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 -> 图解新闻
隆德:文明花开香满园
2020-12-29 08:04:22   
2020-12-29 08:04:22    来源:宁夏日报

  2019年,隆德县被列入全区第一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2020年,隆德县被列入全国第二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从自治区试点到国家试点,新使命赋予新责任,新目标激励新作为。

  隆德县按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八有”标准,围绕“讲、帮、乐、树、行”5种形式,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宣传理论思想、践行核心价值、弘扬时代新风、培育时代新人、推进乡村振兴,切实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让讲文明、树新风成为群众的日常行为习惯,用涓涓细流般的服务汇聚起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滚滚热潮。

  把准定位  建起乡村振兴的精神家园

  “儿女在老人活着的时候给他们最好的照顾,那才是真正的孝道。”贾凤娟是隆德县奠安乡新街村出了名的孝顺儿媳,面对上百名父老乡亲,她讲述了自己和公婆的相处之道。

  贾凤娟的公公患病卧床多年,她伺候老人吃喝拉撒毫无怨言,乡亲们夸赞她为村里树立了榜样。“组织群众讲自己熟悉的故事,激发大家奋斗创业、过好日子的信心。”奠安乡党委书记胡耀军说。

  隆德县把建设试点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县财政全力支持建设试点,并研究制定《隆德县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细化措施,部署落实。

  该县围绕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这一主题,实施阵地建设、队伍建设2项任务,创建文明实践活动“互联网+”、积分卡制度、志愿服务双向对接平台3项机制,赋予文明实践活动思想性、实用性、社会性、群众性4种属性,围绕“讲、帮、乐、树、行”5种形式,凝聚正能量。

  隆德县按照“12345”工作思路,勾画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县建设“四梁八柱”,构建人们“心有所系、情有所寄”的精神家园。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力量源泉,是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的有力保障。隆德县围绕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组织各乡镇文明实践所站、各部门(单位)志愿服务组织开展智志双扶活动,指导志愿者下基层、入农户、坐炕头,开展话脱贫、感党恩、谋发展的宣讲活动。

  “通过活动和宣讲,把党的创新理论送到田间地头、送到群众家中,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走进群众心坎,全面提升城乡群众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化素养、法治观念和精神状态,让老百姓潜移默化、入脑入心。”12月25日,隆德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马进川介绍。

  隆德县将基层宣讲活动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发挥理论宣讲志愿者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方面的优势,常态化开展宣讲活动580余场次,受众3.2万余人。

  整合资源  构筑服务群众的阵地平台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阵地就建到哪里。

  隆德县坚持“长期管用、生活确需、百姓认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原则,按照有场所、有牌子、有人员、有设备、有经费、有制度、有计划、有资料的“八有”标准,统筹整合村综合文化活动中心、新时代农民讲习所、便民服务中心、农家书屋、文化大院、健身广场等阵地资源,在乡镇、行政村中心地带,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所6个、实践站46个。

  县、乡镇、村(社区)三级分别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协调、各有关单位积极参与配合、党建引领带动的组织运行格局,建成乡镇全覆盖、出户可到达、群众更便利的文明实践阵地网络。

  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创新方式方法,集中打造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科普服务、健身体育服务和公共法律服务“六大平台”,把新时代文明实践延伸到田间地头、工厂车间、老百姓家门口。

  今年,共青团隆德县委聚焦青少年儿童兴趣特长无培养平台、培养成本高的问题,牵线协调闽宁兴证文化教育扶贫专项基金出资,在留守儿童人数较密集的隆德三小挂牌成立留守儿童研学基地。采取覆盖城乡青少年活动场所的“1+12”模式,招募专业志愿者教师,常态化开展周末公益兴趣班、寒暑假公益兴趣班20余项,全年受益少年儿童8000多人次。

  隆德县在激活、整合、下沉、共享阵地资源上下功夫,挖掘调动各类阵地资源、文化资源、人才资源,按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一个场所、多个主题、多种使用”的功能要求,探索建立数据化、智能化信息服务平台,充分利用电视、“两微一端”等方式,网上网下相互促进,让文明实践活动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牢牢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

