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宁夏日报周刊 -> 宁夏故事
俯首甘为孺子牛
——从旱天岭村牛棚里的助产急救说起
2020-07-23 12:00:35   
2020-07-23 12:00:35    来源:宁夏日报

<p>  丁建华给牛犊做人工呼吸。                     (现场手机拍摄视频截图)</p>

  丁建华给牛犊做人工呼吸。(现场手机拍摄视频截图)

  讲述人:马希丰(同心县扶贫办原主任,2015年中国消除贫困感动奖获得者)

  我第一次见到闫军,是在村里的养殖园区里。

  当时,他和饲养管理员一起清扫牛圈,一下没看出他是驻村工作队员——他的脸和胳膊晒得黑黑的,穿的衣服也很普通,裤子上沾满了尘土,就连拿铁锹的姿势,都像是一个农民。

  饲养管理员李存发向我介绍,这是自治区人大来帮扶我们旱天岭村的驻村队员闫军。

  我几次去同心县河西镇旱天岭村,和群众交谈,他们都夸闫军:有担当,做事踏实、果断,这样的驻村工作队员,我们老百姓最喜欢。

  7月18日下午,我在微信朋友圈看到闫军发的一段视频,画面中,村党支部书记丁建华和饲养管理员在为一头难产的母牛接生。我动了念头,一定要去旱天岭村,看看他们救活的母牛和牛犊。

  牛犊命悬一线,“我给你第一口呼吸”

  19日下午,我专程赶到旱天岭村。

  先到村部里,直接走进驻村工作队办公室,没有人。转身出门,碰上一位年轻人,他认出了我:“您是马主任,听说您已经退休了,还来看我们。”

  年轻人自我介绍,他叫虎占山,是从预旺镇虎家山搬迁来的。他说现在政策好,他家里能养50多只羊,这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

<p>  丁建华给牛犊做人工呼吸。 (现场手机拍摄视频截图)</p>

  丁建华给牛犊做人工呼吸。 (现场手机拍摄视频截图)

  我问,闫军去哪里了?

  虎占山答,他还能到哪里去,肯定在养殖园区。他干事那个认真劲儿,您可能还不知道,不到半夜里,他就不回村部。

  我开车往养殖园区方向找去。刚进大门,就看到闫军正和几个农民拿着铁锹清理牛粪。我忙问:“你昨天下午在朋友圈发的那个母牛牛犊生下了吗,现在啥情况?”

  “夜里10点10分生下了,现在母牛和牛犊都很稳定。”闫军答。

  我们走到了4号牛棚,看见那头母牛站着,牛犊子在地上躺着。闫军对我说,您往远站站,这头母牛抵人哩。

  他走进去,用手扶着给那牛犊翻身,牛犊的眼睛朝着牛妈妈看着。他边给牛犊翻身边说:3天前,我们眼看着这头母牛就快生了,一直注意观察着。昨天下午,我们一直守到晚上8点钟,看着没有动静了,我就让4个饲养管理员回家吃饭,我一个人守着。

  大概到了晚上9点钟,我一看,羊水破了,忙用手机拍下来,给丁书记发了视频,他们很快赶到了。

<p>  被救的“母子”。                                (图片均由讲述人马希丰提供)</p>

  被救的“母子”。(图片均由讲述人马希丰提供)

  谁想,这头母牛难产,到了晚上9点半,还没有生下来。丁书记和马国财确实有经验,他们说如果再不动手,母牛和牛犊都就很危险了。

  丁书记一开始将手伸进去后,根本摸不着牛犊的头。他说,牛犊的胎位不正,只有调顺了,才能生下来。最后,大家都觉得生不下来了,就打电话让人赶快带上刀子来,万一不行了只能把母牛宰了……

  但是,丁书记还是不放弃。闫军说,当时的场面,确实让人很感动,对他是最直观的教育:丁书记60岁了,眼看着母牛难产,他把手伸进去,小心把牛犊慢慢调顺,牛犊才生了下来。但是看着牛犊没有气,人心都凉了。过了几分钟,看到牛犊抽动了一下,丁书记又一次跪倒,口对口地给牛犊做人工呼吸。他和养殖能手马国财轮换,做了好几次人工呼吸,那牛犊才活了过来……

