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党政 -> 党政聚焦
景区道路建设提质升级 助力全域旅游发展
——宁夏政协“我区旅游景区周边道路建设情况”专题协商会发言集萃
2019-07-18 07:02:54   
2019-07-18 07:02:54    来源:宁夏日报

  完善配套设施 提升游客体验

  自治区政协委员 曹佳乐

  近年来,随着私家车的迅速增量,旅游市场出现很大变化。我区亟待完善旅游交通配套设施建设,增强景区周边道路的安全性、舒适性、便捷性和美观性。

  据实地调研情况看,我区个别旅游景区道路技术水平不够,景区专用交通路线标准低。通往固原各旅游景区、景点的旅游公路大部分是普通国省二级为主的交通干线,其中还有一部分三四级公路,基础设施不健全,道路指示灯、指示牌不足、缺失、损坏现象常见。公路两旁停车场、停车带、厕所等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大大降低了游客的出游体验。

  建议强化公路建设和旅游建设深度融合,增强路旁绿化景观建设。例如,在公路两旁因地制宜建设微型景观,在视野开阔的路段建设观景台,在临水的区域建设廊桥,观景围堰,也可以挖掘地域文化,增设宣传地域文化品牌的“文化长廊”。根据我区实际情况,在各个距离较远的景点之间,有必要增设可以适当补给的“自驾营基地”,为长途旅行的游客提供停车休息场所,同时适当增加补给,以增加远途出行的安全性和便捷性。要以提升服务水平为着眼点,以改善交通现状,达到“内通外联”的交通网络建设为主旨,以增强游客的出行体验感,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发展我区旅游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把旅游公路打造成一道风景线

  自治区政协委员 丁 洪

  旅游公路沿线通常有着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因此在进行旅游公路景观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与周围已有景色的协调和搭配,旅游公路要随线形和景观而变化,给人们一种道路的整体连续感和环境的美感。

  文化是旅游的核心,了解和感受不同的文化是旅游者重要的旅游动机。要注重主题概念,主打旅游快线、网红打卡地、休闲大道、安全大道等。景区周边道路不能只有一个通行功能,应是有景观有文化内涵的景观道,将其建设成为网红大道,利用新媒体渠道把网红大道打造成为网红打卡地,以此提升景区的吸引力。

  拓宽景区周边道路建设投融资渠道

  专家代表 刘雅静

  我区高速公路基本上连接了区内所有的4A级及以上景区,但通往一些2A级、3A级旅游景区、景点的旅游公路多利用普通国省道干线。个别乡村旅游景区未能实现干线公路的有效连接,存在“孤岛式”旅游目的地,旅游公路的公共服务设施不足、功能不完善、旅游道路建设和交通基础设施资金来源单一、建设难度大、资金需求无法满足升级改造的实际需求。

  创新模式,不断拓宽景区道路等设施建设项目的融资渠道。鼓励PPP、BOT、公建民营等政企联动合作模式在旅游交通领域的推广应用,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国有资本、外资企业等投资开发,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景区道路停车场和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的建设和运营管理,实现基础设施的长效管理与维护,沿线交通运输和旅游资源开发协调发展。

  同时,注重绿色环保的前提下实现部分旅游交通项目的顺利落地,针对因生态环保因素导致部分旅游公路建设项目“落地难”的问题,在其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的各个阶段,都要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加大对能源节约、资源循环利用、生态修复等技术的支持力度。

  构建和完善“漫游”交通网络

  专家代表 徐 哲

  “漫游”交通网络是区域内旅游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沟通景区与景区之间交通的主要方法。从宏观角度来说,按照交通设施一体化促进区域旅游整合与协作的思路,开展一体化的区域交通设施规划工作。强调交通设施对旅游的服务功能,各种交通方式的设施与服务能够合理分工、相互工作,共同创造出便捷、安全、舒适的旅游交通条件。

  目前,我区景区周边道路的功能基本还处在交通运输的基本阶段,作为濒临景区的道路,要注重思考的问题是,细节性的指示标识工作,包括交通指示牌、信息提醒等。同时,要注重跨区域的合作问题,景区周边道路多为县乡道路,由各个地市分管,要沟通各景区就要加强跨地市合作。另外,有的旅游资源可能涉及跨省区,就要加强跨省区合作。道路建设的特色化、协调性。

  “漫游”交通网络构建的核心是通过加强旅游交通沿线景观环境建设、旅游交通工具的特色化与新颖性创新、旅游线路的独特化设计等方式,实现“旅”与“游”在时间上的同步。

【编辑】:杨丽
【责任编辑】:姚振国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