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教育
银川文化园。
北京师范大学银川学校中学部。
银川文化艺术博览中心的巨型LED屏营造出科技梦幻效果。
北京师范大学银川学校中学部已完成建设。
文化教育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坐落于银川一南一北的银川文化园和北京师范大学银川学校,对于树立城市形象,增强城市吸引力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银川文化园着力打造全民文体活动中心、银川文化产业创新集聚中心和宁夏文化旅游目的地,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填补文化产业空白,不断增强全市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北京师范大学银川学校是银川市推动“首都带首府”惠民模式的重要成果,对于拓展嫁接北京优质教育资源到银川,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具有重大意义。
银川文化园 展示银川底蕴的“城市文化会客厅”
7月31日17时,最后一名观众恋恋不舍地离开位于银川文化园的银川文化艺术博览中心,为期一个月的市民体验月结束了。银川文化艺术博览中心以寻找“银川记忆”“银川印象”“银川故事”,创新引入“文化+科技+乐园”模式,打造全区首个数字体验城,打造一场令人瞩目的科技与文化盛宴。一个月时间里,吸引了2万余名观众走进文化艺术博览中心,近距离感受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体验视觉与听觉的享受……近年来,银川市委、市政府坚持“绿色高端和谐宜居”的城市发展理念,全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让文化艺术与生活紧密相连
银川文化艺术博览中心是银川文化园的重点工程,它成为了解银川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和展示银川文化旅游发展成果的重要平台,更是一座集体验互动、展示交流、宣传教育、收藏研究、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大众化、专业化现代博览中心,使银川城市基础设施更加完备,文旅业态更加丰富,更让文化艺术与市民生活紧密相连。
初入这里,你会被场馆内炫酷的科技感所吸引,但如果你是“老银川”,这里随处诉说和展示的银川记忆、故事与印象,都会在不经意间直击心间,让你倍感亲切。“当把文化用科技的手段呈现出来时,会让参观者感到非常惊喜。”工作人员陈思捷说。
银川文化艺术博览中心有“城市梦乐园、丝路明珠、未来博物馆”三大主题展区,以及《神秘的奇迹》历史多维影院、《玩转银川》VR大摆锤乐园等多个科技类互动体验项目。“走在文化艺术博览中心的廊道中,墙上版画风格的《银川风物》长卷上,葡萄酒、枸杞、滩羊、贺兰石等银川特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简洁的画面像讲故事一样,让人寻找着自己记忆中的银川风情。这种感觉真是太好了!”市民张浩然说。
“在这里,可以更好地通过高科技获得更多的文化服务内容,包括民俗文化、非遗文化、历史场景互动体验、VR体验以及虚拟的互动体验、虚拟骑行运动健康与文化之旅体验,整体内容的打造满足了大家对新事物的探索。”市民李晓双在文化艺术博览中心体验后感触很深。
银川文化艺术博览中心,用新时代下的文化旅游新语境,全方位展示银川历史文化的魅力、古今丝路上重要节点城市的文化内涵,成为热门打卡点。
一期项目建设持续升温
走进银川文化园一期项目建设工地,只见工地上塔吊林立,机器轰鸣,挖掘机、推土机等大型施工机械马力全开,土方车、装载车来往穿梭,施工人员在烈日下挥汗如雨赶工,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
“截至目前,银川文化艺术博览中心外立面改造工程,景观喷泉、模纹池、亮化工程和屋檐静电喷涂已全部完成,正在对局部破损台阶进行修复;银川市图书馆(含方志馆、音乐厅)第一层主体结构浇筑完成,开始第二层模板搭设;银川文化园绿化、景观、水系基础设施建筑项目,已完成艺术博览中心周边场地清理,广场及绿化区域已完成地下管线铺设、喷灌设备安装、种植土换填、绿化苗木(含草籽)种植和北侧广场石材恢复等工作;银川文化艺术博览中心辅助公共文化设施建筑项目,4座单体建筑已全部封顶,目前正在进行保温和外立面干挂石材施工;银川市新闻传媒集团融媒大厦项目,融媒大厦裙楼三层已封顶,主楼按施工进度全力推进,辅助用房条形基础施工完成……”施工人员介绍说。
银川文化新地标
“按照银川城市总体规划布局,银川文化园将打造成文化、旅游、体育、广电等多领域集聚融合的新业态,集文化体验、休闲、文化创意产业于一体的银川文化产业创新集聚中心和银川文化旅游目的地、银川全域旅游服务中心、全民文体休闲活动中心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综合展示体验中心,实现四季能游、四处可游、四方来客、四通八达,提升城市南部文化设施水平,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充分展示银川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谐宜居的城市形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使银川文化园成为银川的城市文化会客厅,成为银川文化新地标。”银川市文化旅游广电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银川文化园建设项目是南绕城高速公路进入中心城区的重要门户及窗口,占地面积约3300亩。主要包括:银川文化艺术博览中心项目、银川市图书馆(含方志馆、音乐厅)项目、银川市新闻传媒集团融媒大厦等七个项目。其中,银川文化艺术博览中心是文化旅游交流、非遗文化传承展示、文化艺术交流、城市文化体验、群众文化活动的文化新地标;图书馆包括现代图书馆、方志馆及音乐厅,总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藏书量约200万册,阅览坐席1500座,音乐厅建设规模为9140平方米,坐席约800座,方志馆主要集合了传承历史、展示文化的功能。
