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党政 -> 厅局亮点
生态水利:厚植绿色发展的鲜明底色
2021-01-14 15:54:16   
2021-01-14 15:54:16    来源:宁夏日报

  黄河是宁夏命脉。全区近90%的水资源来自黄河,60%的耕地依靠黄河水,78%的人口饮用黄河水。

  享受黄河滋养,报以回馈之心,守护母亲河康健。“十三五”期间,宁夏水利人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贯穿始终,持之以恒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打响新时代黄河保卫战和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推进河湖长制落地见效,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提质增效,山川大地实现了由“黄”到“绿”的巨变,厚植了宁夏走向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

  落实河湖长制——守护河湖“清爽”基因

  2019年4月,苦水河(盐池段)甜水堡沟巡河员代仲军和朱连兴在巡河时发现,沟内污水、垃圾肆虐。经摸排,处于上游的甘肃省环县甜水堡镇一家煤矿废水污水、镇区内的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直排入苦水河甜水堡主沟。

  近年来,盐池县积极创新跨界河流协调联动机制,与甘肃省环县探索出了一套跨区域联动治污模式,初步建立起多方位合作体系。甜水堡镇污水已经全部收纳处理,污水直排沟道问题已基本解决。

  “十三五”期间,自治区始终将落实河湖长制作为夯实绿“家底”、建设美丽新宁夏的重要举措扛在肩上、放在心上,统筹推进、标本兼治,全区五级河湖长组织体系和法规制度体系率先建立,重点河湖“一河一湖一策”编制、“清四乱”专项行动和河湖岸线划界圆满完成,全区统一河湖管理平台基本建成,环保、国土、住建等27个部门与地方协同推进落实六大任务,构建了“党政责任链”“部门共治圈”和“公众齐参与”的格局。

  沿着一条条河流的行迹,从南到北,全区3670名河湖长及5000余名保洁员,近百余万次的巡查,为“红绿六盘”固原、“浪漫沙都”中卫、“滨河水韵”吴忠、“塞上湖城”银川、“山水园林”石嘴山的蝶变贡献力量。

  这5年,母亲河肌体重负逐渐卸载,河湖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4.8万亩水域面积重生,2220公里水域岸线重塑,58处工业企业排污口“断流”,13条城市黑臭水体全部整治消除,黄河支流劣Ⅴ类水体全部清零,15个国考断面水质全部达到国家考核要求,黄河干流宁夏段水质实现Ⅱ类进Ⅱ类出。全区河湖长制工作成为全国5个受国务院激励的省区之一,隆德县成为全国10个受国务院表彰激励的县之一,银川、石嘴山成功创建全国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典农河获选全国水工程与水文化有机融合典型案例。

  水土流失治理——重塑山川“清丽”容颜

  冬日的彭阳县金鸡坪,层层叠叠的梯田在眼前铺展,黄土高原美丽的“指纹”愈加清晰,撼动人心。在宁夏南部,有诸多黄河支流,也是我国“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功能是水源涵养,也是全区水土流失治理的主阵地。

  “十三五”期间,自治区始终坚持蓝图不改、接续奋斗、苦干实干,做好显山露水、治山理水的文章。严格落实各级政府水土流失治理责任制,创新水土保持国策宣传进党校,坚持治山、治水、治林、治田、治荒、治沙“六结合”,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坡改梯、淤地坝建设,南部山区探索出“山顶封山育林、山坡荒山造林、山脚退耕还林、山村生态移民”的小流域治理方式,形成了“工程引水、水库蓄水、地窖存水、智能节水、生态养水”的水生态建设模式,率先打造出隆德、彭阳等“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新典型。全区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370平方公里,累计治理2.3万平方公里,治理程度57%,入黄泥沙量由上世纪80年代的1亿吨减少到2000多万吨,为缓解黄河中下游“地上悬河”问题、维护黄河健康生命奉献了宁夏力量。

  这5年,治理区加速推进自然产品向生态资本快速转换,将水土保持与发展林草产业和促进增收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建设以当地库坝水源为中心、周边梯田为依托的经果、苗木基地,为山区发展特色产业提供了广阔空间。2019年以来,彭阳县实现旅游社会综合收入1.2亿元。2020年,西吉县遵循“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的模式,将生态建设、全域旅游紧密结合,利用张家嘴头水库,把将台堡镇牟荣、包庄植被稀疏的黄土丘陵沟壑区打造成高海拔梨树产业高效种植示范园,走出一条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融共生之路。

<p>  典农河南段景观提升工程。</p>

典农河南段景观提升工程。

<p>  小流域治理。</p>

小流域治理。

【编辑】:王雪玲
【责任编辑】:王雪玲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宜居路156号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宁)字第008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 宁ICP备10000675号-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