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中国搜索 | 电子邮局>>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宁夏点击
作为国内唯一从事枸杞专业研究与工程技术开发的科研机构,宁夏农科院国家枸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回望一甲子·时代先声】4年“两级跳”,登上“国字号”舞台
2018-05-01 08:07:00   来源:宁夏日报

  从院级、区级到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两年上一个台阶;从7人10万元启动资金,到建成4个学科团队,技术辐射新疆、青海、甘肃等地的13个枸杞产区;从单一的枸杞品种,到培育出50多个枸杞新优系,并拥有10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

  作为我区首个公益类、也是国内唯一从事枸杞专业研究与工程技术开发的科研机构——宁夏农林科学院国家枸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技术研发、组装配套不仅改变了枸杞种植传统模式,让宁夏枸杞从“特有”到“特别”,更使宁夏成为全国枸杞研究的领航者。

  从一无所有到登上“国字号”舞台

  2005年,宁夏农林科学院组建枸杞发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当时仅7个人,启动资金10万元。经过2年时间,该中心升级为自治区级,并于2009年晋升为科技部枸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年上一个台阶,仅4年时间就登上“国字号”舞台。

  “当时参加申报的部门有上百家,来自全国各地,包括湖南、上海、北京等发达地区的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最终申报成功的单位仅5家,我们就是其中之一。”中心主任曹有龙难掩自豪之情,“由于我们的工作扎实,准备充分,得到科技部领导的肯定‘小省也能办大事。’带去的申报答辩材料被一抢而空,成为一些单位的学习样板。”2013年,宁夏农科院国家枸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顺利通过验收。

  5年过去了,昔日的“小雏鸡”已是羽翼丰满,成为翱翔天空的雄鹰。

  宁夏农科院国家枸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以来,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80余项,获得国家及自治区科技成果奖励22项,取得专利20余项;研究培育出“宁杞5号”“宁杞7号”“宁农杞9号”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10个;研发出枸杞鲜汁饮料、枸杞保健酒、枸杞蜂花粉片、黑果枸杞精华素片等枸杞深加工产品10个。

  “农民需要什么,我们就研究什么”

  是什么让这个科研单位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扶摇青云?

  “因为我们拥有一支追求科技创新服务产业的创新团队。”曹有龙说。

  在创新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宁夏农科院国家枸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选育出53个枸杞新优系,培育出“宁杞5号”“宁杞7号”“宁农杞9号”3个枸杞新品种,申请国家新品种保护10个,改变了我区30多年没有枸杞新品种的局面。其中,“宁杞7号”果实颗粒大,每亩可增收2000元至4000元。该品种审定后,短短5年时间,就在我区及周边省区推广种植50万亩,新增产值达120亿元。

  想起当初推广“宁杞7号”时的艰辛,曹有龙记忆犹新。

  拿着新培育出的种苗,曹有龙回到老家中宁县,还没试种,就遭到一些老茨农的讥笑:“就凭你们这些小年轻,能搞出什么好材料?”

  无奈,曹有龙将带去的枸杞苗交给了兄长。作为村里的枸杞种植能手,不忍驳其面子的大哥,将500株枸杞苗全部种在了两分地里。没想到,秋天挂果时,这两分地一片红彤彤,让常年与枸杞打交道的老把式大开眼界。第二年,“宁杞7号”被当地人一抢而空,1株卖到10元以上。

  “农民需要什么,我们就研究什么,用知识为农民和企业服务才更有价值、有意义。”曹有龙说。

  雄厚的科研实力使得枸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紧紧围绕国家、社会和市场需求来确定研发项目,也使得其创新团队,逐渐由过去“会什么就申报什么项目”转变为“需要什么就研发什么”,把最稀缺的资源送到最需要的地方去,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让科技成果更好地服务社会。

  枸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科技企业强强联合,将自主选育的枸杞新品种、自主研发的枸杞深加工产品、专利技术转让给具备开发能力的大中型企业,在借助企业平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的同时,为本单位增加转化收入,枸杞新品种、枸杞保健酒、枸杞蜂花粉片剂、黑果枸杞精华片……5年多来,该中心共实现有偿转化科技成果1640万元。

  宁夏中杞枸杞贸易集团有限公司与枸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姻”,以500万元的转让费获得枸杞新品系“1401”“1404”的独家使用权,并且“下订单”委托枸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其再研发两个枸杞新产品。

  该公司总经理贾登奇告诉记者,自2013年与枸杞工程中心合作以来,几项科技成果已在其基地形成转化:“有科技的支撑,企业才能走远、走稳、走强。”

  如今,中杞公司宽口井良种繁育基地种植的“宁杞1号”“宁杞5号”“宁杞7号”“宁杞9号”、黑果枸杞、黄果枸杞等高品质的枸杞新品种,90%以上的种源来自于枸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记者 张 瑛)

【编辑】:王雪玲
【责任编辑】:贺璐璐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联系方式
宁夏新闻网(www.nxnews.net)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互联网新闻中心 Copyright 2000-2012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兴庆区中山南街47号宁夏日报新闻大厦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国务院新闻办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06001号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宁)002号 公安网监备案编号:宁网安备640100002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宁ICP备050066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鹿璐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工信部网络不良信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951-5029811
网上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