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银川一大型商场内购物。记者 武晓瑜 摄
近日随着各购物App,预售纷纷开启今,年的双11大战也拉开了帷幕。记者走访了解到面,对满屏打折商品市,民已经从前些年的﹃买买买﹄狂欢变,为如今的注重实用和质量网,购态度更加趋于务实和理性。
1
从通宵买买买,到货比三家择优而购
电脑屏幕上的时间数字跳到“21:30”,银川市民丁女士一边看了看自己“购物车”里选好的护手霜、螺蛳粉、幼儿读物……一边扫了一眼手机上闪动的银川某大型商场的促销广告。“羽绒服最低6折,还挺合算的……”11月6日,接受记者采访时丁女士说,从最初双11彻夜不眠买买买,到现在和实体店货比三家理性选择,她的双11购物之旅,已经变得很淡定了。
丁女士是宁夏某高校教师,曾经也是一名狂热的网购爱好者。“我记得2016年的双11,不但整晚盯着天猫、京东、唯品会等网站往购物车里加商品,还时不时刷新消息看看今年的网购成交量又突破了多少亿元,整个人很兴奋,完全陶醉在网购的快乐里。”但随着网购的日渐普及和常态化,丁女士对网购尤其是双11的热度渐渐降温,趋于理性。“今年我就买了点护手霜、螺蛳粉,还给儿子买了一套幼儿读物。一来是平时也网购,不一定非要在双11这天扎堆抢购,二来是现在各大实体店在双11前后会推出很多优惠折扣促销活动,衣服鞋子之类的东西,去实体店能现场挑选试穿,选择空间更大,价格也很优惠。”丁女士说,她比较满意现在对双11的消费理念:既不一头扎进网购的“汪洋大海”里“乱花渐欲迷人眼”,前脚买了后脚又“退换压”(退货、换货、压箱底很少用),又能和实体店的商品货比三家、择优而购。“我觉得实体店和购物网站在双11大战中切磋过招,在完善提升自身发展的同时,也给消费者带来了更多选择,这也算是双11带来的一个重要副产品吧。”
2
线上购物“套路”多不如线下买得称心
“去年双11熬到半夜,虽然抢到了化妆品、衣服和一些居家用品,但感觉优惠幅度不如想象中那么大,买回来的衣服试穿后也不太合适。近期商场的各种活动力度也比较大,我就不在网上‘剁手’了。”11月9日,已在商场选购心仪商品的银川市民赵女士表示,如今她购物时会相对理性、冷静,“感觉货比三家,按需购物才更实惠。”
两双马丁靴、两件大衣、两条牛仔裤、三件童装、一件羽绒服以及部分品牌化妆品和面膜是今年双11赵女士的购物清单,而这些商品全部通过实体店购买。赵女士说,近期如火如荼的电商打折促销活动中,线下的商家也在暗中较劲,有的商家推出一口价商品,有的用折上折或减免活动吸引消费者。“我准备给母亲买一件品牌羽绒服,商场专柜推出了899元的一口价,试了五六件后,最终入手了一件原价2400余元的黑色长款羽绒服。”赵女士说。
“实体店购物最大好处是商品看得见、摸得着,没事儿多逛逛,货比三家,既省钱又买得称心!”赵女士表示,她和母亲属于微胖身材,网购服装时常因尺码问题而纠结,“去年双11,我买的衣服里有两件不太合适,又懒得退货,就压箱底了,这也是一种浪费。”于是,今年她特意在商场活动期间,为母亲、女儿和自己选购了服饰和化妆品。
无独有偶,银川市民李女士今年也选择在实体店购物。在她看来,双11线上活动仍然采取预付、跨店减免、邀请好友领券、店铺优惠券、跨店减免、红包等“套路”,实在太麻烦、太“烧脑”。因此,在商品价格差不多的情况下,她更倾向于从线下实体店购买。
李女士的说法颇具代表性。采访中,部分市民表示,线上购物时,除了要对比价格、分量、定金抵顶金额外,还得计算优惠券怎样用更合适、跨店满减怎样凑最省钱等等,光是比较就已经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最后还可能为了凑单买下一些并不太需要的东西。其实细算之后,并没有省下多少钱。加之线上的各类节日促销活动层出不穷,也没必要非得在双11跑去“凑热闹”。(记者 赵锐 袁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