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2020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文字头条
银川: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增添高质量发展新动力
2020-08-06 11:03:07   来源:银川晚报


  资源保障

  银川市应急调峰储气设施项目建设现场。

  自来水厂处理池。

  储气设施罐体内部。

  西夏水库。

  供水供气事关千家万户,银川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将银川都市圈城乡西线供水工程和应急调峰储气设施项目作为重大民生工程紧密实施,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

  目前,银川都市圈城乡西线供水一期工程已经顺利完成,银川市民不但喝上了水质优良的黄河水,夏季用水高峰也不用再担心缺水断流。银川市应急调峰储气设施项目建成投用后,既可保障居民生活、供暖用气刚需,同时可以保障企业生产,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有效缓解我市冬季天然气供应紧张局面。

  应急调峰储气设施项目

  让银川从这里告别“气短”

  8月4日,我市持续高温,在位于贺兰工业园区暖泉片区的银川市应急调峰储气设施项目建设现场,工人们为了赶工期,在高温下依然坚守岗位,运输、焊接、安装等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曾经等了7个小时才加上气

  宁夏昊顺出租汽车公司的出租车司机徐宁跑了16年出租车,每年冬天最头疼的就是加气难。最难的一次,他跑了4个加气站,前后等了7个小时才加上气。

  那次难忘的经历发生在2017年冬季,当时全国出现大范围天然气供应紧张,由于上游天然气供应不足、输配量减少,为保障居民用户生活用气,我市对加气站、工业生产采取了限气、停气等应急措施。银川各个加气站外汽车排起了长龙,要等上好几个小时才能加上气。

  徐宁告诉记者,每年11月到次年1月中旬,天然气不仅价格上涨,而且加气时也经常需要排长队。“一般每立方米会比平时涨0.7元到1元,比如现在是2.4元,到了冬天差不多就能涨到3.4元,甚至更高。”徐宁说,因为加气难,每到冬季,一些包车司机和夜班司机就干脆停止运营,以节省成本。

  “出租车司机的微信群一到了冬季就会互相交换信息,比如哪里加气快、不用等,哪个加气站还有气,不然大家都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找。”听说银川市正在建设应急调峰储气设施,徐宁对此抱有很大期待,“希望能解决冬天加气难的问题,这样我们也能跑得顺心些。”

  削峰填谷缓解供气紧张

  银川市应急调峰储气设施项目作为自治区、银川市的重点民生项目,建设规模为8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储气设施,采用天然气液化、储存、气化的循环过程,通过管道输送或汽车运输的方式,对我市三区两县一市的城市燃气提供应急调峰供气。建成后不仅将缓解银川都市圈建设及三区两县一市冬季天然气供应紧张局面,同时也将补足银川市储气调峰的能力短板。

  “夏季的时候用气量少,天然气先运输到这儿以液体状态储存在罐里,到了冬季用气高峰的时候再将液化的天然气还原到气体状态,输送到三区两县使用,起到一个削峰填谷的作用。”银川市应急调峰储气设施项目技术负责人王锋介绍,非供暖季的管道气液化储存技术是该项目的创新点之一,建成后预计可每天向银川市燃气管网补充120万立方米天然气,连续补充40天。

  据悉,该项目总投资8.17亿元,2019年正式开工建设,主要建设8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储气设施,其中政府应急储备4万立方米、企业应急储备4万立方米,并配套建设每天30万立方米的天然气液化气源厂和每天120万立方米的调峰气化装置、装卸设施及与银川各区县及燃气公司连通的天然气管网以及相应的附属设施等。前期已完成基础CFG装机和消防、排污等地下管网工程,目前进入了地面建设阶段。

  “硬核”技术为安全护航

  项目开工以后,王锋就进驻施工现场,负责储气罐的技术把控。除了非供暖季管道气液化储存技术外,该项目还采用了LNG双金属全容罐,这是目前国内最为安全可靠的LNG储存设备,同时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因为以往的储气设施都会配套建设围堰,其占地面积大,风险系数也较高,而LNG双金属全容罐的内罐设计温度为-162℃,多层保护下无需再建设大面积的围堰。

  “内罐的组对和焊接是工程的重点和难点,其设计结构复杂。”据王锋介绍,储罐主体结构为双壁双层、外罐拱顶加内罐吊顶的结构形式,且内外罐底板间设计为非金属隔热层,主要由玻璃砖、混凝土环梁、弹性毯等组成,在罐壁之间填充膨胀珍珠岩等保冷材料。“这种空间的局限性以及金属与非金属之间交替布置的特点,对施工方法的选择、施工程序的安排以及施工机具的使用方面要求较高,所以要求施工方案必须科学、合理、严密、精细。”为了不出一点差错,王锋每天都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时刻紧盯施工作业情况,随时提供技术指导。

  今年3月项目全面复工后,为了加快施工进度,施工人员从30余人增加至100余人,每天工地上运输车辆往来不断,现场热火朝天。白天赶进度,夜晚做检测,王锋和同事们基本以工地为家,全身心投入到项目建设中,一刻也不敢放松。“快速推进工期的同时,我们也会严格把控质量关,打造精品工程。”王锋说。(梁小雨)

