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2020 -> 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调研 -> 回访报道
123万移民搬出大山活出精彩
2021-04-27 10:33:59   
2021-04-27 10:33:59    来源:宁夏日报

  编者按

  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节点,给人们奋进的力量。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这场与贫困的鏖战,在中国的每一片土地打响,包括被联合国挂牌的“全世界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中国最穷的“三西”地区之一——宁夏西海固。

  “剁开一粒黄土,半粒在喊渴,半粒在喊饿”“走路难死,有病愁死”,可以说,西海固是中国贫困的“微缩盆景”。既然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那么,“搬迁”就成了出路!

  这是一种念兹在兹的人民情怀。一次次翻山越岭、一次次顶风冒雨,习近平总书记连续2次到宁夏视察,给予宁夏人民前进路上不懈奋斗的动力。

  这是一种“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毅力与恒心。宁夏一届又一届党委政府围绕“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标,科学规划安置点,大力发展富民产业,让久居深山的村民告别故土,迁入靠水近路的移民新村。

  脱贫攻坚的阳光照射到宁夏6.64万平方公里的每一个角落,无数人的命运因此峰回路转,无数人的幸福因此触手可及。

  从1983年实施吊庄移民以来,宁夏各界干部群众接续奋斗30余年,历经吊庄移民、扶贫扬黄灌溉工程移民、易地扶贫搬迁移民、中部干旱带生态移民、“十二五”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等6次大规模易地搬迁移民,累计将123万贫困群众搬到新居,贫困发生率从100%降到0.75%。

  永宁县闽宁镇,四通八达的道路、错落有致的瓦房,早已看不出当初地下建房躲避风沙的模样。几个月前,这里因热播剧《山海情》而再次享誉全国,四面八方的游客争相到此,只为追寻“不破楼兰终不还、敢教天地换新颜”的脱贫攻坚力量;

  吴忠市红寺堡区,全国最大的易地单体生态移民扶贫集中安置区,经过多年发展,无数人的家当从只有一口锅和破旧的铺盖,变为崭新的砖瓦房、丰厚的存款。百姓中广传这样一句话:共产党好、黄河水甜;

  固原市原州区张易镇毛套村生态移民迁出区,村民们搬迁前曾栽种在山顶、沟畔、山脚下的一棵棵小树,已成为万顷绿色的一角……

  然而,搬迁安置不是终点,让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才是目的。

  在接下来的征程中,宁夏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抓好产业、就业、社会融入“三件事”,每一分、每一秒,各级党委和政府都想方设法为群众带来改变。

  大力发展产业,改变“穷日子”

  有一种信念叫“不甘”,它鼓舞着干部群众铆足一股劲来改天换地。

  毗邻首府银川市的闽宁镇红酒街,不仅有北纬38度黄金位置赋予的笃定自信,亦是6.6万名移民群众的希望田野。

  搬迁初始,新居耕地有限,剩余劳动力何去何从、如何让移民尽快致富,成了新的难题。

  福宁村党支部原书记谢兴昌脑海里始终有一幅画面——无情的风沙吹了一年又一年,大伙脸上的皱纹如同老家的沟壑一般深。

  不能让乡亲们挪出穷窝窝,却摆脱不掉贫困!立足长远、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闽宁人发现了新机遇。

  在闽宁协作模式的推动下,借助福建的技术、人力、财力,闽宁镇大力发展葡萄酒产业,逐步形成拥有13家酒庄、7万亩葡萄基地的产业集群。

  对外开放,打开了发展的“总开关”。

  半年前,第九届宁夏贺兰山东麓国际葡萄酒博览会在此召开,伴随宁夏开放的脚步,这个名不见经传的葡萄酒小镇也迎来“高光时刻”。短短2天时间,闽宁镇以酒为媒,客商云集,签订了37份合作协议,计划投资额达117亿元。

  有一种精神叫“奋斗”,它激励人们把好日子过出精彩和不凡。

  肉牛是红寺堡区特色支柱产业。2020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吴忠市红寺堡区考察,进了红寺堡镇弘德村刘克瑞的家,还看了他家的牛。

  2021年春节刚过,弘德村几公里外的“飞地”肉牛养殖园区就迎来115头“新住户”,至此,这里肉牛存栏量突破2000头大关。

  因地制宜、精准施策。近年来,弘德村创新模式,将肉质差、效益低的散养牛“搬”到园区,在解放农户双手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养殖效益。去年,借助“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贫困群众”的合作模式,当起甩手掌柜的刘克瑞分红近4万元。

