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2019 -> 宁夏“三大战略”实施两周年 -> 我在现场
彭阳:构筑坚固的脱贫富民“长城”
2019-12-27 09:18:40   来源:宁夏日报

  核心提示

  冬日里的彭阳县,阡陌交错,瑞雪皑皑。

  地处黄土高原丘陵地区的彭阳县是革命老区,也是经济发展薄弱区。

  在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中,彭阳县聚焦脱贫富民目标,精准施策;以产业扶贫为引领构建系统性、可持续的脱贫措施;以贫困人口可持续生计为根本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构筑脱贫攻坚的保障体系,走出了一条符合彭阳实际的科学发展之路,实现了脱贫“摘帽”,构筑经得起历史检验的脱贫富民“长城”。

  问诊贫困根源 开出脱贫药方

  彭阳县地貌以梁筛状丘陵黄土为主,由梁峁、残塬、川地和沟壑构成,地形支离破碎,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年降水量450毫米至550毫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的1/6,属于典型的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自然灾害相对频繁,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国家级贫困县。

  “贫困人口数量多,扶贫开发任务艰巨。”彭阳县相关领导说,彭阳县常住人口19.66万人,2014年,全县156个行政村中有122个贫困村,贫困户人口15938户63803人,贫困发生率28.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30元,贫困程度较深。农业发展基础薄弱、可利用资源有限、难以实现集约化发展等问题,致使脱贫攻坚成本较高。

  彭阳县的贫困,是生态被肆意破坏、水土流失的贫困,是山大沟深、发展滞后等多重条件叠加构成的贫困。如何精准脱贫,带领老区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成为彭阳县委、县政府肩负的时代重托和使命。

  彭阳县自1983年建县以来,经过36年持续改善生态环境,累计治理小流域132条1780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程度由建县初的11.1%提高到76.5%,全县林地保有面积达到203万亩,其中森林面积104.51万亩,森林覆盖率由建县之初的3%提高到27.5%,取得了山变绿、水变清、地变平、人变富的明显成效,“88542”工程整地可绕地球3圈半,誉为“中国生态长城”。

  生态改善,为脱贫攻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4年以来,彭阳县委、县政府坚持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四个切实”“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要求,在精准、稳定、可持续上下功夫,强产业稳增收、夯基础补短板、建机制兜底线,形成全县上下聚焦脱贫攻坚主战场、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制、啃下脱贫攻坚“硬骨头”的发展格局,把精准扶贫真正抓到了实处。

  紧盯“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建立精准扶贫政策体系,制定出台产业扶贫、金融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危房危窑改造等13项政策性文件,把政策措施“一对一”“点对点”地落实到村到户到人,着力构建稳定可持续的脱贫长效机制。

  发展特色产业 筑牢脱贫根基

  产业是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也是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稳定农民增收的主要举措。彭阳县因地制宜选准产业,把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劳务和生态富民作为重点,抓关键、筑根基。

  “一头牛净赚5000元,今年我已经卖出36头牛,收入近20万元,比打工、种地强多了。”12月25日,古城镇皇甫村村民马忠说起收入笑容满面。

  皇甫村有养殖传统,依靠水源相对充足的优势发展肉牛产业。现在,养殖业已成为村里的支柱产业,全村共有肉牛养殖户270户,肉牛存栏1500余头,羊存栏3600只,建集中养殖园区1个。2018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1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8万元。

  彭阳县建立政策上“普惠+特惠”、路径上“有土+离土”相结合的扶持机制,确保产业到户。在“有土”产业上,整合财政涉农资金2.97亿元,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实施“贫困户产业增收项目”和“产业富民全覆盖项目”,扶持1.4万多户贫困群众发展肉牛、羊、鸡、蔬菜、林果、中药材、中华蜂等多元化致富产业,使全县90%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有1个至2个脱贫产业。

  “又苦又累不说,收入还少,耕种几十亩地,辛苦一年才收入三四万元。”2014年以前,马忠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生活十分艰难。

