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新闻网讯(记者 杨泠然 文/视频)眼下,固原市原州区水利工程建设正酣。在陶庄水库与南城拐子水库的施工现场,挖掘机轰鸣不断,运土车辆往来穿梭。约150万立方米的水库弃土,不再为外运消纳而发愁,而是被精准运送至周边的断头沟和低洼地块进行填埋。如今,约250亩新增可利用土地已初具规模。这是原州区依托固海扩灌扬水更新改造工程,创新实施“弃土新增耕地工程”模式,实现生态治理与民生改善双赢的生动实践。
原州区地处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降水稀少、水土流失严重,灌溉用水短缺长期制约着当地农业发展。此次启动的两座水库工程是自治区固海扩灌扬水更新改造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头营镇与黄铎堡镇境内,主要承担灌溉调蓄功能。
然而,在工程开工前,时任原州区水土保持站站长的薛程却面临一个棘手难题:修建水库需外运约150万立方米的弃土,如此庞大的土方量,该往何处安置?
转机出现在一次调研中。“村口的断头沟既挡路又没用,能不能填平它?”陶庄村党支部书记陶文义的一句感慨,让薛程豁然开朗。随后,原州区水务局迅速联合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局等部门开展实地论证,最终达成共识:利用弃土填沟,不仅能消纳大量土方,还可新增耕地、治理水土流失,实现一举多得。这一创新思路最终形成“弃土新增耕地工程”综合利用实施方案,经固原市、原州区两级水务、自然资源和农业农村等部门审批后正式落地。
目前,陶庄、南城拐子两座水库的施工单位正稳步推进弃土综合利用工作。宁夏水利工程建设中心已与黄铎堡镇北庄村签约,将水库土方用于垫高低洼耕地、填平干涸沟道;与头营镇杨庄、陶庄两村签约后,除整治低洼地和沟道外,还计划垫高公墓周边低洼区域,盘活闲置土地资源。宁夏盐环定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项目经理郑赛蓉表示,将严格遵循水土保持要求和施工流程,保质保量完成弃土造地任务。据了解,工程完工后,原州区预计将新增可利用土地约250亩,其中陶庄水库周边约210亩,南城拐子水库周边约40亩。
据原州区水务局工作人员马强介绍,陶庄等新建水库将惠及黄铎堡镇、彭堡镇共4个行政村。建成后,可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43万亩,通过引黄河水替代地下水灌溉,既保障农业生产的用水需求,也有助于改善区域水土保持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