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伙计,受累给推个头。”“长一点还是短一点?”“短一点。”“那就平头吧!”在兴庆区大新镇银横社区友爱家园西区文化广场,72岁的师合德身着红马甲,手拿梳子、剪刀、电推子,动作娴熟地为居民理发。4年来,他坚持为辖区居民、孤寡老人以及困难老人免费上门理发,累计为居民义务理发2000余次,用老兵的一腔赤诚温暖人心。
值得一提的是,师合德并非“剃头匠”出身。
1969年,师合德当兵入伍,在部队里他看到战友们理发不方便,“自学成才”的他便成了战友们的“专用”理发师。白天军事训练,晚上和周末的时候他就抽出时间来为战友们义务理发。熟能生巧,师合德的理发技术越来越好,名气也越来越大,大家都愿意找他理发。
“战友们对发型要求不高,干净利落就行,甘愿让我练手,我就把理发的手艺练出来了。”讲起当年的故事,师合德满满的都是自豪感。
2005年,退休后的师合德,也没有闲下来。在小区里,一直都是居民眼中热心肠的“师伯伯”。但凡谁家里遇到事,他总是尽力帮助。2020年疫情发生后,师合德背起梳子、剪刀、电推子,走街串巷为辖区的男女老少解决了“头”等大事。看似平常的一件小事儿,他却坚持了4年,并且乐在其中。“这几年给人理发,我虽然不收费,但是我收获了快乐和自我的价值,能为社会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帮助他人,我的心里就特别舒坦。这件事我会继续做下去。”师合德说。
“近年来,大新镇银横社区积极探索创新‘党建+志愿服务’模式,将党建融入社区志愿服务,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政治引领功能和社区党员志愿者的模范带头作用,带动并影响更多的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壮大社区志愿服务队伍。”大新镇银横社区居委会副主任芦爱华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发挥志愿服务在社区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持续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便民利民的志愿服务活动,弘扬志愿精神,发展志愿服务事业,不断提升辖区居民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乔占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