  2014年马忠瞅准时机,通过金融扶贫贷款5万元,开始发展养殖业。“第一年购买10头牛,养着养着牛群规模扩大了。”马忠说,他家肉牛饲养量稳定在20头以上,年均收入10万元以上。

  彭阳县通过“财政+金融+扶贫+产业”联动模式和金融扶贫机制,涉农贷款共计3.2万多户,贷款24亿多元;建档立卡贫困户贷款存量1.4万多户,贷款6.96亿余元,户均贷款近5万元。

  在“离土”产业上,重点抓好扶贫车间建设和技能培训,建成扶贫车间32个,吸纳784名群众就近就业,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定岗式”技能培训589期29580人次。通过政府购买非全日制公益性岗位,累计安置建档立卡贫困户7924人,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

  探索生态扶贫新模式。彭阳县在全县分区域建设一棵树、一枝花、一株苗、一棵草“四个一”林草产业试验示范园、示范点,共计48万多亩,试验试种矮砧苹果、文冠果、格桑花等147个品种,筛选适种新品种40个。动员全县242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庭院红梅杏7153亩,增加群众经营性收入,实现山绿与民富双赢。

  完善基础设施 补短板强弱项

  “骑摩托车接送孩子上下学,雨雪天路滑非常危险。”古城镇任河村村民宋彩云的孩子在彭阳二中上学,周末回家路上就花费一个多小时。

  今年2月,彭阳县启动城乡客运一体化,县城至城阳乡沟圈村、草庙村,古城镇任河村,红河乡常沟村的4条城乡公交线开通运营。自此之后,宋彩云孩子上学的交通问题彻底解决了。

  “现在,公交车通到家门口,半小时一趟,乘坐一次只需3元,40分钟到县城,出门特别方便。”宋彩云开心地说。

  皇甫村位于古城镇西部,距彭阳县城17公里。村里以种植养殖为主,贩牛购草对交通运输需求高。“村道年久失修,坑坑洼洼十分难走,严重影响产业发展。”皇甫村村委会主任马国峰说。

  今年10月10日,彭阳县至青石嘴二级公路建成通车。随着这条公路建成,带动古城镇小商品交易活跃,前来赶集的周边市县商贩明显增多。

  2019年,彭阳县交通建设计划总投资3.6亿元,实施公路重点项目9个,除G85彭阳过境段新建项目争取年内开工外,其它8个项目均已开工建设,完成总投资2.8亿元。

  截至目前,该县等级公路总里程达到2857.9公里,等级公路密度113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4.5公里、国道125.9公里、省道85.7公里、农村公路2611.8公里,农村公路列养率100%,经常性养护率100%;全县156个行政村全部通硬化路、通客车,全县715个自然村实现道路硬化或砂化,自然村通硬化路率达85%。

  安居才能乐业,在脱贫攻坚中,彭阳县坚持从破解“水电路房”等基础设施和村集体经济瓶颈入手,累计整合资金10.74亿元,统筹推进农村道路、供水、危房危窑改造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累计完成自来水入户4.3万多户,改造提升2.3万多户,自来水入户率达99.79%,农村饮水保障率、供水水质达标率均达到100%。

  实施危房危窑改造2860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5204户),安全住房保障率达到100%。行政村宽带网络信号、文化体育活动场所、标准化卫生室和综合服务网点实现全覆盖。为村集体经济薄弱的141个村安排启动资金4440万元,156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超过1300万元,村均收入8.37万元。

  智志双扶 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教育是国之大计,也是实现长效脱贫、破除制约贫困内生动力的根本举措。彭阳县积极构建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覆盖、无缝隙的贫困生资助体系,有效解决贫困家庭学生供养困难问题,推进“智志双扶”工程。

  “从2016年落实学前教育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儿童‘一免一补’政策,免保教费1500元,补助生活费900元。”彭阳县教育体育局副局长王兴旺介绍,政府还对建档立卡贫困户、非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等四类学生,每人每年给予500元至1250元不等的生活补助;对幼儿园学前两年在园4周岁城乡低保家庭儿童、孤儿、残疾儿童或其他原因造成家庭特别困难的儿童,给予每生每年1000元的教育助学资助。

