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2021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 共产党好 黄河水甜
中卫:富民产业里的光阴故事
2021-06-04 07:34:47   
2021-06-04 07:34:47    来源:宁夏日报

<p>  在黄河水的滋润下,中卫更加宜居宜业。本报记者 何耐江 摄</p>

  在黄河水的滋润下,中卫更加宜居宜业。记者 何耐江 摄

  鸣沙村的幸福生活

  走进中卫市沙坡头区迎水桥镇鸣沙村,村美、民富、安居、乐业的新农村魅力,如画卷般向来往客人徐徐展开。

  5月28日,记者在鸣沙村感受“旅游村”里的幸福生活。

  当天下午,阳光正好,鸣沙村民族团结广场长廊下,34岁的罗发军在练习唱花儿。

  罗发军是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山花儿”的代表性传承人,也是鸣沙村乡村旅游的“招牌”。他被鸣沙村旅游公司聘为驻场歌手,专门为来鸣沙村旅游的客人演唱花儿,每年保底工资2万元。

  2018年,在妻子的帮助下,罗发军开通快手直播,目前拥有7.7万粉丝。“平时直播一次能赚100多元,最多的一次赚了1000多元。”

  48岁的陈继芳拾掇着屋子,收拾停当,她又忙着去上班。每天,陈继芳都会来到离家不足2公里远的沙坡头大道清扫马路。“以前,我家在海原县甘城乡,住在4间窑洞里,种田得靠天,遇到旱年,一家人连口粮都没法保障。”说起今昔生活变化,陈继芳特别高兴,“如今在家门口上班,每月工资1900元,我家老公在旅游区做绿化,一天赚70元,日子过得好多了。”

  鸣沙村村北是腾格里金沙岛,村南是黄河,村西是5A级景区沙坡头旅游区,黄河穿村而过。

  曾经的生活“过得像破麻袋,到处都是窟窿。”鸣沙村党支部书记杨生宝感慨道,“现在的好日子,那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不敢想的好日子,得益于鸣沙村探索创新的发展路径。

  鸣沙村依托旅游区位优势,利用林地种植红枣105亩,枣树下养殖“西北溜达鸡”等,种植红富士苹果40亩,将90亩土地开发成151块都市菜园,将28亩盐碱地改造成标准垂钓赛区,将173亩盐碱地建成马术训练区、动物互动区、沙滩摩托体验区,供游客体验娱乐。同时,采用“公司+村集体+农户”入股合作模式,深度挖掘油香、馓子、麻花、凉皮、豆腐脑和豆浆等特色小吃,打造40户农家小作坊。鸣沙村先后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等。

  “我们将依托景区资源优势,继续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促进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带动群众进一步增收致富。”杨生宝说。(记者 杨 超 何耐江)

  红苹果映出“甜日子”

  “去年遭了霜冻,赚了十几万元。”中卫市沙坡头区永康镇永乐村村民范永风说。

  “你连种苹果带销售,不止吧?”永乐村党支部书记韦兴财打趣地“质疑”。

  被韦兴财“戳破”后,范永风笑中带着骄傲:“加上销售就多了,赚了20多万元。”

  而在10多年前,依靠贩运维持生计的范永风哪能想到有一天会过上这样的“甜日子”。

  永乐村位于扬黄灌区西部,曾是一片地势较高且缺水的戈壁砂石滩。直到2008年,中卫市政府投资500多万元用于改善生态移民村环境,实施提水灌溉工程,为永乐村奔小康注入致富“活水”。

  喝上了甘甜的黄河水,如何带领群众走上致富路,怎么发展特色产业、增强群众增收致富的积极性,又成为永乐村亟须解决的问题。

  “我们村地势高,光照充足,土壤富硒,种的苹果又甜又脆。”韦兴财自豪地说。永乐村遂结合资源优势,引导群众大力发展苹果种植。

  2017年,争取中央及自治区财政扶贫资金285.27万元,实施“整村推进”项目,其中田间铺设肥水带经果林1000亩,果园围网3万米;

  2018年,实施“巩固提高”扶贫项目,总投资426万元,架设果园围网1.5万米,道路硬化2.07公里;

  2018年至2019年,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配套建设渠系建筑物11181座……

