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外界 -> 本网推荐
“后进县”的逆袭之旅
——宁夏同心科技体制改革一线观察
2024-11-13 18:16:32   
2024-11-13 18:16:32    来源:科技日报

566cd139-165a-4487-99d6-7739d09ef233.png

  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1.27亿元,同比增长142.7%,增速在宁夏回族自治区22个县(市、区)中排名第三,投入强度达到0.85%,同比提升0.47个百分点……在“新鲜出炉”的宁夏科技统计公报中,亮眼的科技数据让吴忠市同心县成为“明星”。

  然而,在这之前,同心县科技“成绩”在宁夏基本上是“垫底”的,甚至由于重要科技指标不达标多次被通报。“后进县”逆袭的秘诀是什么?当地斩钉截铁地给出了答案——改!

  知弱图强 向改革要活力

  “我是2022年调到局里的,说实话,看到这个数字感到压力很大。”11月12日,同心县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马卫国向科技日报记者坦言。

  马卫国所说的数字,便是R&D经费投入,该项指标是衡量一个地区创新创造活力的晴雨表。不过在同心县,这一数据的表现却一直欠佳:2017—2020年,当地R&D经费投入年平均值不足0.3亿元;2021年,该县R&D经费投入强度仅为0.11%,排名宁夏全区末尾。

  就在马卫国调入同心县科技局这一年,同心县委、县政府决定向改革要活力,以创新驱动发展动能。

  提升研发经费投入,便被放在了改革的首要位置。对此,同心县科技局开始探索研发后补助、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惠企政策,聘请第三方专业科技服务机构,每月坚持政策入企、指导入企、服务入企,确保全县企事业单位R&D经费投入应归尽归、应纳尽纳。

  以财政资金激活全社会研发投入,这一举措的成效在改革当年就立竿见影。2022年,当地R&D经费投入增速已达294.8%,位列宁夏全区第一;全县R&D经费投入增至0.53亿元,投入强度为0.38%,一举甩掉“后进”帽子。

  “来到同心县科技局后,我们持续挖掘多地经验、结合本地实际,探索出了不少提升地区研发投入的可行措施。今年,我们又乘胜追击,在企业培育、成果登记、发明专利等奖补基础上划拨专项资金,以实施科技项目的形式继续支持企业开展研发活动。”宁夏科学技术发展战略和信息研究所干部马家瑨告诉记者,他到同心县科技局挂职副局长后,主要负责研发经费投入方面的工作。目前,这种“财政资金+企业自筹”的方式共撬动企业投入研发项目经费480余万元。

  纲举目张 以创新为抓手

  近年来,同心县科技局通过“选苗育种拔尖”,围绕创新型企业和科技型企业两条赛道有的放矢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此外,同心县科技局还着力让创新政策、创新方法、创新服务全覆盖,以此提升企业的创新意识。

  “举一纲而万目张”。同心县委、县政府以科技创新为抓手,使当地企业培育、科技成果登记、技术合同交易等工作逐渐有了起色。

  走进位于同心工业园区的英利新能源(宁夏)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只见机器排列整齐,工人熟练操作,光伏组件电池划片、串焊、排版、层压、测试等生产制备环节都在高效有序运行。

  这家企业的总部位于河北保定,落户同心县后,于2022年7月16日正式投产,运营不到一年时间就实现工业产值1.6亿元,带动了本地120人就业。

  “得益于当地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我们才能在这片黄土地上闯出绿色发展之路。”英利新能源(宁夏)有限公司负责人赵建学颇有感触地说。

  从创新大考中脱颖而出的企业并非个例。宁夏大斌家纺科技有限公司运营的“大斌青年创业园”,实现了该县在自治区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上零的突破;宁夏菊花台庄园枸杞种植有限公司参与的“枸杞重大害虫监测预报与绿色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获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科技创新助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同心县科技企业培育迎来了“大丰收”。目前,全县成功培育自治区雏鹰企业2家,认定备案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3家,数量超前5年总额;技术合同成交额达7400万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11%。

  在宁夏科技厅今年公布的全区县域科技创新能力监测评价结果中,同心县创新能力评价得分较上年实现两位次的跃升,位居C类第1,山区排名第4。

  改革辟蹊径,也出真知。为进一步推动政策里的“真金白银”从纸面落到账面,同心县又印发实施《同心县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2024—2026)》,以实施科技创新“3410”行动为抓手,全力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马卫国表示。(记者 王迎霞)

【编辑】:杜爱虹
【责任编辑】:马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