  易地扶贫搬迁,宁夏为什么能行?扶一把,送一程,社会主义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为脱贫攻坚凝聚起无坚不摧的伟大力量:

  投钱——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与争取国家支持相结合、政府投资为主与搬迁群众适当自筹相结合,累计投入250亿元,建设集中安置区(点)622个,开发土地198万亩,占全区耕地的10%;

  派人——福建30多个县(市、区)与宁夏9个贫困县(区)结对帮扶,5700多家闽籍企业、商户来宁,帮助贫困群众选准产业、选对路子、选好项目。宁夏还下派驻村工作队、驻村第一书记到移民村,与群众同甘苦、共奋进;

  发展——各地因地制宜发展种养、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把搬迁群众嵌入产业链,为搬迁群众建成设施温棚和养殖圈棚6.1万座,每个村有1至2个富民产业,贫困户80%以上有产业增收项目,40%以上的收入来自特色产业。

  就业创业两手抓,鼓起“钱袋子”

  对青铜峡市叶盛镇400多名移民来说,家门口就业渠道很多,从“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扶贫产业园的就业机会到牛羊养殖,从建筑务工到生态旅游服务,多元产业并行发展,移民选择就业途径就像做“多选题”。

  叶盛镇移民的就业状况是全区移民的一个缩影。在宁夏,每一户移民都有自己的“铁杆庄稼”。

  “挪窝”4年,从起初被村干部跟在屁股后面撵着参加技术培训,到后来主动担任村里的技术指导员,中卫市沙坡头区东园镇金沙村村民刘勇用一身的技能,立下了把日子过出彩的志气。

  “一共流转了200多亩地,种水稻、玉米,除去用工、化肥等成本,年底净落10万元。”刘勇笑着说,初到金沙村时,他兜里只有借来的1000多元钱,10万元,对当时的他来说是天文数字。

  距叶盛镇近200公里的同心县扶贫产业园中核(宁夏)同心防护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把务工点建在村民家门口的企业。企业负责教、农民负责学,在这里,31岁的马艳学会了操作缝纫机,最高纪录是一天制作了508只袖子。

  每月有固定收入、工作顾家两不误,这样的生活,中核(宁夏)同心防护科技有限公司的543名女工绝大多数人做梦都没有想过。

  天还是那片天,地还是那片地,人却不再是原来的人了。20多年过去,初来闽宁镇时怀揣300元借款的福宁村村民吴维东,早已华丽转身,成为年收入三四十万元的经纪人。

  为帮助村民变“输血”为“造血”,当地积极组织各类技能培训、主动为农民找工作,学了一身本领的吴维东,成功考上瓦工证,获得人生第一笔万元收入。前两年,他又通过技能培训,考取四级项目经理证,成为经纪人。

  刘勇、马艳、吴维东,他们3个人命运改变的背景音乐是同一首脱贫攻坚的时代赞歌。

  易地扶贫搬迁,宁夏为什么能行?坚持精准施策的方略,从政府到企业,从就业“牵线搭桥”到产业创造更多“饭碗”,各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为移民搭建一把“向上”的梯子,让农民的“铁杆庄稼”越长越旺:

  深耕自留田——大力挖掘区内重点工程、业绩向好企业、扶贫车间、季节性农产品加工厂等就业岗位,建成扶贫产业园10个、扶贫车间329个,开展“点单式”“配送式”精准脱贫技能培训,让每名劳动力掌握1至2门技能;

  开荒劈新田——全面落实社保补贴、岗位补贴、培训补贴、交通补贴等就业扶持政策,借助闽宁协作和东西部合作等方式,向福建、浙江、江苏等地输送大量劳动力。

  完善社会保障,解除“穷绊子”

  移民,一个宁夏人血脉中涌动的名词。在宁夏,每6个人中约有1人是移民。

  “你从哪里来?”田间地头、大街小巷,这样的一句问候,在30多年间发生了变化,大家的回答从“我从西吉、隆德、泾源(迁出区)来……”变为“我从红寺堡、闽宁(迁入区)来”。

  从故土难离到此心安处是吾乡,社会融入体现在不经意的言语间,体现在内心深处的共鸣里。123万人弱化了“我从哪里来”的意识,增强了“我是这里人”的归属感,实现了从“我是移民”到“我是居民”的转变。