  李存发说,闫军守了整整一夜,把母牛的奶挤出来,就像给娃娃喂奶一样,给牛犊喂了好几次。一直到早晨6点钟,他才回村部休息,到了10点钟他又来了。

<p>  转危为安的小牛犊。</p>

  转危为安的小牛犊。

  看到牛妈妈和小牛犊都平平安安,我们接着朝3号棚走去。

  碰见闫军,学生会给他敬礼

  看着一头头膘肥体壮的肉牛,真令人喜爱。

  闫军介绍,去年旱天岭村集体从吉林省宜春市先后购进两批牛,第一批均价每头12600元,第二批均价每头11000元到12000元,两批总共进了401头牛。到7月,喂养了刚满一年。

  “7月13日,出栏了40头,最轻的有670公斤,最重的有780公斤,收入77.6万元。40头牛的纯收入大概有14万元,这么算来,这401头牛的纯收入就是140多万元。”闫军说。

  短短一年,就能收入140多万元,确实不容易,渗透着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点点滴滴的付出。

  说到丁书记,闫军有些激动。他接着说:我是2019年2月21日来这里驻村扶贫的,一年多来,目睹了丁书记的一言一行,他想的、干的都是村上的事情,为了全村群众能够尽快脱贫,他确实吃了不少苦。牛有了病,他自己给牛打针灌药,他的车上拉的药,都是自己花钱买的。不知有多少个夜晚,丁书记都是在牛圈里熬过的。就像这次给牛接生、给牛犊做人工呼吸,当时我的眼泪都流出来了……

  我想和闫军多聊聊他自己,但他说的都是村里,都是别人。

  想起上月中旬,我到旱天岭村养殖园区看牛时,闫军的右胳膊还打着绷带,正在操心棚圈维修,给工人强调:维修的事,不敢有一点马虎,要确保质量。他又喊着李存发说:李哥,园区的卫生要打扫得干干净净,天天都要保持这个样,才能保证牛的健康。

  一位其他村的驻村干部,在微信中和我聊起闫军,说他驻村干了很多工作,胳膊就是在工作中受伤的……

  “全村现有1019户、3135口人,没有脱贫的只有11户了,今年再努力一下,就全部脱贫了。” 在养殖园区的办公室,闫军坐下来详细给我介绍旱天岭村脱贫攻坚的情况。

  闫军说起贫困户马正明、马哈麦、虎俊等人家的情况。马正明家原在王团镇黄草岭村,借居别人的房子,不仅老婆患有多种疾病,家里还有一个智力残疾的女儿。搬迁到旱天岭村后,全家都享受到了农村低保,而且还安排了一个公益性岗位,现在的日子过得好多了。

  我听了就觉得,他说的都是大实话,工作很到位——他说的这些贫困户,我去过他们家多次,非常了解情况。

  从养殖园区办公室出来后,我与闫军告辞,去农户家中走访。

  我一连随机走访了7家,说到闫军时,没有一个人不夸他的:他与战友、同学联系,解决了村小学全部学生的校服,为贫困户家的学生一次次送学习用品,还帮助学校购置了新的教学设备;他给残疾人解决了十几辆轮椅,还购买了拐杖……

  老百姓都说,学生在上学、放学的路上,只要碰见闫军,就停下给他敬礼:闫老师,您好!

  旱天岭村,干旱少雨,多盐碱地,依靠发展养殖产业,村里发生了巨变,养的牛能卖到四川等地去。刚搬迁来时,老百姓围着我要粮食;现在,老百姓围着我,都是要贷款养牛。

  从旱天岭村回来的第二天,我就去银行帮老百姓协调贷款,还贷周期最好能考虑到养牛的周期,让老百姓收益更多。

【编辑】:张静
【责任编辑】:张静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宜居路156号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宁)字第008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 宁ICP备10000675号-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