  目前,永乐村苹果种植面积达5600亩。随着苹果陆续挂果,有了稳定支柱产业,群众致富奔小康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只要人勤快,果园管得好,基本上每家每年都能赚几万元”。韦兴财说,“经过多年培育苹果产业,全村全部脱贫。乡村振兴,支柱产业是关键。”

  日子富裕了,如何更红火?为了开阔眼界,韦兴财去年10月开通抖音和快手账号,“我就发一些沙坡头农产品介绍和日常工作,一方面通过电商平台推销我们的苹果和其他农产品,再就是看看其他省市乡村振兴怎么做的,多学习借鉴”。

  5月28日,韦兴财从江西学习回来忙着编发学习成果,“我们看到了江西休闲农业发展经验、产业融合取得的成绩。我要把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归纳编辑,然后发到抖音和快手上,让大家一起学习”。

  “今年我们尝试苹果深加工,主要是开发苹果饮料,希望能延长产业链、提高产业附加值,带动群众持续增收,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韦兴财说。(记者 杨 超 何耐江 文/图)

<p>  中卫市沙坡头区永康镇永乐村村民在疏果。</p>

  中卫市沙坡头区永康镇永乐村村民在疏果。

  黄牛的“进化”之路

  “过去我们只知道牛是用来犁地的,从来没想到牛还能帮我们赚钱、增收、致富。”一位地地道道的海原人说,观念一变天地宽,如今,肉牛产业已经成为海原农民脱贫致富的“摇钱树”。

  6月1日,海原县关桥乡麻春村康园牛场,“哞哞”的牛声此起彼伏,打扫、消毒、投喂……20多名工人在10个牛舍间忙碌着。

  “前不久刚刚出栏103头牛,收入310多万元。”牛场主康飞将介绍,他养牛至今1年2个月,发展效果令他满意。

  46岁的康飞将是麻春村村民,从小家庭贫困,他打过工、做过小生意,干过建筑行业。近年来,在海原县持续推动发展肉牛产业的“引擎”作用下,康飞将于2020年3月开始养牛。建成大型牛舍10座,肉牛存栏量700多头。乡亲们看到康飞将把牛养得又肥又壮,感受到了发展的潜力,纷纷赶着自家的牛来到他的牛场,请他代养。

  与此同时,康飞将还流转土地1844亩种植青贮玉米等饲草料和用于肉牛防疫的金银花,使饲料供应、养殖、防疫等肉牛养殖各环节趋于完善,自给自足。成立宁夏康园种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托管代养、牛场务工等方式,带动近百位乡亲年总收入达到40万元以上。

  在344国道李旺镇杨堡村段的街道边上,有座高大气派的别墅。这是肉牛养殖户王彦杰的家。曾经人吃水都是大难题,如今他饲养着39头牛。“最初就是靠‘华润基础母牛银行’模式的推广和海原县的补贴政策,从2头牛开始慢慢发展起来的。”建这栋别墅,王彦杰投入了65万元。“条件好了,房盖大点,子女回来也宽敞,过年过节一家人乐乐呵呵多好。”除了养牛,王彦杰还有挖掘机等工程机械,“这就是小康生活!”

  自2014年华润集团定点帮扶海原县以来,其独创和推广的“华润基础母牛银行”模式,带动海原县肉牛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思路的转变带来肉牛产业爆发式增长,海原县挖掘肉牛养殖产业优势,把以高端肉牛为主的草畜产业列为全县产业发展首位,推动千年农耕牛向高端商品牛“进化”。

  通过打造“华润基础母牛银行”模式、推行托管代养模式以及母牛扩繁、品种改良、饲草料加工配送等体系的建设,目前,海原县已培育规模养殖场、专业合作社、家庭牛场227家、养殖示范村57个,全县肉牛饲养量由2016年的15万头增长到30万头。

  同时,挂牌成立肉牛产业集团,设立肉牛产业担保基金,成立宁夏西海固高端牛产业研究院,建成肉牛全产业链精深加工项目,形成“6+1”产业体系,推动肉牛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高端化和市场化发展。

  5月下旬,中国(宁夏)良种牛繁育中心、海原县活牛交易市场等肉牛产业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将于今年和明年相继完工。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向县域及周边地区冷配改良成活犊牛120万头以上,年产值达480亿元;年活牛交易量30万头,产值60亿元,将带动以海原县为中心的六盘山地区活牛生产流通、屠宰、资源的最大化配置。

  海原县,老黄牛的“进化”,将实现更多人的小康梦、致富梦。(记者 王文革 文/图)

<p>  海原县曹洼肉牛育肥基地。</p>

  海原县曹洼肉牛育肥基地。

  35年的时空跨越

  “张老师,是您吗?30多年不见,一切都好吧?”

