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在吴忠仪表有限责任公司的数字化车间,智能化生产线高效运转,经过精密加工的控制阀部件即将装配下线,销往全球。“公司近年来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智能化建设让我们的月产能从8000台跃升至11000台,产品合格率达99%,交货期缩短了三分之一。”该公司负责人介绍。吴忠仪表的提质增效,是吴忠市以财政资金引导企业科技创新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吴忠市聚焦“六新六特六优”产业布局,争取国家和自治区科技项目218个,落实财政支持科技项目资金1.38亿元,各类奖补惠及企业282家,为全市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能。这笔资金的投入,并非大水漫灌,而是围绕关键技术攻关、成果转移转化等方向进行的精准滴灌。在吴忠,专项资金正引导企业突破瓶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宁夏新大众机械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技术人员正在对即将发往国外的智能饲喂设备进行最后的调试。“我们的智能饲喂中央厨房彻底改变了传统人工饲喂模式,通过精准下料能显著提升养殖效益。”公司负责人表示,科技创新不仅让公司在2024年实现了5228万元的工业总产值,其智能畜牧机械更是吸引了俄罗斯、塔吉克斯坦等国家的目光,“宁夏智造”的高端农机正逐步走向世界。新大众机械的突破,得益于吴忠市对科技型企业创新的持续支持。
在产业提效的同时,科技项目还在民生福祉上做足文章。吴忠市中医医院实施的“杨甲三‘调神针法’联合Bobath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示范应用”项目,在全市广泛开展技术推广和培训,服务患者超2000人次。红寺堡区引进的高效智能恒温节水光伏大棚技术,预计可实现作物增产20%,节约化肥30%,每亩增收1500元。
“我们将加强资金监管与项目服务,确保每一笔钱都用在刀刃上。”吴忠市科学技术局负责人表示,通过研发经费后补助、科技型企业奖补等政策“组合拳”,全市规上企业实施新产品开发项目532个,新增授权专利1339项。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正推动吴忠市产业创新生态不断优化,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积蓄持久动力。(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见习记者 贺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