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 -> 图解新闻
曾经土路坑连坑 如今公路村村通
荒滩织就交通网 闽宁百姓日子甜
2021-05-10 11:28:29   
2021-05-10 11:28:29    来源:银川日报

  宽阔的道路交织成网。记者 李靖 摄

  道路两旁,房屋鳞次栉比。记者 李靖 摄

  公交车通过村旁的主干道。记者 王辉 摄

  公路蜿蜒向前,行行绿树成荫。记者 李靖 摄

  一批批移民走出大山,离开贫瘠的西海固,在黄河岸边建起了自己的新家园。移民群众不再延续祖辈的脚印,走在深山里的羊肠小道,而是勇敢地向着昔日荒滩迈出坚实步伐。如今,曾经没有一条道路的荒滩已织就了密集的交通路网,来自西海固的移民的脚步,踏实地踩在闽宁镇平坦的柏油马路上。

  驾车沿着银黄高速公路从闽宁镇回银川,从车窗向外看,整个镇子被绿色包围,条条柏油路纵横交错。然而,在永宁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王文勇的记忆里,20年前这个季节,一到闽宁镇,到处尘土飞扬。“路不行,车一开过去,土全带起来了。”王文勇印象最深刻的是,当时到闽宁镇勘察道路状况,15公里的路,他和同事开车走了近4个小时。

  改变,从2002年开始

  在电子地图上搜索闽宁镇,地图上立刻显示出由一片条条公路组成的几何图形,一条条直线串起一个个圆环,看上去就像一朵盛开的花。将页面再向西移动,过了乌玛高速公路之后,这些路网就消失了,地图上显示出没有道路的空白。闽宁镇建设之前,也就如同这里一样一片空白。

  王文勇1989年毕业后一直在永宁县交通运输局工作。那时候整个永宁县都没有几条像样的路,而作为新建的移民乡镇,闽宁镇所谓的“路”,就如鲁迅先生笔下写的那样,“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2002年以前,闽宁镇的路全部都是地埂道。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路两边就是农田,而且路面地势比渠道低,路上还到处都是坑。”王文勇还记得,2002年闽宁镇刚成立,在开始道路交通建设之前,永宁县交通运输局由他带队前往当地勘察道路,从闽宁镇到原来的黄夷村,大约15公里的路程,他和同事开车用了近4个小时。

  “费时不说,路上全是大坑,坐在车上能把人颠吐了。”王文勇说,2002年之后,自治区、银川市两级交通部门开始筹划建设闽宁镇的道路及基础设施,修建的闽甘路(闽宁镇至甘城子)像一条纽带将闽宁镇的4个行政村连接起来,闽宁镇的交通也自此开始改善。“闽甘路修好之后,再去原先的黄夷村,开车只需要15分钟。”王文勇说。

  路通,钱袋子也鼓了起来

  据王文勇介绍,2002年之后,闽宁镇的交通基础设施一年一个样。到2010年,这里50户以上的自然村都通上了硬化路。截至2020年,永宁县5镇1乡66个行政村的硬化路通达率为100%。

  无论是作为土生土长的永宁人,还是作为一名老交通人,王文勇所看到的就是,一条条柏油马路的建成通车,不仅让老百姓可以顺利走出家门,还帮助他们的钱袋子鼓了起来。“路通了,这里的老百姓、农产品可以走出去,外地的企业、游客也愿意走进来,村民们也能走上致富幸福路。”王文勇觉得这就是最实实在在的事。

  据了解,2015年以来,永宁县交通运输局持续开展实施交通扶贫攻坚工作,配合相关部门在闽宁镇实施交通基础工程建设,实施了闽宁镇西环路、闽宁镇福宁街罩面、闽宁镇201省道镇区过境段道路改造,闽宁镇西夏路、闽宁镇玉海村至西滩村公路、闽宁镇立兰酒庄旅游宿营地道路、201省道至晓鸣农牧公司公路、金玉路改建,闽宁镇自然村通村公路、闽甘路改建等交通项目工程。一个个项目的建成完工,促使闽宁镇交通运输越发便利。

  出行,在这里不再是问题

  近5年,闽宁镇农村公路网络进一步优化完善,同时加快推进“外通内联、通村畅乡、安全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出行不便的问题,为永宁县实现精准扶贫工作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交通运输保障。

  “路修好了,接下来就是解决老百姓坐车的问题。”据王文勇介绍,目前永宁县共有四级车站1个、农村客运招呼站38座,已开通农村客运线路13条,投入客运车辆43辆,客车日发120班次。“以前闽宁镇老百姓出去一趟很难,现在不光镇上有汽车站,可通往吴忠、银川等地,每个村还都通上了公交车。”王文勇说,截至2020年年底,永宁县所有行政村客运(含公交)车辆通达率100%。

  此外,近年来银川市交通运输局还协调公交部门陆续开通了银川市区至闽宁镇的公交线路,并根据市民出行需求适时调整优化公交线路,开通银川市区至闽宁镇的赶集公交线路、定制公交线路等,方便城镇间居民出行的同时,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文化交流提供便利。(记者 王辉)