  5月25日课间,海原县李旺中学教师马世珍闻讯来到校长室,见到了阔别35年的昔日同事张老师。

  1986年9月,宁夏首届讲师团一行30多人奔赴海原县几所中学,进行为期一学年的支教活动。马世珍口中的张老师便是其中一位,当时被派到李旺中学教语文。

  “那时候李旺中学全是低矮的土坯房,校园路面凹凸不平,树也没几棵……”张老师回忆着当初李旺中学的样子。5月25日上午,记者随他再次来到这所学校时,这里的巨变让他感慨不已。

  校门外茂密的绿化林带,遮蔽了大门两边的校园围墙。门口的落地校碑上,“海原县李旺中学”几个大铜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校园内绿树成荫,教学楼、综合楼、宿舍楼、餐厅楼等整齐分布,塑胶操场色彩斑斓,朗朗读书声在校园回荡。

  马世珍带着张老师在校园里转着看着,回忆着昔日的点滴生活。马世珍说,那时虽然艰苦,但从首府银川来的张老师还利用课余时间教学生们踢足球、弹吉他,丰富着学生们的校园生活。

  说话间,他们来到校园中间的一口水窖边。“这不是我们当年吃水的那口水窖吗?”张老师回忆:“那时候学生吃水就靠一口小土窖,得自己用桶吊水上来。”

  “那个时候,最大的困难就是吃水难”,马世珍介绍,当时主要靠收集雨水储存在土窖里解决吃水问题。窖水里常有小蝌蚪、青蛙,师生们也只能喝这样的水。干旱无雨时,学校就雇车到50公里外的固原市三营镇的一个水井去拉水。“三营也缺水时,就得跑100多公里,到中宁县黄河边去拉水。”张老师说,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学校当时没有锅炉,用两个开了口的汽油桶架起柴火给大家烧开水喝。为了省水,食堂一天只供两次饭。

  当年张老师带的高二年级学生丁春海知道张老师来学校的消息后,立即放下手头的活来见恩师。如今已55岁的丁春海,是李旺中学工会主席。当年在张老师的悉心教导下,成为李旺中学那一届唯一的大学生。“我们上学时只喝凉水,没条件喝开水,学生甚至没有水杯。”

  如今,李旺中学已发展成在校学生1408人,拥有实验、音美、智慧教室、VR室、科技馆等功能室齐全、网络覆盖、荣誉满墙的文明校园。35年的时空跨越,今日的李旺中学乃至海原县,通过当地人一锹一镐、一代接着一代干的艰苦奋斗,完成了固海扬水工程、中南部连通城乡饮水工程等一个个重大项目,终于告别了苦咸水,吃上了甘甜的黄河水,彻底破解了千百年的饮水困局。从窖水到黄河水,改变的不仅仅是生活,更改变了人的境界和胸怀。(记者 王文革 文/图)

<p>  海原县李旺中学学生在智慧教室上课。</p>

  海原县李旺中学学生在智慧教室上课。

  桑氏兄弟的“枸杞经”

  5月31日,中宁县大战场乡石喇叭村清水河畔连片的枸杞地里,粉红色的枸杞花竞相盛开,花香扑鼻,枝条和嫩叶间已有枸杞鲜果露出了头,娇艳欲滴。

  记者见到桑克强、桑富民兄弟俩时,他们正在组织工人掐枝。再过半个月,他们的70亩枸杞园就进入采摘季了。

  石喇叭村是个移民村,这里的村民大多来自固原,还有陕西、甘肃、河南等地的自发移民。桑克强、桑富民兄弟俩是20世纪90年代初从西吉县搬迁到石喇叭村的。“刚来时,一片荒滩,种庄稼几乎没有收成,只能四处打零工,收入少而且不稳定。枸杞是中宁的主导产业,而且是抗旱作物,后来就跟着当地的老百姓学种枸杞。”桑克强说。