  红寺堡区红寺堡镇朝阳村,从4个县搬迁来的回族、汉族群众各占一半人口,有的村组回、汉混居,各族群众相处融洽、和谐。

  “刚搬来时,生活习惯不同,拌嘴吵架是常事,有些群众巴不得相互离得远远的。”村党支部书记冯国平告诉记者。

  破解社会融入难题,党建是把“金钥匙”。朝阳村从村“两委”班子抓起,所有干部轮流值班,处理问题不回避、不推诿、不敷衍。同时制定村规民约,细节靠村规民约、大事靠民主决策,使朝阳村从上访村变成了团结和谐的“明星村”。

  只有百姓看得见,才有幸福感。闽宁镇玉海村将村集体的49栋温棚出租,所得收益用于整治环境卫生、为困难群众提供公益性岗位。

  “温棚出租年收入才20多万元,为村民做了这些事后,几乎分文不剩。我们节省其他开支,先把大家的事做好。”玉海村驻村第一书记田鹏说,烦事少了,不少群众主动做志愿者,义务承担起矛盾调解、巡逻等任务。

  “人挪活,树挪死”,一开始不少移民两边跑、两边“吊”,现在人们已在新家立下业、扎下根,而老家变成了心中的一抹乡愁。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步入新发展阶段,乡村振兴成为热频词。闽宁镇、弘德村等移民迁入地,纷纷抓住机遇,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持续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实施村容村貌提升、改水改厕、美丽庭院等工程,大力发展文化生态旅游产业,确保移民致富更可持续。

  易地扶贫搬迁,宁夏为什么能行?坚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样的信念,各地各部门全力以赴、尽心竭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让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弱有所扶——扩大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综合用好低保、临时救助、高龄津贴等政策,解决特殊困难群体基本生活问题,确保脱贫路上不落一户、不少一人;

  难有所助——连续多年实施危房危窑改造工程,让170多万困难群众住上安全房;累计投资205亿元,先后建设了固海扬水、宁夏扶贫扬黄灌溉、中南部城乡饮水等工程,有效解决吃水难题;

  居有所乐——持续推进基层治理,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开展“十星级文明户”“五好模范”等评选活动,扶志气、扶道德、扶文化,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

  征途漫漫,而今迈步从头越。脱贫摘帽后再出发,乡村振兴再发力,“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憧憬正在逐渐变为现实!(记者 姜璐)

<p>  无人机俯视下的银川市金凤区丰登镇润丰村全貌。2017年8月17日,317户、1328人从西吉县白崖乡半子沟村来到400多公里外的润丰村安家落户,开始了新生活。																						本报记者 王鼎 摄</p>

  无人机俯视下的银川市金凤区丰登镇润丰村全貌。2017年8月17日,317户、1328人从西吉县白崖乡半子沟村来到400多公里外的润丰村安家落户,开始了新生活。记者 王鼎 摄

<p>  去年夏天,在西吉县红耀乡井湾村马铃薯种植基地,村民提着刚挖出来的马铃薯,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西吉县是“中国马铃薯之乡”,全县农民三分之一以上的收入来源于马铃薯,马铃薯已成为农民致富的“金蛋蛋”。  本报记者 党硕 摄</p>

  去年夏天,在西吉县红耀乡井湾村马铃薯种植基地,村民提着刚挖出来的马铃薯,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西吉县是“中国马铃薯之乡”,全县农民三分之一以上的收入来源于马铃薯,马铃薯已成为农民致富的“金蛋蛋”。记者 党硕 摄

<p>  去年夏天,海原县闽宁科技园,工人在加工电子门禁卡。本报记者 党硕 摄</p>

去年夏天,海原县闽宁科技园,工人在加工电子门禁卡。记者 党硕 摄

<p>  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镇弘德移民村。 本报记者 党硕 摄</p>

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镇弘德移民村。记者 党硕 摄

<p>  在设施齐全的闽宁中学,学生们课间进行户外运动。 本报记者 马楠 摄</p>

在设施齐全的闽宁中学,学生们课间进行户外运动。记者 马楠 摄

<p>  从2012年4月起,从彭阳县搬迁至银川市兴庆区月牙湖乡的一批批移民乘坐大巴车,奔向新生活。 本报记者 王猛 摄</p>

  从2012年4月起,从彭阳县搬迁至银川市兴庆区月牙湖乡的一批批移民乘坐大巴车,奔向新生活。记者 王猛 摄

【编辑】:王雪玲
【责任编辑】:王雪玲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宜居路156号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宁)字第008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 宁ICP备10000675号-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