  顺应时代  构建供需对接的志愿服务体系

  “发放2万多份志愿倡议书,取消或延迟红事宴会81家、白事简办162家……”这组数字,是隆德县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全县志愿者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做的具体工作。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该县各文明实践所站的志愿者纷纷“参战”,积极开展卡口巡逻、入户宣传、走访排查、测量体温、消毒杀菌等种类繁多、温暖贴心的志愿服务活动,“志愿红”成为阻击疫情战场上一道亮丽色彩。

  一路走来,“志愿红”已成为隆德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名片,形成以群众、专家、机关干部为主体,多层次、多领域志愿者参与的理论宣讲队伍;建立起党员先锋、乡村环境卫生整治、邻里守望相助、产业互助发展、乡风文明实践、乡村治理6支特色功能型志愿服务队,构建起上下贯通、供需对接的乡村两级志愿服务体系。

  共青团隆德县委以“乡村妈妈爱心驿站”为载体,为留守儿童进行学业辅导、心理疏导、亲情陪护、安全教育等服务,全面实施关爱留守儿童项目。自2019年以来,共建立20所“乡村妈妈爱心驿站”,有400余名留守儿童受益。对接厦门大学成立“凤凰班”,为奠安乡、温堡乡、凤岭乡、观庄乡等乡镇边缘村3年级至6年级的1000多名少年儿童提供学习活动平台,先后开展20期县城区域研学体验活动,帮助少年儿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隆德县将每月第一个星期六确定为志愿者活动日,“一月一主题”开展理论宣讲、政策解读、文艺演出、便民服务、科学普及等组合式志愿服务活动。

  “宣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自治区党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会精神等,开展文艺演出、体育比赛,讲解种植养殖技术,提供医疗卫生、科普知识服务,解决水、电、路灯等让群众闹心的难题,答好时代之问。”马进川介绍,通过畅通志愿者参与社会治理途径,精心设计与百姓关注点对上号,与切身利益挂上钩、人气旺的志愿服务项目,让群众看到志愿者身影,感受到志愿服务的温暖。

  截至目前,隆德县每个行政村至少成立6支志愿服务队,全县注册志愿者1.2万余人,成立志愿服务队600余支,每年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700多场次。

  聚焦需求  精准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主体在民、根基在民、血脉在民。

  立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隆德县统筹理论宣讲、文明实践、科普技术推广、教育体育、卫生健康、文化惠民、巾帼志愿、国防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等县直部门特色志愿服务队力量,通过群众“点单”、志愿者“送单”的方式,不断满足群众需求。

  今年,在闽宁兴证文化教育扶贫专项基金支持下,共青团隆德县委组织青年志愿者为350多名留守儿童送去学习用具,组织100名留守儿童观看电影,为5名留守儿童集体过生日,让孩子们在集体活动中感受社会关爱。

  “坚持一村一主题、一村一特色,因地制宜开展实践活动。”隆德县委宣传部主要负责人介绍,通过家风家训教育课、“好婆婆好媳妇”评选、“身边好人”评比等活动,打造有趣、有用、有效的文明实践形式,将文明新风吹进百姓心坎。

  同时,探索接地气、受欢迎、聚民心的工作方式方法,充分利用县级融媒体中心的传播资源,推出“新时代文明实践”专栏,“隆德发布”微信公众号常态化刊登各类文明实践活动,扩大新时代文明实践线上覆盖面,形成线上线下多频互动、更加立体的宣传格局。

  隆德县通过推广“梦想有约大家谈”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将广大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文明家庭、各类先进人物、道德模范请进文明实践大讲堂、登上文化舞台做百姓主讲人,说身边的人、讲身边的事,提振群众精气神。

  利用“云视讯”视频会议系统,用老百姓听得懂、接地气、有活力、有温度的家常话解读新思想,用小故事阐释大道理,丰富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内容,让文明实践活动处处可见、遍地开花。