  43岁的桑克强已经种了20多年枸杞,最早的时候种了20亩。2003年,桑富民退役回到家乡,兄弟俩一商议将规模扩大到了70亩。“那些年没有烘干设备,枸杞鲜果制干一直采用自然晾晒的方式。每遇阴雨天,枸杞晾晒难,还有烂果,加上有几年市场行情不好,损失着实不小。”

  在桑克强家的院子里,占地880平方米的加工厂房,有烘干、晾晒、水洗等设备。这是2013年兄弟俩投资38万元建成的。“加工出来的枸杞干果色泽好、品相优,出品率也高,之后的收益逐年递增。特别是2015年,净收入40余万元。”

  石喇叭村几乎家家种枸杞,村上共有2800亩枸杞地。修剪、除草、施肥及病虫害防控……桑氏兄弟是当地名副其实的枸杞种植能手。在种植管理上,他们严格按照低残留、无公害方式进行有机化种植。2018年起,他们逐年淘汰老品种,将20亩枸杞逐步引进改良为新品种。

  他们加工的枸杞干果大多数销售到中宁枸杞交易市场,一部分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到浙江、上海等地,最高的1公斤卖到200元。前不久,兄弟俩和中宁县一家枸杞公司签订了8吨无公害枸杞收购合同,每公斤订购价格比市场价格高出10元左右。“我们打算注册商标,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依托成熟的电商平台,把村里的好枸杞卖到全国各地。”兄弟俩信心满满。

  依靠黄河水的浇灌,石喇叭村的土地变得肥沃,种出的枸杞深受市场青睐。辛勤的付出,换来了兄弟俩越来越红火的好日子。富起来的同时,他们还带动周边村民一同致富,每年采摘季支付劳务费达10余万元。

  今年,石喇叭村新增1000亩枸杞,兄弟俩新栽植了4亩宁杞10号套种宁杞5号做试点。“老品种和新品种的田间管理不一样,价格更是相差一半。要想卖出好价钱,前提是种出好果子。”桑克强说,中宁县实施枸杞产业振兴战略、出台优厚扶持政策,我们有信心把枸杞园打理好,和全村枸杞种植户一起努力,种出好枸杞,让中宁枸杞的“金字招牌”越来越亮。(记者 杨志挺)

  短评

  今昔巨变不忘党恩 接续奋斗逐梦前行

  中卫市沙坡头区永康镇永乐村的千亩苹果园,让村民告别了几十年前缺衣少粮的苦日子,迎来了富足的“甜日子”;中宁县大战场乡石喇叭村清水河畔连片的枸杞园,为移民群众带来了丰厚回报,日子一天更比一天好;海原县关桥乡麻春村康园牛场的科学养殖模式,不但让农民惊诧于农耕牛“进化”为高端商品牛后的价值翻番,更实现了他们的小康梦、致富梦……地处黄河前套之首的中卫,在党的阳光雨露下,在黄河水的滋养中,才有了今天这番村村有产业、户户能兴旺、日子有奔头的蓬勃发展之景。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这是党对人民的承诺、对历史的承诺。为了改变民族地区的落后面貌,多年来,党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倾斜和帮扶措施,大力支持宁夏发展。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我区的发展更加关心,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制定了一系列有力措施,既支持真金白银、也支援人才技术,帮助各民族群众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全区经济发展实力全面提升、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共同生活的家园越来越美丽、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今昔巨变,群众深有感触,也最有发言权——“曾经的生活过得像破麻袋,到处都是窟窿”“现在的好日子,那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都是党的政策好”,这是中卫市迎水桥镇鸣沙村村民杨生宝等人的肺腑之言。在我区,还有无数个像他们一样的人,沐浴着新时代的春光,拔掉了“穷根”,摘掉了“穷帽”,在幸福的康庄大道上逐梦前行。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回首百年征程,一代代共产党人秉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使命,不畏艰难险阻,不惧流血牺牲,无私奉献、接续奋斗,谱写了一部风云激荡的壮丽史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犹如一部鸿篇巨制,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笔书写。让我们鼓起信仰的风帆,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为接续不断的事业执着追求、笃定实干,奋力谱写更加出彩的宁夏篇章。(孙莉华)

【编辑】:张静
【责任编辑】:张静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宜居路156号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宁)字第008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 宁ICP备10000675号-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