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宁夏日报周刊 -> 建设美丽新宁夏
  • “聚丙烯”的嬗变

    从聚丙烯通用料T30S ,到无纺布纤维专用料NX40S ,再到高熔指纤维料NX60S以及正在开发的NX80G高刚薄皮注塑料,三年来,宁夏石化聚丙烯新产品开发与市场需求同频共振,品牌价值与经济效益双丰收,高频率的创新速度...

    来源:宁夏日报

  • 电力抢修“好助手”

    过去利用传统手段完成两个电缆对接需一个多小时,如今用“软性电缆快速对接箱” 20分钟内即可完成,确保电力线路设备抢修或更换区域正常供电, “软性电缆快速对接箱”成为电力作业人员的好助手。

    来源:宁夏日报

  • 我区“三个100”重点项目助推高质量发展

    “我们以新兴产业、延链强链、改造提升、节能环保、服务型制造项目为主,对投资拉动作用大、投入产出效率高,并突出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节能降耗、减排的工业项目,在全区进行了遴选,经过分析整理,从中遴...

    来源:宁夏日报

  • 农货牵手电商,演绎速度与激情

    精美的羊绒衫、鲜嫩的山草羊肉、甜脆的长枣… …各式特色农产品在一家家龙头企业的生产车间内分拣、打包、装运,发往全国各地,灵武市上演着货如轮转的速度与激情。该市在发展电商新业态的实践中,同时发挥龙头企...

    来源:宁夏日报

  • 一个工法增收近3000万元

    技术创新,让煤矿从困境中突围与此同时,金凤煤矿成立专门的经济技术创新和小改小革攻坚组,就此,围绕破解生产难题、降本增效的技术创新遍地开花:针对采煤机外喷雾装置容易发生堵塞、降尘效果不好这一难题,矿...

    来源:宁夏日报

  • “归雁”返乡里 田野绽芳华

    近年来,在一系列脱贫富民政策感召下,越来越多的能人返乡创业,这些“归雁”们将崭新的发展理念带回家乡,推动了当地产业发展,改变了乡村面貌,也搅热了乡亲们自我发展、脱贫致富的心劲儿。李成云:梅花鹿养成...

    来源:宁夏日报

  • 生于斯 报于斯

    春暖花开雁归时,回乡创业报桑梓!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明确提出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有志于回乡创业的能人,有本事、有感情、有资源,正是乡村振兴...

    来源:宁夏日报

  • 隆德春耕奏响农业高质量发展协奏曲

    3月21日,在隆德县沙塘良种场育苗中心,菜农抢抓天气转暖的时机,蹲在育苗设施前拌土、装盘、点种,每道工序一丝不苟。”清泉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王彩琴和一起育苗的姊妹们分成两组,一天能育苗1000多盘,每人每天可...

    来源:宁夏日报

  • 贺兰力抓产业增强稳定脱贫后劲

    3月20日, ,该县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在产业规划上下足功夫。贺兰县按照“一村一业”的产业规划,大力发展普惠性强、产值效益高、市场前景好的特色种养殖业,重点培育设施瓜菜、食用菌、枸杞、...

    来源:宁夏日报

  • 彭阳中药材产业成精准脱贫“新引擎”

    3月21日, ,彭阳县坚持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发展,采取“企业+基地+贫困户”模式,突出黄芪、党参、黄芩等道地品种,建成100亩以上种植基地51个、育苗基地6个,将中药材产业打造成精准脱贫的“新引擎” 。据了...

    来源:宁夏日报

  • 扶贫资金缘何被退回

    日前,吴忠市利通区指派调查干部赴扁担沟镇调查扶贫资金及“双到”资金的使用管理情况,同时了解移民群众经过精准扶贫后的生活变化。干部们走访了几个村子,在查看扶贫资金统计数据时发现,双吉沟村有8万元资金没...

    来源:宁夏日报

  • 富陵村的光阴有盼头

    “吃上了自来水,铺上了混凝土路,住上了新房子,日子越过越美气!今年63岁的罗成云,一家4口原来居住在三河镇丘陵村, 3孔窑洞是全家最大的“不动产” 。2018年,三河镇组织富陵村153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免费参加机...

    来源:宁夏日报

  • 绿了美了富了 宁夏大地绿出三种含义

    春风骋巧如剪刀,先裁杨柳后杏桃。宁南山区气候干旱、降雨稀少,需要抗旱节水耐盐碱的树种扛起生态修复重任,小胡杨、罗山蓝莸等给点雨水就“灿烂” ,在当地很受欢迎。”史振亚介绍,今年,我区各市县将继续提高...

    来源:宁夏日报

  • 黑鹳灰雁天鹅 无数鸟恋上宁夏不愿归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是白居易诗中的美景。银川市已成为红嘴鸥迁徙路上的一个重要栖息地。银川市湿地办负责人告诉记者,过去10年,银川市累计投入30多亿元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工作。目前,银川市湿...

    来源:宁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