  “城阳乡中心幼儿园对家庭困难的孩子保教费全免。”城阳乡中心学校校长王志良介绍,城阳乡共有6所幼儿园、171名幼儿,其中61名幼儿享受政府补助,不但不缴保教费,还享受生活补助费。

  彭阳县落实义务教育“三免一补”政策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并将农村营养改善计划范围扩大到学前班幼儿,解决“哥哥姐姐吃,弟弟妹妹看”的问题。对普通高中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非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孤儿及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家庭学生免除学费,并根据家庭困难程度给予每生每年2500元至1500元的国家助学金资助。

  “一年领取各种补助3700多元,上学不用家里支付一分钱。”彭阳县职业中学高二学生张琴琴家住新集乡姚河村,由于品学兼优,又获得国家奖学金6000元,她拿到奖学金后全部交给父母。

  学生单兵算了一笔账,他一年领取助学金、生活费2500元,免学费、住宿费、教材费3200元。“上学不但不用家人支付费用,反而还有补助。”

  彭阳县实施“9+3”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对职业中学在校在籍学生全部免除学费,国家助学金资助职业中学一、二年级在校在籍学生每年2000元;落实农村中职学生“两免一补”政策,每生每年免住宿费、书本费1200元,补助生活费500元。

  截至目前,彭阳县累计资助学前幼儿1.5万余人次,义务教育寄宿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生活补助5万余人次,营养改善计划受益学生9.6万余人次,资助高中以上学段学生8万余人次。同时,强化义务教育控辍保学联保联控责任,因贫辍学学生数为零。

  健全保障机制 解决后顾之忧

  彭阳县持之以恒完善医疗、社保等社会保障机制,保证在全面建成小康的路上“不落一户、不落一人”。

  高志鹏是彭阳县古城镇小岔沟村村民,被确诊为胃恶性肿瘤后,于今年7月在西安进行手术,住院18天后康复出院。就医期间,高志鹏医疗费用总额为8万多元,医保报销共计7.6万多元,报销比例为95.7%,他个人仅支付3400多元。

  彭阳县在医疗方面推行“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服务,通过降低大病保险起付线、提高扶贫保报销限额、加大医疗救助力度等措施,切实减轻贫困群众就医负担,贫困患者住院实际报销比例达90.96%。

  建立基本医疗、大病保险、扶贫保、医疗救助、商业健康保险“五重医疗”保障制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100%,建档立卡贫困户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和家庭成员意外伤害保险承保面达100%,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医生签约率达100%。

  按照“三个一批”分类管理要求,对全县核准建档立卡贫困户患者3177户3789人实施分类救治和动态管理,财政兜底医疗补助惠及2740人次,支出兜底资金411.66万元。

  全面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推进低保政策和扶贫政策有效衔接,把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3800元,将7882户16254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民政救助保障范围,实现应保尽保、应扶尽扶。对2660名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全部给予生活津贴,对2431名建档立卡重度残疾人全部给予护理补贴。建立县、乡、村三级临时救助机制,累计救助困难群众14956户,发放救助资金2210.7万元(建档立卡贫困户5985户808.7万元)。(记者 剡文鑫 党硕 实习生 樊帆 杜银双 文/图)

<p>  新修村道连通山内外。</p>

试验成功,满心欢喜。

<p>  教师指导实践课。</p>

  新修村道连通山内外。

<p>  特色养殖产业。</p>

  教师指导实践课。

<p>  特色种植产业万寿菊。</p>

  特色养殖产业。  

<p>  美丽彭阳。</p>

特色种植产业万寿菊。

  美丽彭阳。

【编辑】:张海燕
【责任编辑】:张玉婷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兴庆区中山南街47号宁夏日报新闻大厦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宁)002号 公安网监备案编号: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宁ICP备050066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