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宁夏日报周刊 -> 建设美丽新宁夏
  • 南塘村肉兔养殖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4月11日,记者在中宁县太阳梁乡南塘村肉兔养殖棚看到,工作人员正在为兔子精心喂食,一排排整齐干净的兔笼里,上千只兔子长势喜人。南塘村立足村情实际发展肉兔养殖产业,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

    来源:宁夏日报

  • 西夏区金融扶贫为群众增添致富新动力

    “农户可以贷款养牛、养羊、开商店、开餐馆、跑个体运输等,他们创业创收有了动力源泉。”4月8日,银川市西夏区发改局工作人员何川介绍,西夏区以金融活水“滴灌”贫困户,2018年共向贫困户发放扶贫小额信贷2885...

    来源:宁夏日报

  • 厦门海沧区启动新一轮帮扶泾源工作

    4月11日,记者从泾源县扶贫办获悉,泾源县与厦门市海沧区在新一轮互学互助对口帮扶工作中,共同谋划项目、共同募集捐款、共同宣导扶志,全面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来源:宁夏日报

  • 触手可及的幸福

    为了妥善安置55户从宁南山区搬迁来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青铜峡市在瞿靖镇打造设施农业扶贫产业园,在蔬菜基地蒋顶村因地制宜建设55座蔬菜大棚,确保移民搬得来、留得住、逐步能致富。

    来源:宁夏日报

  • 旱天岭盼来“及时雨”

    标准化圈舍,院落窗明几净,瓷砖贴面的砖瓦房,清洌洌干净的自来水入户……瞧着过去想都不敢想的变化,同心县河西镇旱天岭村村民锁存华憧憬着过上更好的光阴。

    来源:宁夏日报

  • 那山·那人·那底色

    田老庄乡沟壑纵横,年均降水量259毫米左右,蒸发量却高达2325毫米以上,干旱缺水是其最大的自然特征。该乡是同心县地域面积最大的乡镇,境内退耕还林7万亩,草原生态奖补面积53万亩。

    来源:宁夏日报

  • “城里来的亲戚都很羡慕”

    据了解,利通区坚持“能集中则集中、宜分散则分散”的原则推进治污改厕工作,每户人家合理选择处理模式,实现了节能高效生态环保的改厕效果。

    来源:宁夏日报

  • 村村都有保洁员 村容村貌大变样

    走进青铜峡市大坝镇,只觉眼前一亮——大街小巷干干净净,绿色垃圾箱整齐地摆放在街道两旁,村民们自觉地把生活垃圾倒入箱内。村民们说,自从村里有了保洁员,不光路净水清,群众的环保意识也提高了。

    来源:宁夏日报

  • 村上来了“黄大姐” 乡村变得更美丽

    近日,吴忠市利通区金银滩镇团庄村黄大姐公司的保洁员马莲芳和杨梅花一边清扫村里的卫生,一边倡导村民注意保护环境卫生。

    来源:宁夏日报

  • “这在以前是不敢想的事”

    李占雄家住吴忠市利通区金银滩镇西滩村。近年来,立足农村实际和百姓需求,利通区按照“政府引导、试点先行、因地制宜、整体推进”的思路,全力推进农村改厕工作,让全村445户1680人享受到与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来源:宁夏日报

  • 宁夏全面完成地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清理整治

    日前,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公布了全区地表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清理整治情况。截至目前,泾源县香水河水源地、盐池县刘家沟水库、海原县南坪水库等3处存在问题的饮用水水源地整治工作已经全面完成。

    来源:宁夏日报

  • 你我手牵手 公益心连心

    公益活动是一盏明灯、一束光亮,让原本素不相识的人手牵手、心连心,彼此示以微笑、坦露心声、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给需要帮助的人以继续前行的力量,让我们的身边暖起来、亮起来。

    来源:宁夏日报

  • “合作社+企业”枸杞抱团闯市场

    2016年下半年,中宁县在舟塔乡开展枸杞产业社会化服务试点,整合各种社会资源,9个合作社和6家企业负责对全乡的1万亩枸杞田进行社会化服务,把枸杞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贯穿为一个有机整体。

    来源:宁夏日报

  • 枸杞田里的“第一车间”

    “取土不能随便铲几锹,而是要取0至25厘米深的横截面土壤。这样才能准确检测出土壤的各种微量元素,以便为我们下一步改良土壤精准施策。”3月26日,中宁枸杞产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产业服务中心技术员田学忠驱车前...

    来源:宁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