  马彦明

  出门就有代步车以前想都不敢想

  28年前,村民马彦明下地时曾经遇见过五只狼。当时马彦明和妻子躲在一旁,等狼大摇大摆从荒野上走过后,才提心吊胆地骑着三轮车,顺着土路去田里干活。

  28年后的今天,昔日荒滩上的狼及其他动物的脚印早已被开荒人的脚印覆盖,曾经的土路也变成了宽阔笔直的柏油路。如今已70岁的马彦明说,看着眼前的一切就像做了一个梦,甜美而真实。

  “28年前刚从固原来这里时,心里没底,放眼望去一片荒滩,啥都没有。当年建房,要到很远的地方拉水,没有路,就跟着之前人走过的痕迹走,坑坑洼洼的,有时候车轮还会陷进沙子里。一车水刚拉上的时候是满的,半路上能洒掉三分之一。”马彦明说,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自家建起了3间土坯房。当时建房,运材料是头号难题。“第一次建房时吃尽了苦,所有材料都是我们用人力车拉或者担子挑来的。”马彦明指着如今的砖房告诉记者,15年前他家开始翻修房屋,如今的这几间房,所有原材料都是儿子开车拉到家门口的。看着这几间房,再想想最初建房的情景,马彦明说,“如今的生活,当初真的不敢想。”

  说起现在的生活,马彦明眼睛笑成了一道缝,说到激动处,他还将自己的各种荣誉证书全拿了出来,“你看,搬到这里后,我的工作还被大家认可了。”马彦明说,自己在老家时是村里唯一懂医的,搬到木兰村后,他也一直给村民们看一些小病。

  “那些年上门看病只能步行或是骑自行车,现在我开着代步车就去了,这在以前哪敢想啊?真是睡着都能笑醒。”马彦明说着,一辆708路公交车从他家门前驶过,他赶紧拿出自己和老伴的公交卡说,“我时不时还坐公交去趟城里,带着老伴逛逛,还是免费的。”(记者 王辉)

  马瑞刚

  “私家车”之变映照幸福生活

  从马彦明家出来,记者乘车沿着闽甘路一路向北,大约六七分钟后,就来到了福宁村村民马瑞刚家。18年前,他和妻子马富花带着两个儿子,从西吉县农村搬迁至此。

  “刚来的时候有点后悔,路也没有,眼前全是荒滩,走路时被石头硌得脚底疼。”马瑞刚记得他刚在福宁村安家时,家门口的路上,隔两步就一个大坑。出门骑自行车,不知道摔倒过多少次。

  马瑞刚夫妇不善言谈,他们也说不清这些年闽宁镇的交通变化到底有哪些,只是指着停在院子里的小轿车说,“你看,我们刚来时骑自行车出门,然后有了三轮车,后来买了一台小面包,一家人偶尔还可以去趟城里。现在我和儿子都有自己的轿车,去哪都方便。”马瑞刚说,以前怎么也想不到,儿子早上开车去城里包工干活,天一黑就能再开车回到家里。

  依托四通八达的交通网,闽宁镇的百姓见到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我们有土地流转费,儿子在城里打工,我们夫妻俩可以在附近大棚里打工,还可以承包大棚自己干,也不用为农产品销售发愁。”马瑞刚说。

  送记者出门时,马富花指着距她家约百米的西边路口说,“那就是福宁路,路口就有公交站台,现在坐车真是太方便了。”(记者 王辉)

  杨萍萍

  山里上学不容易现在骑车几分钟

  “十三五”期间,闽宁镇率先在全区实现了村村通宽带、通硬化路、通自来水,建成了镇内“四纵五横”、外连省道高速的交通网络,开通了直达首府银川市区的公交线路。

  “现在交通便利,可以一边在周边打零工,一边照顾一家老小。”5月7日下午,记者在闽宁中学门口遇到了刚下班准备回家的杨萍萍。和之前见过闽宁镇全是土路的采访对象不同,36岁的她8年前才从西吉搬迁到闽宁镇北三组。

  “老家在山里,出山不方便,孩子上学也成了问题,到学校得走一个多小时。而且一下雨路上全是泥,孩子根本走不成。后来搬家就是为了孩子上学方便,能得到更好的教育。”杨萍萍说,自从搬到闽宁镇后,孩子上小学时她在小学周边打工,等孩子上了中学,她就在中学食堂找了份工作。“我们家离学校不远,骑车也就几分钟,跟以前相比,再也不用担心孩子的安全问题了。”(记者 王辉)

  穆桂花

  路况越来越好心情越来越好

  记者乘车沿着福宁路向东继续行驶5分钟后,路北侧一家农家乐门口,68岁的穆桂花正在晒太阳,聊起这几年新家园的变化,她首先想到的,就是家门口的这条福宁路。

  “刚来这里时,周围就零零星星几户人家,现在你看看,街两边住满了人家。那时候这条路几乎走两步就有一个大坑。”穆桂花说,福宁路修建之前,他们的生活是“雨天出不去,晴天一身土”。不仅如此,让他们最难受的是,由于路况原因,这条路几乎每隔几天就会发生一起车祸,出趟门提心吊胆。

  穆桂花还记得,福宁路先后修过两次,不光路况越来越好,路上还安装了信号灯和摄像头。“现在走在这条路上放心多了。路好了,人的心情都变好了。”穆桂花说,自从道路通畅后,家里的日子也越来越红火,小儿子在家门口开起了农家乐,每到周末和节假日,就是她家最热闹的时候。(记者 王辉)

【编辑】:张静
【责任编辑】:张静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宜居路156号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宁)字第008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 宁ICP备10000675号-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