  突出品牌  激发群众参与实践活动的热情

  每天早上,隆德县城关镇峰台社区党支部书记牛国平都要到离家四五百米的“六盘山红色书院”转一圈。驻足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红色教育馆,仔细端详每一幅照片、每一座雕塑、每一件实物,总能让他产生强烈的自豪感。

  “当年红军长征经过隆德只有4天3夜,时间虽短,但制定并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广泛宣传抗日救国主张,救济穷苦百姓,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遗产。”牛国平说。

  读红色经典、讲红色故事、追红色记忆、演红色节目、游红色景点……今年以来,隆德县建立“六盘山红色书院”文明实践特色品牌,通过挖掘整理红色资源,邀请政协委员读红色经典、讲红色故事、追红色记忆,传承红色经典,绵延红色基因,让红色精神传承深入人心,让红色文化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交相辉映。

  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重点在农村,主角是农民群众。近年来,隆德县围绕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聚焦群众新需求、新期待,开展形式多样、鲜活接地气的教育活动。

  坚持以文化人,将移风易俗与“我们的节日”融合,围绕传统节庆,利用各类文化广场、文化大院、文化舞台,组织开展春节社火大赛、迎新春农民健身运动会、草根艺术团“春晚”、庆元宵有奖猜谜等文化体育活动,让城乡群众在“乐”中接受教育。

  通过好媳妇、好婆婆、身边好人等文明评选活动,设立善行义举四德榜、好人榜;评选“最美家庭”等示范引领,融入“讲文明、弃陋俗、树新风”移风易俗教育,培育家国情怀和人文情怀。

  实施“三关爱”暖心工程、结对帮扶工程、爱心公益救助工程、爱心超市提升工程,切实解决群众实际困难,让广大群众拥有获得感。

  给生活一个梦想,给自己一个梦想。隆德县以“崇德向善·德耀隆德”为主题,开展自强不息、见义勇为、扶贫协作、敬业奉献、孝老爱亲、脱贫攻坚、移风易俗“隆德榜样”先进典型选树活动,宣传典型人物事迹,形成“敬榜样、学榜样、做榜样”的良好氛围,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把新时代文明实践转化为群众行动自觉。

  深化试点  推进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上台阶

  “通过养牛,我培养出3个大学生,在银川买了楼房,日子越来越好。”奠安乡在梁堡村举办“一人一故事、一人一梦想”新时代文明实践专题活动,景林村致富带头人张淑珍向大家分享养牛脱贫致富的故事。

  风成于上,俗化于下。隆德县以“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为重点内容,探索建立“一村一品”模式,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更上一层楼。

  “以丰富实践活动载体、创新特色亮点工作、深化志愿服务行动为主线,让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隆德县在开展好“美丽隆德、我在行动”“我们的节日”等活动基础上,结合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生态环境保护、基层社会治理、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组织开展主题实践活动。

  以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民族团结一家亲”等活动为载体,推广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志愿服务项目,做到既“吸睛”又“实效”,不断做强志愿服务品牌,增强文明实践活动的持久力、吸引力。

  同时打造特色站点,使文明实践活动百家争鸣;发挥乡村文明实践积分卡制度和“一约四会”作用,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倡导崇德向善、健康向上的新时代乡村文明新风尚。

  潮平岸阔催人进,风正扬帆正当时。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也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隆德县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实际成效,以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丰富文明实践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推动志愿服务项目化运作、组织化管理、精准化配送、常态化开展,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城乡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丰润道德滋养。(记者 剡文鑫 文/图)

<p>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为美丽乡村筑魂。</p>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为美丽乡村筑魂。

<p>  传承红色经典,绵延红色基因。</p>

  传承红色经典,绵延红色基因。

<p>  送医疗卫生服务进社区。</p>

  送医疗卫生服务进社区。

<p>  开展志愿服务活动。</p>

  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p>  文明实践活动丰富多彩。</p>

  文明实践活动丰富多彩。

<p>  ↑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p>

  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

<p>  ←参与奉献爱心活动。</p>

  参与奉献爱心活动。

【编辑】:张静
【责任编辑】:张静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宜居路156号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宁)字第008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 宁ICP备10000675号-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