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2021 -> 先行区 -> “六权”改革看新局
这一殊荣,为什么“花落”泾源
2021-10-20 11:08:31   
2021-10-20 11:08:31    来源:宁夏日报

  生态治理并非一蹴而就,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仍有不少“硬骨头”要啃,尤其需要持之以恒的坚守,持续用力久久为功。

  10月14日,在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表彰授牌仪式上,传出振奋人心的好消息——我区泾源县荣获第五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

  这一国家级称号,何以“花落”泾源?泾源为什么行?

  问题一出,恐怕不少人会脱口而出,因为那里山清水秀、风景宜人,是黄土高原上的“绿色明珠”和西北地区的“小九寨”,怎能担不起这个称号?确实,泾源境内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就有30余处,覆盖率达到50.1%,壮美神奇的老龙潭、“幽、迷、奇、险”的胭脂峡、别有洞天的野荷谷等景观更是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然而,10多年前,这里的自然资源优势却处于分散化的状态,没有及时有效地转化为经济优势,这等同于老天爷赏饭吃。

  近年来,泾源县争当“两山”理论的实践者和创新排头兵,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立县之本、发展之基,不断提升绿水青山的“颜值”,做大金山银山的“价值”,成功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从曾经守着金山银山过穷日子的尴尬境地,到今天新经济发展风生水起,巨大变化背后,凝聚着泾源县干部群众的心血和汗水;今天的成绩,是泾源人以矢志不渝的干劲、久久为功的韧劲、开拓创新的闯劲,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来的。无疑,依靠劳动创业致富、享受生态滋养吃上“生态饭”,正是泾源县获此殊荣的“成功密码”之一。

  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把推动绿色发展作为一项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既需要有战略定力,更需要咬定青山不放松,风雨无阻向前行。多年来,泾源县始终坚持生态第一、环保优先,不断提升生态环境供给保障能力,巩固河流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持续开展国土绿化行动,稳步实施区域造林、精准造林、新一轮退耕还林等林业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努力守好一方碧绿、一片蔚蓝、一份纯净。这份始终如一的努力,同样是他们为什么行的原因之一。

  毕竟,生态治理并非一蹴而就,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仍有不少“硬骨头”要啃,尤其需要持之以恒的坚守,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去过泾源冶家村民宿的游客,都会对那里的环境发出由衷地赞叹。如果不是参观了过去的旧村落,实难想象这里曾经破败不堪、交通闭塞、极度落后。从“不适宜人类居住”,到如今成为城里人特意赶来小住的“诗意栖居”,冶家村的巨变就在于当地对环境整治工作一抓到底,补短板、谋长远、重潜绩、压茬干,努力把乡村建得更美更宜居,让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

  除此之外,广袤的乡村大地上,好生态更是难得的吸引力、生产力。泾源县立足自身实际,大胆创新尝试,扎实做好“生态+”各项工作,探索出生态建设、资源转化、产业融合、品牌带动等特色模式,推动生态农业、旅游、养生、文化跨界融合、一体发展,形成新的业态、新的模式,千方百计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和富民优势,不断厚植全面小康的生态底色。这种把“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努力和创新,又何尝不是他们成功的关键!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干劲+韧劲+闯劲,让泾源的绿水青山更美,金山银山更多,也让荣誉实至名归。我们期待,泾源能在绿水青山的富矿里,寻到更多契机,找到致富的金钥匙,也让绿色成为发展最动人的色彩。(孙莉华)

【编辑】:张静
【责任编辑】:张静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宜居路156号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宁)字第008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 宁ICP备10000675号-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