几年里,为了积攒信誉度,她只得把利润降到最低。

  时间久了,医术高、能吃苦、讲诚信的寇启芳积累了不少人脉资源,生意也越做越大。

  2003年,我区实行全境禁牧封育,由于圈养成本高,不少养殖户无法适应新变化,放弃养殖多年的滩羊。

  寇启芳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滩羊是宁夏特色产业,不能在我们手里砸了这块‘金字招牌’。”

  随即,寇启芳在吴忠市红寺堡区创办了一家专门从事滩羊生产的科技型企业——天源良种羊繁育养殖有限公司。一边培育优良品种,一边教养殖户科学精准的养殖方式。

  此时,由于科研基础设施落后、科研水平有限,红寺堡区的滩羊生产性能低,体重偏小、增重慢、胴体等级较低,养殖户往往是忙乎一年,收入微乎其微,甚至还得倒贴钱。

  “必须借助外力,不断发展壮大羊产业!”2015年,寇启芳成立了创新工作室,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宁夏大学合作,开展 “营养调控生产高档(大理石花纹)滩羊肉等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科研投入大、见效慢,最初的几年,钱投入了不少,却不见成效。寇启芳也曾失落、低迷过。“不敢跟别人说我在搞研发,怕做不成被笑话。”经历反复的试验,2018年,研发取得重大突破,成功研发、生产出大理石花纹滩羊肉,目前,大理石花纹滩羊肉因细嫩鲜美、脂肪分布均匀、不膻不腻、胆固醇含量低等特点,深受北京、山东、广东等地的消费者喜欢。

  针对宁夏滩羊产量少等问题,寇启芳还和宁夏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合作,利用国际先进的分子聚合技术,培育出了产肉性能好、一胎多羔、无角、小脂尾等遗传性状的滩羊新品种(系)。

  致富不忘乡邻。近年来,寇启芳累计向红寺堡养殖户选育推广滩羊优秀基础母羊3万多只,与11个县(市、区)畜牧技术服务单位及周边130多家中小企业建立了良好的技术协作服务网点。自2017年起,寇启芳为红寺堡区大河乡龙源村35户65岁以上的老人每户捐助2只滩羊,为2户特困户每户捐助3只滩羊,同时在龙源村建立滩羊养殖扶贫基地,带动1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科学、精准养殖。(记者 姜璐 实习生 刘婷) 

  唐亚楠:站在时代风口快速成长

<p>  身为银川市、金凤区两级人大代表的唐亚楠在创业和履职中谋发展。</p>

身为银川市、金凤区两级人大代表的唐亚楠在创业和履职中谋发展。

  创业,源于唐亚楠喜欢挑战自我的个性。

  唐亚楠大学毕业后,选择自主创业,创办了银川伊百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之后,她并购了宁夏自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从事食品加工。从女大学生到企业经营者,唐亚楠认为,创业让自己变得更强,“创业,让我接触到了更广阔的世界,从而更好地完善自己。”

  如今,公司由初期注册资金3万元发展到现在拥有资产总额3000余万元;由不足60平方米的小作坊成长为占地1.7万平方米的规模企业;经营项目由单一的牛羊肉卷配送发展到生产保健食品、休闲食品等20多个产品。

  发展的良好势头,源于唐亚楠带领公司员工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开发新项目、新产品。

  企业创办以来,唐亚楠还吸纳近20名残疾人到企业就业,并且接收了近百名大学毕业生、失地农民、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并为固定职工交纳了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职工是企业的第一生产力,是企业发展的决定力量。为提高员工积极性和员工的凝聚力,唐亚楠还加大福利费的投入,为每位员工配置了生活用品柜及餐具、茶具,提供免费三餐,并在各车间通道内安装排气风扇、铺设地毯和自动饮水机等,改善了员工的生活、生产环境,给员工创造了舒适的工作环境。

  创业多年,硕果累累,唐亚楠经营的企业被评为自治区创业明星企业、宁夏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以及宁夏“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她本人是银川市、金凤区两级人大代表,还获得“银川市创业明星”“银川市三八红旗手”“银川市十大杰出青年”“银川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她以个人的创业经历和实践精神感染着一批妇女创业者,激发了她们的创业激情。

  凭借创业走上富裕路的唐亚楠,创业不忘回馈社会。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唐亚楠带领员工积极向红十字会捐款捐物。2012年,唐亚楠又慰问银川市交警。2019年,她与彭阳县新集乡何山村开展“产业脱贫”活动,送去一份爱心。(记者 高菲 文/图)

【编辑】:张海燕
【责任编辑】:邵志权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兴庆区中山南街47号宁夏日报新闻大厦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宁)002号 公安网监备案编号: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宁ICP备050066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