银川市新闻传媒集团融媒大厦也是文化园的一个重要主体项目。作为媒体融合先锋,银川市新闻传媒集团率先完成了纸媒、电视、广播、网络的融合,对传统媒体采集、发布方式进行了再造。银川市新闻传媒集团融媒大厦采用裙房+主楼的组合形式,囊括演艺大厅、演播室、录音棚等融媒发展主体功能。“下一步,还将建设银川市全民健身体育运动馆、银川文化休闲公园等项目。”银川市文化旅游广电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记者 鲍淑玲)
北师大银川学校 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教育合作样板
为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精神,提高银川市教育发展水平和质量,经银川市人民政府、北京师范大学、自治区教育厅、银川市教育局等相关部门历时近一年的沟通对接,最终就合作举办北京师范大学银川学校达成一致,2017年11月12日市政府与北京师范大学正式签署了合作协议。北师大银川学校的落户,将北京优质的教育资源源源不断地注入,打开了银川教育的新篇章。
突破层层难关建设未曾停步
2018年9月17日北京师范大学银川学校正式开工建设。一所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15年一贯制学校项目建设按下启动键。
首先建设的是小学和幼儿园部分,为了确保来年秋季招生正常投入使用,当年冬季,以往因气温太低建筑行业需停工“冬眠”,但建设方创新采用暖棚法施工,在幼儿园和小学的单体结构外,裹一层封闭的篷布,搭建成保温帐篷,顶板覆盖三层棉被,楼体内架设火炉,暖棚内温度控制在13℃~20℃,保证冬季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质量达标。小学和幼儿园部分2019年8月10日如期交付使用,当年秋季正式招生。
随后,项目方转场初高中部分的建设,计划今年6月30日前建成,不料突如其来的疫情拖住了复工人员的脚步,叫停了项目的整体建设,银川市代建中心工程科的赵得月告诉记者,他们在宁夏疫情形势有所缓和后,积极与银川市建筑行业管理处对接项目防疫工作,准备了充足的防疫物资,并且讨论形成了一套完备的现场防疫措施。在经过建筑行业管理处工作人员的现场检查,并通知合格后,3月1日正式复工,成为银川最早一批复工的项目之一。
五月六月是项目现场最忙的时期,工程在全体人员24小时的轮班中完成,竣工日期比原计划提前了8天,6月22日完成了竣工验收。目前学生课桌凳、教师办公设备等正陆续供货进场,开学前将准备齐全。
高中招生拓展到都市圈
去年投入的幼儿园和小学,因为好政策好资源吸引了不少家长的青睐,当年招生现场十分火热。
其中,幼儿园招生240人,通过审核的三区户籍1155名适龄儿童报名,远超招生计划书,最终通过全部公开摇号的方式录取。“这是银川引进的北京优质的教育资源,我们很认同其教育理念,而且还是公办园,对于我们工薪阶层来说太好了。”一位家长告诉记者。
今年7月28日金凤区民办学校电脑派位现场,记者了解到,北师大银川学校初中部招生10个班共400人,报名人数中通过资格复审的达498人。孩子幸运“中标”,家长高兴不已。“学校引进了北京师范大学这所全国顶尖高校的先进理念,能带给孩子更广阔的视野,这是我们家长所向往的。”家长杨海娥说。
今年秋季,幼儿园面向银川市三区计划招收12个班360人,小学面向银川市(三区两县一市)计划招收8个班320人,初中面向银川市(三区两县一市)招收10个班400人,高中面向银川都市圈(银川市三区两县一市、石嘴山市、吴忠市、宁东基地)招生,国际班面向全自治区招生,计划招收8个班240人。
师资队伍强大课程设置多元
“我们要用好用活北师大的资源,用好用活市委、市政府的政策,为党和国家培养有用之才。”北师大银川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徐岩涛说,基于这个目标,学校在校园管理、招聘师资、课程设置等方面下足功夫。
徐岩涛介绍,在校园管理上,上至校长团队下至班级规章制度,学校推崇民主管理理念,班级制度的形成,学生遵循学校委员会以及学校的制度基础上,自己研究制定,课堂上,老师注重过程与方法。在教师队伍上,学校依托于北师大教育集团统一招聘,硕士学历教师占63%,985、211高校毕业生达90%以上,而且对新聘教师进行入职培训,还逐步分派学校管理者与老师赴芬兰学习,提高老师素质。
除了落实国家课程,学校还有很多北师大银川教育集团开发的个性化、多元性的课程,徐岩涛说,英语双语课、传统文化课、数学嘉年华、自主识字、音乐、少儿编程等学科类和艺术类课程百花齐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学校在还将与地方教师队伍融合,相互交流,孵化更多的骨干教师,引领银川地区基础教育发展。
育人细微处家长心欢喜
学校把教育理念落到细微处,家长们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教育理念很先进,课程丰富,比如孩子很感兴趣的自主识字课,让孩子现在识字量很大,也让孩子很自信,学习其他课程非常轻松。”一年级学生家长谢磊觉得,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
“北师大对老师招聘严格把关,老师们年轻有活力、思想先进、视野开阔,与孩子相处更有亲和力。”这是家长周丽芳把两个孩子送来的原因,让她感动的是,孩子平常有吃饭慢且话多的坏习惯,老师陪孩子吃饭直到食堂剩下他一个,以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帮助孩子纠正坏习惯。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教书育人在细微处,学生成长在活动中,北师大教育集团的这一办学理念激励和引导着这所学校的每一位老师,用心教书,用心育人。徐岩涛表示,学校将举全力办成家长满意、社会认可、孩子健康成长的好学校,办成服务银川地区经济发展的优质学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记者 李姝/文 苏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