  银川都市圈城乡西线供水工程

  这个夏天,家里终于不缺水了

  7月27日起,银川市三区两县连续三天的日供水量超过70万立方米,7月29日当天供水量达到76万立方米,比去年最大日供水量整整多了20万立方米。即便现在是夏季用水高峰期,居民也不用担心家里会缺水,这一切,都得益于银川都市圈城乡西线供水工程(以下简称“西线供水工程”)。

  24小时随用随有

  过去每到炎炎夏日,不少居民都会面临家里供水不足的窘境。现在,西线供水工程让不少居民用上了优质的黄河水,也解决了高峰期用水难的问题。

  家住西夏区怡安小区的刘阿姨说,近十年来家里一直被水的问题困扰,夏季白天停水是常事,经常要半夜起来洗澡洗碗洗衣服,平时还得备上水桶水缸,趁有水的时候多存上点。

  长城须崎社区的居民杨女士告诉记者,每年夏天用水的问题都让人头疼,经常是早晨上班没水洗漱,中午下班没水做饭,晚上洗澡还经常遇到洗了一半突然停水的尴尬。

  其实,早在2019年之前,银川中铁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就曾多次进行区域性管网升级,甚至花大力气扩建了位于西夏区文萃北街的第六水厂,将供水能力扩至每天6万立方米,却一直没能解决居民家中供水不足的问题。

  西线供水工程通水后,存在多年的高峰期用水问题迎刃而解。“现在家里水管24小时有水,不用再准备大大小小的水桶,也不用担心小区的绿化和我们抢水,什么时候打开水龙头都有哗哗的自来水。”杨女士高兴地说。

  据记者从银川市水务局了解,过去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分别从位于东郊、南郊、北郊的几块水源地取水。受全市供水总量的影响以及供水范围的限制,每到夏季不得不实行错峰用水。现在随着西线供水工程的建成,银川市三区两县的大部分居民彻底告别了供水不足的窘境。

  终于能“拉开栓了”

  7月30日上午8点,银川中铁水务集团制水公司经理张德全和往常一样来到工作岗位,经过仔细查看城市管网压力图,再结合当天的天气预告,这让他对当天的城市管网总用水量以及哪些管网需要调泵大概做到了心中有数。

  张德全很少正常休节假日,因为对他来说,越是节假日,用水量越是会上涨,工作就越不能出错。现在西线供水工程通水后,不仅居民的用水有了保障,在银川中铁水务集团工作了30多年的张德全也感觉心里的压力小了不少。

  “前几天的日供水量都超过了60万立方米,昨天刚下过雨,天气不太热,今天的供水量估计也会下来一些。”张德全告诉记者,如今哪怕天气再热一点,供水压力也不会太大,因为现在他们每天的供水能力最高可以达到90万立方米,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张德全说,往年赶上夏季用水高峰,就算投诉电话被打爆,供到极限每天也只有55万立方米。7块地下水源地的水量逐年减少,用水紧张时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全市的供水,那种焦虑难以言表。得益于西线供水工程,现在银川人也喝上了优质的黄河水,很多市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水压稳了,水量多了,水质也好了。

  对于张德全来说,现在他们的人手也终于能“拉开栓了”。“以前要操心200多口深井,光是深井设备就有1000多台套,现在设备减少到100多套,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过去一个调度中心要协调七个水厂,一旦哪个水厂出现问题,如果不及时调压,全市居民都无法正常用水,维修人员根本不够用,现在水源的问题解决了,这样的尴尬成为了历史。”

  106项指标保障水质安全

  银川作为全国唯一一个以地下水为单一水源的省会首府城市,曾经也是沿黄城市中唯一“守着黄河缺水喝”的城市,部分地下水源地已经达到超采极限,甚至出现了地下漏斗等问题。西线供水工程完成了从抽取地下水到引取黄河水的转型,如今银川实现了以地表水为主、地下水为辅的双重水源,居民的用水安全也得到了保障。

  现在,西线供水工程从青铜峡金沙湾泵站抽取黄河水,经过65公里的管线到达西夏水库,经过沉沙、调蓄后源源不断送入水厂,再经过混凝、沉淀、过滤、紫外线消毒等水处理工艺,和全流程水质监测监控,106项指标全部合格后,再通过130公里的市政管网输送到银川市三区两县。

  同时,银川市城市用水管理处也会对出厂水和管网水定时进行抽检,一旦发现水质不达标的情况就及时下达整改通知单,下一步还会进一步加大监测力度和检测频次。张德全告诉记者:“饮用水浊度的国家标准是不超过1NTU,现在经过处理后我们的水能达到0.12NTU,超过国家标准好几倍,这是值得骄傲的事。作为供水人,有生之年能够参与西线供水这样的大工程,让市民喝上放心的黄河水,我备感荣幸。”(记者闫茜/文 苏勇/图)

【编辑】:张静
【责任编辑】:张静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兴庆区中山南街47号宁夏日报新闻大厦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宁)002号 公安网监备案编号: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宁ICP备050066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